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弘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572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包括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的预埋铁盒,所述预埋铁盒的开口端安装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靠近预埋铁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所述玻璃板远离集成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按钮,所述玻璃板上设置有与三个按钮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按钮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预埋铁盒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贯穿预埋铁盒并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自动将热水管中的冷水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步进电机控制电动阀开度可以精确至1度,更加准确的控制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缩短等待时间,且不需要使混水泵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
技术介绍
恒温混水阀是热暖系统的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及集中供水系统。可应用于宾馆,饭店,医院,学校,洗浴中心及家庭的恒温供水。现有的恒温混水阀存在以下缺点:1、没有装中央热水的家庭,热水器与出水水龙头距离较远的情况,需要放很多冷水才可以达到温度要求。2、冷热水压不平衡情况混水器调节困难。3、装备中央热水的家庭,为保证热水温度,循环泵需要一直工作,很大情况下造成能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包括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的预埋铁盒,所述预埋铁盒的开口端安装有玻璃板,所述玻璃板靠近预埋铁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所述玻璃板远离集成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按钮,所述玻璃板上设置有与三个按钮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按钮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预埋铁盒上设置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贯穿预埋铁盒并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预埋铁盒内安装有两个电动阀阀体,所述电动阀阀体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阀阀体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阀阀体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测温三通,所述测温三通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有三通电磁阀,所述三通电磁阀上安装有排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和出水管的一端均贯穿预埋铁盒并向外延伸,所述三通电磁阀通过电动阀线圈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玻璃板远离集成电路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数码管,所述温度显示数码管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玻璃板为半透明玻璃板。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动阀阀体上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集成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进水管为冷水管,其中一个所述进水管为热水管。优选地,三个所述按钮依次为升温按钮、唤醒开关和降温按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自动将热水管中的冷水排出;2、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步进电机控制电动阀开度可以精确至1度,更加准确的控制温度;3、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缩短等待时间,且不需要使混水泵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的俯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玻璃板;2、预埋铁盒;3、集成电路板;4、步进电机;5、电动阀阀体;6、进水管;7、出水管;8、电动阀线圈;9、三通电磁阀;10、测温三通;11、排水管;12、温度显示数码管;13、按钮;14、电源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3,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包括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的预埋铁盒2,预埋铁盒2的开口端安装有玻璃板1,玻璃板1靠近预埋铁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3,玻璃板1远离集成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按钮13,玻璃板1上设置有与三个按钮13对应的安装孔,按钮13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预埋铁盒2上设置有电源线14,电源线14的一端贯穿预埋铁盒2并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预埋铁盒2内安装有两个电动阀阀体5,电动阀阀体5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电动阀阀体5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6,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两个电动阀阀体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测温三通10,测温三通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有三通电磁阀9,三通电磁阀9上安装有排水管11和出水管7,排水管11的一端和出水管7的一端均贯穿预埋铁盒2并向外延伸,三通电磁阀9通过电动阀线圈8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其中,出水管7为浑水器出水管。其中,排水管11远离三通电磁阀9的一端与混水泵连接。进一步地,玻璃板1远离集成电路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显示数码管12,温度显示数码管12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进一步地,玻璃板1为半透明玻璃板。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电动阀阀体5上的步进电机4,步进电机4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其中一个进水管6为冷水管,其中一个进水管6为热水管。进一步地,三个按钮13依次为升温按钮、唤醒开关和降温按钮。其中,唤醒开关位于中间,用于控制恒温混水阀唤醒。其中,升温按钮用于控制连接冷水管上的步进电机4转动,便于进行温度降低调节。其中,降温按钮用于控制连接热水管上的步进电机4转动,便于进行温度上升调节。本专利技术中,用户触摸“唤醒开关”(唤醒开关为光敏传感器)后,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产生下降沿中断,唤醒单片机,单片机退出掉电模式,关闭外部中断,单片机向预留的循环泵接口发出低电平信号(以低电平驱动为例)。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向控制热水的步进电机4发送正向(这里规定正向为阀门打开方向)脉冲,将阀门开至最大;同时,三通电磁阀9吸合,水经三通电磁阀9流向排水管11(循环泵入水口),温度传感器对温度不间断取样,直到温度升高至恒定不变。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逐步向控制热水的步进电机4发送正向脉冲,并对混合后的温水进行采样,直到温度达到要求,步进电机4停止工作,三通电磁阀9断开,温水从出水口流出。若温水温度传感器温度恒定且高于目标温度(冷水阀门达到最大开度),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则向控制热水的步进电机4发送反向脉冲,减小阀门开度,直到温度合适。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温度+”“温度-”(同为光敏传感器),修改目标温度。用户再次长时间触摸“唤醒开关”后,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先驱动三通电磁阀9吸合,向预留的循环泵接口发出高电平信号,然后向控制热、冷水的步进电机4发送方向脉冲,直到所有的阀门开度为0,最后三通电磁阀9断开,集成电路板3上的单片机中断打开,重新进入掉电模式。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自动将热水管中的冷水排出;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步进电机4控制电动阀开度可以精确至1度,更加准确的控制温度;本专利技术中,该恒温混水阀可以缩短等待时间,且不需要使混水泵一直保持工作状态,有利于节约能源。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包括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的预埋铁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铁盒(2)的开口端安装有玻璃板(1),所述玻璃板(1)靠近预埋铁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3),所述玻璃板(1)远离集成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按钮(13),所述玻璃板(1)上设置有与三个按钮(13)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按钮(13)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预埋铁盒(2)上设置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的一端贯穿预埋铁盒(2)并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n所述预埋铁盒(2)内安装有两个电动阀阀体(5),所述电动阀阀体(5)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阀阀体(5)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阀阀体(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测温三通(10),所述测温三通(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有三通电磁阀(9),所述三通电磁阀(9)上安装有排水管(11)和出水管(7),所述排水管(11)的一端和出水管(7)的一端均贯穿预埋铁盒(2)并向外延伸,所述三通电磁阀(9)通过电动阀线圈(8)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恒温混水阀,包括中空设置且一端开口的预埋铁盒(2),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铁盒(2)的开口端安装有玻璃板(1),所述玻璃板(1)靠近预埋铁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集成电路板(3),所述玻璃板(1)远离集成电路板(3)的一侧设置有三个按钮(13),所述玻璃板(1)上设置有与三个按钮(13)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按钮(13)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所述预埋铁盒(2)上设置有电源线(14),所述电源线(14)的一端贯穿预埋铁盒(2)并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
所述预埋铁盒(2)内安装有两个电动阀阀体(5),所述电动阀阀体(5)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动阀阀体(5)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水管(6),所述驱动机构与集成电路板(3)电性连接,两个所述电动阀阀体(5)的输出端通过连接管道连接有测温三通(10),所述测温三通(10)的输出端通过连接有三通电磁阀(9),所述三通电磁阀(9)上安装有排水管(11)和出水管(7),所述排水管(11)的一端和出水管(7)的一端均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弘毅李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康弘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