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44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包括屋面系统、墙体系统及感温调控系统,屋面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并向墙体系统输送雨水的第一输水层;所述墙体系统包括与第一输水层连通的第二输水层;所述感温调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及墙体外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控制雨水流速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输送的雨水流速调节室内温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节省了雨水回收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又实现了建筑内部的温度自动调节;施工环保,周期短,造价低,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高密度建筑的迅猛发展,从而导致了不断加剧的城市热岛效应。据测试,城市和城市郊区的室外温度差高达5~15℃。而高密度建筑群的屋面约占30%城市地表面积。因此,房屋建筑的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外一直大力推行可呼吸墙体,如日本将硅藻泥经过改进和完善,应用于墙体表面的装饰,既可以当作装饰品,也可以净化空气,防火阻燃,有很高的可塑性。在美国,则出现了植被墙,将植被建在室外的墙壁上,将室内的脏的空气通过植被墙吸收,同时把室外新鲜空气吸收到室内,达到换气的作用。而在国内,一般采用反光涂料,通过将阳光反射的原理,来达到减少室内阳光直照,已达到降温的效果。现存的墙体与屋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传统混凝土墙体和屋面具有吸热耗能等缺点,而传统的蓄水降温屋面对屋面承重也有许多不利影响。水的蒸发降温对房屋温度调节具有显著效果,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在屋顶及墙体蓄水使得建筑温度智能调控有很大前景。如果在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系统、墙体系统及感温调控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并向墙体系统输送雨水的第一输水层(5);所述墙体系统包括与第一输水层(5)连通的第二输水层(13);所述感温调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及墙体外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用于控制雨水流速的控制系统(22),所述控制系统(22)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输送的雨水流速调节室内温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面系统、墙体系统及感温调控系统,所述屋面系统包括用于接收并向墙体系统输送雨水的第一输水层(5);所述墙体系统包括与第一输水层(5)连通的第二输水层(13);所述感温调控系统包括分别设置于室内、室外及墙体外表面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分别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二温度传感器(24)、第三温度传感器(21)连接用于控制雨水流速的控制系统(22),所述控制系统(22)根据检测到的温度控制输送的雨水流速调节室内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22)包括第一输水层(5)、第二输水层(13)上的水阀(25)、水阀(25)上的阀门(26)、与阀门(26)连接控制阀门(26)开合度的电机(2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系统还包括在第一输水层(5)下方依次设置的滤水层和蓄水层(1)、透水层(2)、调温层(3)、第一防水层(6)、屋面面板(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温度自动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系统包括水平模块,所述水平模块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墙体外层(8)、第一保温层(9)、第二防水层(10)、墙体内层(11),所述墙体系统包括对称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祥伟张继华董云高珺孙华圣张慧武精科陈家瑞刘宇乾陈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