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桩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桩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桩基础是通过支承台把若干根桩的顶部联结成整体,以共同承受静载荷的一种深基础,其主要形式为设置于土层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构件,其作用在于穿越柔软的高压缩性土层或水,将桩所承受的载荷传递到更硬、更密实或压缩性较小的地基持力层上。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072437U的中国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桩基结构及支架桩基础,桩基结构包括桩基承台、钢桩、钢筋混凝土柱,桩基承台与钢桩连接,钢筋混凝土柱设置于钢桩的外围,钢筋混凝土柱设置有固定件,钢桩穿过固定件与混凝土桩连接。常见的桩基结构如上述现有技术所记载,一般由桩基承台和其底部用于深入土层中的基桩组成,建筑物压在桩基承台上,并借助基桩将重力传递给硬土或岩石层。由于基桩呈长柱状,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增加桩基的贯穿力,基桩的端部通常设计为尖锥形,而长柱形结构本身防倾性能差,因此当桩基承台受力不平衡时,可能导致基桩产生倾斜,进而导致地基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桩,包括桩基承台(1)、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2)的贯入端设置有稳基机构(3),所述稳基机构(3)包括稳基支脚(31)、支脚展开组件(32),所述桩柱(2)的贯入端上开设有折脚槽(21),所述稳基支脚(31)铰接于桩柱(2)的贯入端上且位于折脚槽(21)内,所述支脚展开组件(32)设置于折脚槽(21)内且驱使稳基支脚(31)做上下翻折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桩,包括桩基承台(1)、桩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柱(2)的贯入端设置有稳基机构(3),所述稳基机构(3)包括稳基支脚(31)、支脚展开组件(32),所述桩柱(2)的贯入端上开设有折脚槽(21),所述稳基支脚(31)铰接于桩柱(2)的贯入端上且位于折脚槽(21)内,所述支脚展开组件(32)设置于折脚槽(21)内且驱使稳基支脚(31)做上下翻折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展开组件(32)包括铰接于桩柱(2)上的支撑杆(321)、伸缩设置于支撑杆(321)内的伸缩杆(322),所述伸缩杆(322)远离支撑杆(321)的一端通过转动套(34)铰接于稳基支脚(31)上,且在支撑杆(321)内设置有伸缩定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21)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杆(322)上设置有螺纹,所述伸缩杆(322)通过螺纹配合的形式安装于支撑杆(3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定位组件(4)包括安装于支撑杆(321)内的旋转件(41)、固定于所述旋转件(41)的输出轴上的调节杆(42),所述调节杆(42)的截面成多边形,所述伸缩杆(322)上开设有截面与调节杆(42)相匹配的配合孔(33),所述调节杆(42)滑移穿设于配合孔(33)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基支脚(31)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桩柱(2)产生横向偏移的止偏机构(5),所述止偏机构(5)包括止偏块(51),所述稳基支脚(31)的自由端上开设有容置槽(311),所述止偏块(51)通过铰接块铰接于容置槽(311)内,且在容置槽(31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止偏块(51)收折状态的触发组件(52)、用于驱使止偏块(51)产生翻转的弹射组件(53)和用于固定止偏块(51)翻转状态的锁止组件(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52)包括触发弹力件(521)和定位块(522),所述止偏块(51)朝向容置槽(311)底一侧的表面上开设有嵌槽(511),所述触发弹力件(521)放置于嵌槽(511)内,所述定位块(522)伸缩安置于嵌槽(511)内且对触发弹性件形成挤压,所述容置槽(311)底开设有与嵌槽(511)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芳燕,金伟丰,邱立,李建康,李彩英,项靓,项福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中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