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42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暖结构,包括轻质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水泥基自流平层和散热层,细石混凝土层铺设于轻质混凝土层上,水泥基自流平层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上,散热层布设于细石混凝土层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暖结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并将散热层埋设于细石混凝土层内,不仅保证了热量更多地传递至水泥基自流平层,使采暖更加均匀,同时也减少了地面的荷载和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暖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地暖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寒冷季节人们对于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提高,公共空间采用地板采暖措施逐年增多。常见的做法是地板的面层采用散热性好、厚度小的材料,如地砖、薄型复合地板、橡胶等。然而现有技术的地暖结构都是在发热地暖管层上设置找平层,找平层一般都是采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凝土铺设,所以找平层需要多次找平,施工复杂繁琐,同时平整度不高,普通找平层在长时间加热后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暖结构找平层施工复杂繁琐其平整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暖结构,包括轻质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水泥基自流平层和散热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上,所述水泥基自流平层铺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所述散热层布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内。进一步地,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地暖结构与楼板结构层隔开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铺设在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质量为150g/m~250g/m。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0mm~80mm。进一步地,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包括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所述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容重小于或等于1350kg/m3;和/或,所述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质量吸水率小于或等于2.0%;和/或,所述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3W/(m·K)。进一步地,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包括早强型无收缩的细石混凝土,所述细石混凝土层的厚度为25mm~50mm。进一步地,所述水泥基自流平层的厚度为5mm~8mm。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由热水管和/或电力管排列曲绕形成。进一步地,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铺设于所述水泥基自流平层上。本技术提供的地暖结构,包括轻质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水泥基自流平层,轻质混凝土层设置在楼板结构层与细石混凝土层中间,具有保温功能,使地暖结构中的热量不向楼板结构层传递,而是存储于地暖结构中并向水泥基自流平层传递以供暖。细石混凝土层一方面可以作为轻质混凝土层的保护层,另一方面作为水泥基自流平层的稳定基础。水泥自流平层具有流动性高、可塑性高,快干和低收缩率的特点,使地暖结构无需多次找平,平整度高,施工方便快捷。本技术的地暖结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并将散热层埋设于细石混凝土层内,不仅保证了热量更多地传递至水泥基自流平层,使采暖更加均匀,同时也减少了地面的荷载和开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轻质混凝土层;20、细石混凝土层;21、散热层;30、水泥基自流平层;40、隔离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相关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中,“上”、“下”是指图1的上下方向。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均为市售。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暖结构,包括轻质混凝土层10、细石混凝土层20、水泥基自流平层30和散热层21,细石混凝土层20铺设于轻质混凝土层10上,水泥基自流平层30铺设于细石混凝土层20上,散热层21布设于细石混凝土层20内。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结构,包括轻质混凝土层10、细石混凝土层20、水泥基自流平层30,轻质混凝土层10设置在楼板结构层与细石混凝土层20中间,具有保温功能,使地暖结构中的热量不向楼板结构层传递,而是存储于地暖结构中并向水泥基自流平层30传递以供暖。另外,轻质混凝土层10内部需要埋设域外水管、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细石混凝土层20一方面可以作为轻质混凝土层10的保护层,另一方面作为水泥基自流平层30的稳定基础。水泥自流平层具有流动性高、可塑性高,快干和低收缩率的特点,使地暖结构无需多次找平,平整度高,施工方便快捷。水泥基自流平层30可以作为地板的面层,无需再铺设瓷砖、木地板等装饰层。本技术实施例的地暖结构将三者结合在一起,且按顺序铺设,并将散热层21埋设于细石混凝土层20内,不仅保证了热量更多地传递至水泥基自流平层30,使采暖更加均匀,同时各层连接良好,也减少了地面的荷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地暖结构还包括用于将地暖结构与楼板结构层隔开的隔离层40,隔离层40铺设在轻质混凝土层10的下方。隔离层40用于将轻质混凝土层10与楼板结构层隔开,防止楼板结构层与隔离层40上方的各构造层因材质不同而相互牵动导致破坏,避免相互变形影响。进一步地,隔离层40的材料为无纺布,无纺布的质量为150g/m~250g/m。无纺布的质量太低,无法满足隔离的需求,会随着楼板结构层的变形而产生相应的形变;质量太高,造成材料的浪费。在一些实施例中,轻质混凝土层10包括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容重小于或等于1350kg/m3。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质量吸水率小于或等于2.0%。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3W/(m·K)。本技术实施例的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具有较低的表观密度,无收缩且不易开裂,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适于地暖结构的基层材料。上述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是市售的水性界面改性材料对聚苯颗粒混凝土进行改性之后得到的,改性之后将憎水型的聚苯颗粒变为低吸水性的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本技术实施例采用LC7.5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其还具有自防水的功能,减少了地面的荷载同时避免了开裂渗漏现象的产生,避免水渗入至细石混凝土内对散热层21产生影响。进一步地,轻质混凝土层10的厚度为30mm~80mm。轻质混凝土层10的厚度太小,保温效果不好,且轻质混凝土层10内部需要埋设域外水管、强电管线和弱电管线,厚度太小不便于埋设;厚度太大,浪费材料,增加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细石混凝土层20包括早强型无收缩的细石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层20的厚度为25mm~50mm。早强型无收缩的细石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很快,1天时间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3天时间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本技术实施例采用早强型细石混凝土缩短了施工工序之间的间隔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并且其能够更好地作为轻质混凝土的保护层,且容易找平,能够为水泥基自流平层30提供平整度高的基层。无收缩的细石混凝土也更易于埋设散热层21。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宜过小,以便于能够埋设散热层21。进一步地,散热层21由热水管和/或电力管排列曲绕形成。散热层21埋设于细石混凝土层20内,可以适用于热水加热和电力加热,可选择性多,应用更加广泛。本技术实施例在埋设散热层21时,主要在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水泥基自流平层和散热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上,所述水泥基自流平层铺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所述散热层布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轻质混凝土层、细石混凝土层、水泥基自流平层和散热层,所述细石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上,所述水泥基自流平层铺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上,所述散热层布设于所述细石混凝土层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暖结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地暖结构与楼板结构层隔开的隔离层,所述隔离层铺设在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的材料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的质量为150g/m~250g/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的厚度为30mm~8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混凝土层包括改性聚苯轻质混凝土,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辉罗汉斌龚雯刘云强池召昆余文彬冉晓鸣王敏靖自祥万黎罗筱游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