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604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其特点是方便对检测读数进行观察,包括水平杆,检测杆,拨杆,检测杆的后端部位通过转轴固定设置在水平杆后端部位,水平杆的左右两侧部位的上端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拨杆抵靠在水平杆前端的上侧面上的零值部位时,且检测杆旋转至其前端下侧面抵靠在拨杆上时,该状态下,检测杆的上侧面处于水平状态,检测杆的上侧面中部位置嵌入设置有水平气泡柱,则可以通过操作向后方向拨动拨杆,拨杆会将检测杆缓慢顶起,使得检测杆被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拨杆所处位置的数值即可表示所检测地面的倾斜坡度,俯视即可观察刻度值读数,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
技术介绍
建筑楼地面的坡度检测是建筑结构体验收的一个重要步序,一般楼地面的表面要保证处于水平面状态,而如果具有排水要求,如卫生间,屋顶面等地方,还需要设置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所以市面上存在很多不同种类的坡度检测仪,这类检测仪,一般采用倾角测量的方式进行检测,但是由于检测仪贴靠在地面上后,需要读取倾角数值时,检测人员必须将脸部趴服在地面上进行侧视观察,极为不便,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其特点是方便对检测读数进行观察,包括水平杆,检测杆,拨杆,所述水平杆为长条形结构,其下侧面为水平面,其上侧面为具备一定坡度的光滑倾斜面,所述检测杆为截面为矩形状的长条形杆状体,其下侧面也为光滑面,所述水平杆的后端部位的上侧面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片,所述检测杆的后端部位通过转轴固定设置在水平杆后端部位的两道固定片之间,使得所述检测杆能够绕固定片之间进行转动,所述水平杆的宽度大于检测杆的宽度,且在俯视状态下检测杆处在水平杆的正中部位,这样由于水平杆的宽度大于检测杆,则水平杆的左右两侧是露出在外的,另外,水平杆的左右两侧的部位的上端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刻度值的最前端为零值,刻度值往后的数值逐渐增加。所述拨杆为条形状的圆柱体杆状物,当水平杆下侧面处于水平状态下,拨杆抵靠在水平杆前端的上侧面上的零值部位时,且检测杆旋转至其前端下侧面抵靠在拨杆上时,该状态下,检测杆的上侧面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检测杆的上侧面中部位置嵌入设置有水平气泡柱,水平气泡柱在水平检测仪中应用较多,通过在透明柱状管内注入有色液体,并留出适当的气泡,这样透明管处于水平状态时,由于重力作用,其内气泡必会处在正中位置,若不处于水平状态,其内气泡就会移动至一端,起到判断检测杆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作用,若拨杆处于水平杆前端上端面上的零值部位时,而抵靠在拨杆上的检测杆也处在水平状态,则可以判断所检测地面为水平面,而若检测地面存在坡度,则可以通过操作向后方向拨动拨杆,拨杆会将检测杆缓慢顶起,使得检测杆被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拨杆所处位置的数值即可表示所检测地面的倾斜坡度。所述拨杆的中间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竖限位片,所述竖限位片与拨杆处于垂直状态,所述竖限位片的下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横限位片,所述竖限位片与横限位片形成截面为倒T形状的构造,所述水平杆的上侧部位内设置有与竖限位片及横限位片相对应的滑槽,由于其需要与竖限位片及横限位片相对应,则滑槽的截面形状也需要呈倒T形状结构,所述竖限位片与横限位片卡入在滑槽内,且其能够在滑槽内前后滑动,从而拨杆在前后滑动时能够被限制在水平杆的上端面上而不脱离,且拨杆前后移动过程中保持贴靠在水平杆的上端面上,保证拨杆的移动稳定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俯视状态从上方观察水平杆上端面上的刻度值,不需要像传统的坡度检测仪通过量角器结构进行检测,这种方式检测仪贴靠在地面上检测时需要从侧面方向进行观察,只能够操作人员趴服在地面进行侧视观察读数,操作不便,而本技术可以直接通过俯视状态进行观察读数,使用较为方便,且拨杆的行程较长,这样刻度值的排列长度也较长,使得精度控制更容易。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的前端头部位固定设置有前部片,所述前部片的厚度显著小于水平杆的厚度,且前部片的下侧面与水平杆的下侧面保持平齐,从而前部片的上侧面要显著低于水平杆的上侧面,所述检测杆的前端头部位的下侧面与前部片上侧面之间连接固定有弹簧,从而方便检测结束后,将拨杆滑动至零值后,弹簧能够使得检测杆自动向下转动至贴靠到拨杆的状态,方便下一次再次检测。进一步的,所述拨杆的两端部位连接设置有牵拉绳,所述牵拉绳的顶端连接到一处,从而可以通过拉动牵拉绳对拨杆进行移动,从而不需要检测人员下蹲在地面上进行移动操作拨杆,提高操作便利性。进一步的,所述牵拉绳的顶端部位共同连接设置有提拉绳,所述提拉绳的末端连接设置有拉环,方便手指扣入到拉环内拉动对拨杆进行控制移动,进一步提供操作的便利性。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杆的下侧部位外侧固定设置有贴靠板,所述贴靠板的下侧面与水平杆的下侧面平齐,贴靠板的作用是方便检测人员通过脚部踩踏在贴靠板上保持技术装置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方便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拨杆及其相连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A-A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如图1所示,包括水平杆1,检测杆2,拨杆3,所述水平杆1为长条形结构,如图2侧视图所示,其下侧面为水平面,其上侧面为具备一定坡度的光滑倾斜面,所述检测杆2为截面为矩形状的长条形杆状体,其下侧面也为光滑面,如图1及图3所示,所述水平杆1的后端部位的上侧面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片11,所述检测杆2的后端部位通过转轴固定设置在水平杆1后端部位的两道固定片11之间,使得所述检测杆2能够绕固定片11之间进行转动,所述水平杆1的宽度大于检测杆2的宽度,且在俯视状态下检测杆2处在水平杆1的正中部位,如图3所示,这样由于水平杆1的宽度大于检测杆2,则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是露出在外的,另外,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的部位的上端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如图3所示,刻度值的最前端为零值,刻度值往后的数值逐渐增加。如图1所示,所述拨杆3为条形状的圆柱体杆状物,当水平杆1下侧面处于水平状态下,拨杆3抵靠在水平杆1前端的上侧面上的零值部位时,且检测杆2旋转至其前端下侧面抵靠在拨杆3上时,该状态下,检测杆2的上侧面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检测杆2的上侧面中部位置嵌入设置有水平气泡柱4,水平气泡柱4在水平检测仪中应用较多,通过在透明柱状管内注入有色液体,并留出适当的气泡,这样透明管处于水平状态时,由于重力作用,其内气泡必会处在正中位置,若不处于水平状态,其内气泡就会移动至一端,起到判断检测杆2是否处于水平状态的作用,若拨杆3处于水平杆1前端上端面上的零值部位时,而抵靠在拨杆3上的检测杆2的上侧面也处在水平状态,则可以判断所检测地面为水平面,而若检测地面存在坡度,则可以通过操作向后方向拨动拨杆3,如图1及图2所示,拨杆3会将检测杆2缓慢顶起,使得检测杆2被调整至水平状态,从而拨杆3所处位置的数值即可表示所检测地面的倾斜坡度。所述拨杆3的中间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竖限位片31,如图4所示,所述竖限位片31与拨杆3处于垂直状态,所述竖限位片31的下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横限位片32,所述竖限位片31与横限位片32形成截面为倒T形状的构造,所述水平杆1的上侧部位内设置有与竖限位片31及横限位片32相对应的滑槽12,如图5中A-A截面图所示,由于其需要与竖限位片31及横限位片32相对应,则滑槽12的截面形状也需要呈倒T形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杆(1),检测杆(2),拨杆(3),所述水平杆(1)为长条形结构,其下侧面为水平面,其上侧面为具备一定坡度的光滑倾斜面,所述检测杆(2)为截面为矩形状的长条形杆状体,其下侧面也为光滑面,所述水平杆(1)的后端部位的上侧面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片(11),所述检测杆(2)的后端部位通过转轴固定设置在水平杆(1)后端部位的两道固定片(11)之间,使得所述检测杆(2)能够绕固定片(11)之间进行转动,所述水平杆(1)的宽度大于检测杆(2)的宽度,且在俯视状态下检测杆(2)处在水平杆(1)的正中部位,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部位是露出在外的,另外,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部位的上端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刻度值的最前端为零值,刻度值往后的数值逐渐增加;/n所述拨杆(3)为条形状的圆柱体杆状物,当水平杆(1)下侧面处于水平状态下,拨杆(3)抵靠在水平杆(1)前端的上侧面上的零值部位时,且检测杆(2)旋转至其前端下侧面抵靠在拨杆(3)上时,该状态下,检测杆(2)的上侧面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检测杆(2)的上侧面中部位置嵌入设置有水平气泡柱(4);/n所述拨杆(3)的中间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竖限位片(31),所述竖限位片(31)与拨杆(3)处于垂直状态,所述竖限位片(31)的下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横限位片(32),所述竖限位片(31)与横限位片(32)形成截面为倒T形状的构造,所述水平杆(1)的上侧部位内设置有与竖限位片(31)及横限位片(32)相对应的滑槽(12),所述竖限位片(31)与横限位片(32)卡入在滑槽(12)内,且其能够在滑槽(12)内前后滑动,拨杆(3)前后移动过程中保持贴靠在水平杆(1)的上端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观测的建筑地面坡度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杆(1),检测杆(2),拨杆(3),所述水平杆(1)为长条形结构,其下侧面为水平面,其上侧面为具备一定坡度的光滑倾斜面,所述检测杆(2)为截面为矩形状的长条形杆状体,其下侧面也为光滑面,所述水平杆(1)的后端部位的上侧面的两侧设置有固定片(11),所述检测杆(2)的后端部位通过转轴固定设置在水平杆(1)后端部位的两道固定片(11)之间,使得所述检测杆(2)能够绕固定片(11)之间进行转动,所述水平杆(1)的宽度大于检测杆(2)的宽度,且在俯视状态下检测杆(2)处在水平杆(1)的正中部位,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部位是露出在外的,另外,水平杆(1)的左右两侧部位的上端面上排列设置有刻度值,刻度值的最前端为零值,刻度值往后的数值逐渐增加;
所述拨杆(3)为条形状的圆柱体杆状物,当水平杆(1)下侧面处于水平状态下,拨杆(3)抵靠在水平杆(1)前端的上侧面上的零值部位时,且检测杆(2)旋转至其前端下侧面抵靠在拨杆(3)上时,该状态下,检测杆(2)的上侧面处于水平状态,所述检测杆(2)的上侧面中部位置嵌入设置有水平气泡柱(4);
所述拨杆(3)的中间部位下方固定设置有竖限位片(31),所述竖限位片(31)与拨杆(3)处于垂直状态,所述竖限位片(31)的下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横限位片(32),所述竖限位片(31)与横限位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方鼎建筑技术鉴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