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高密度建筑的迅猛发展,从而导致了不断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据测试,城市和城市郊区的室外温度差高达5~15℃。而高密度建筑群的屋面约占30%城市地表面积。因此,房屋建筑的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外一直大力推行可呼吸墙体,如日本将硅藻泥经过改进和完善,应用于墙体表面的装饰,既可以当作装饰品,也可以净化空气,防火阻燃,有很高的可塑性。在美国,则出现了植被墙,将植被建在室外的墙壁上,将室内的脏的空气通过植被墙吸收,同时把室外新鲜空气吸收到室内,达到换气的作用。而在国内,一般采用反光涂料,通过将阳光反射的原理,来达到减少室内阳光直照,已达到降温的效果。现存的墙体与屋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混凝土墙体和屋面具有吸热耗能等缺点,而传统的蓄水降温屋面对屋面承重也有许多不利影响。水的蒸发降温对房屋温度调节具有显著效果,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在屋顶及墙体蓄水使得建筑温度智能调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系统、墙体系统及感温调控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并向墙体系统输送雨水的第一输水层(5);所述墙体系统包括与第一输水层(5)连通的第二输水层(13);所述感温调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及墙体外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用于控制雨水流速的控制系统(22),所述控制系统(22)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输送的雨水流速调节室内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系统、墙体系统及感温调控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并向墙体系统输送雨水的第一输水层(5);所述墙体系统包括与第一输水层(5)连通的第二输水层(13);所述感温调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及墙体外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用于控制雨水流速的控制系统(22),所述控制系统(22)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输送的雨水流速调节室内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2)包括第一输水层(5)、第二输水层(13)上的水阀(25)、水阀(25)上的阀门(26)、与阀门(26)连接控制阀门(26)开合度的电机(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系统还包括在第一输水层(5)下方依次设置的滤水层和蓄水层(1)、透水层(2)、调温层(3)、第一防水层(6)、屋面面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系统包括水平模块,所述水平模块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墙体外层(8)、第一保温层(9)、第二防水层(10)、墙体内层(11),所述墙体系统包括对称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祥伟,张继华,董云,高珺,孙华圣,张慧,武精科,陈家瑞,刘宇乾,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