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6837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包括预制单元及用于连接于河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单元设有第一预留孔及预留半孔,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预留半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单元,所述预留半孔设置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侧壁上,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拼接并形成防护层,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预留半孔拼接形成第二预留孔,若干个所述防护层沿上下方向叠放,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一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一灌注孔位,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二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二灌注孔位,若干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灌注孔位及所述第二灌注孔位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堤防工程主要以防洪功能为主,景观、亲水功能为辅,兼顾沿岸堤顶道路交通功能。堤防工程的长度较长,且受河道宽度、堤外有无滩和已建建筑物限制,目前国内关于堤型的选择,根据筑堤材料,可选择土堤、石堤、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防洪墙、分区填筑的混合材料堤等;根据堤身断面型式,可选择斜坡式堤、直墙式堤或直斜复合式堤等;根据防渗堤设计,可选择均质土堤、斜墙式或心墙式土堤等。堤岸防护工程可选用坡式护岸、坝式护岸、墙式护岸和桩式护岸,而桩式护岸工程常用桩基承台直立式断面的堤防结构,其组成由钻孔灌注桩作为基础,高压摆喷止水和混凝土护面而成。在现有的堤防工程中,通常采用采用桩式直立式断面的护岸结构,即以钻孔灌注桩作为主体受力结构,高压摆喷止水和混凝土护面组合形成墙体,从而形成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但该堤岸防护结构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繁多,存在塌孔、缩径、桩孔偏斜和桩位偏差大等问题,桩身质量无法得到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单元及用于连接于河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单元设有第一预留孔及预留半孔,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预留半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单元,所述预留半孔设置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侧壁上,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拼接并形成防护层,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预留半孔拼接形成第二预留孔,若干个所述防护层沿上下方向叠放,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一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一灌注孔位,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二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二灌注孔位,若干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灌注孔位及所述第二灌注孔位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单元及用于连接于河岸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预制单元设有第一预留孔及预留半孔,所述第一预留孔和所述预留半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预制单元,所述预留半孔设置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侧壁上,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拼接并形成防护层,左右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预留半孔拼接形成第二预留孔,若干个所述防护层沿上下方向叠放,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一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一灌注孔位,上下相邻两所述第二预留孔相互正对并连通形成第二灌注孔位,若干个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灌注孔位及所述第二灌注孔位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孔与所述预留半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前侧面之间的接缝设有填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半孔位于所述预制单元上表面的半径与所述预留半孔位于所述预制单元下表面的半径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上下相邻两所述预制单元的预留半孔位于连通处的半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留孔的数量为若干个,相邻两所述第一预留孔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制直立式桩墙堤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单元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杰周书东张彤炜田锦虎刘正刚韩笑许永峰杨秀坤赵永涛麦镇东谭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