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风
,具体涉及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新风技术已经逐渐的被应用于大众的使用场景中,更多更广泛的新风技术被专利技术创造出;同时新风技术也越来越精细,更加小巧,然而现有技术中,还未有将新风除尘技术应用于隐藏管道的功能,同时在管道中更未有相应的新风及室内回风实现热交换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穿墙式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所述过滤热交换装置包括一个外环管道、一个内环热交换管,所述内环热交换管置于所述外环管道内,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通室内回风,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通室外新风;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设置对室外新风进行净化的静电除尘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包括内壳、绝缘外壳、固定基座;所述内壳的两端与所述绝缘外壳的两端均固定在 ...
【技术保护点】
1.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热交换装置包括一个外环管道、一个内环热交换管,所述内环热交换管置于所述外环管道内,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通室内回风,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通室外新风;/n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设置对室外新风进行净化的静电除尘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热交换装置包括一个外环管道、一个内环热交换管,所述内环热交换管置于所述外环管道内,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通室内回风,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通室外新风;
在所述内环热交换管与所述外环管道之间设置对室外新风进行净化的静电除尘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包括内壳、绝缘外壳、固定基座;
所述内壳的两端与所述绝缘外壳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基座上;
并内壳适配所述内环热交换管外周侧,所述绝缘外壳适配所述外环管道内周侧;
在所述内壳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交错排列的正极集尘片及负极集尘片,所述正极集尘片及所述负极集尘片之间为新风净化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尘片及所述负极集尘片的截面形状均为弧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尘片及所述负极集尘片均由若干个矩形板状集尘片拼接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组件面向新风入口的方向为电晕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管道隐藏式环形双电压静电场过滤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集尘片及所述负极集尘片的两端均固定在固定基座上,并所述固定基座平行所述外环管道或所述内环热交换管的轴心方向布置;
在所述外环管道内侧设置有一个向内延伸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威,李雪斌,欧阳斌,唐伟杰,
申请(专利权)人:云森威尔智能环境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