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加固方法及盾构始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49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加固方法及盾构始发方法属于盾构施工技术领域,盾构始发端头的加固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前方的土体内并且加固结构的一面与围护结构相接,加固结构为沿竖向打入土体内的钢构件。加固结构起到加固土体的作用,避免大体量的土体加固,节约耗材,节省人力,减少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能耗和施工成本。拔除的构件可以反复利用,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对端头土体进行整体加固,降低施工能耗,节约施成本。盾构始发时盾构机穿越拔除构件形成的空腔,直接切削低强度的未注浆加固的土体,避免盾构机的非正常磨损,防止盾体扭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加固方法及盾构始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盾构施工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盾构端头地层条件好、土体自稳性强的软土地层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加固方法及盾构始发方法。
技术介绍
盾构始发是盾构法施工的关键工艺之一,其能否顺利完成关系着盾构隧道的成功与否。盾构始发掘进过程中,要对盾构隧道端头土体进行加固,加固形式必须针对不同点地层条件与施工工况进行合理选择。软土地层多采用搅拌桩或旋喷桩,若地层富水、环境复杂作可选择冻结法、注浆+降水、箱体墙+降水、管棚+降水、地层加固+特殊围护结构等较为特殊的加固方式。但针对一些地层条件好、土体自稳性强的软土地层,采用这些加固方式则会产生较大的浪费,消耗大量的耗材,增加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加固方法及盾构始发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端头土体加固方式应用于地层条件好、土体自稳性强的软土地层时存在产生较大浪费,消耗大量的耗材,增加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施工成本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盾构始发端头的加固结构(1)设置在围护结构(2)前方的土体内并且加固结构(1)的一面与围护结构(2)相接,所述加固结构(1)为沿竖向打入土体内的钢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盾构始发端头的加固结构(1)设置在围护结构(2)前方的土体内并且加固结构(1)的一面与围护结构(2)相接,所述加固结构(1)为沿竖向打入土体内的钢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呈杯型,盾构始发端头的加固结构(1)的开口朝向围护结构(2)的前方所述加固结构(1)的杯底(11)与围护结构(2)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呈一字型,所述加固结构(1)的一侧与围护结构(2)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的横向端部超出盾构隧道(3)的侧壁并且加固结构(1)的横向端部到盾构隧道(3)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m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的底端深入到盾构隧道(3)底部3m以上,并且加固结构(1)的顶端位于地面下方0-0.5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为拉森钢板桩围堰结构或由钢管桩紧密排列形成的管幕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1)为H型钢帷幕结构或工字钢帷幕结构。


8.一种盾构始发端头加固方法,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盾构始发端头加固结构完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探测端头井外侧地层是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新赵洪岩梁宇李生光李森阚宝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