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27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熔炼:将铝合金材料得到熔清,然后进行精炼、除气,撇去浮渣,静置炉体得到铝合金溶体;S2、模具处理:固定模具并预热保温1小时;S3、压铸:将铝合金熔体降温后压入预热后的模具型腔中;S4、冷却脱模:待铝合金溶体充满模具型腔后,向模具外侧相应的施加冷却介质,使模具逐渐冷却,然后脱模得到压铸件;S5、清洗:对冷却脱模后的压铸件表面进行清洗;S6、固溶、淬火:将清洗后的压铸件经过冷轧或热轧加工后得到铝合金板材,再将铝合金板材盐浴固溶处理后进行水淬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提高了铝合金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了铝合金硬度,抗腐蚀性能好,从而可以提高铝合金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合金铸造工艺的
,尤其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
技术介绍
铝合金密度低,但强度比较高,接近或超过优质钢,塑性好,可加工成各种型材,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抗蚀性,工业上广泛使用,使用量仅次于钢。近年来铝合金在汽车、船舶、家电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多,随着产品制造的升级以及终端产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各行各业对铝合金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铸件结构复杂、高强度、薄壁、成型和加工性能及导热性能好的特点,而且要求铸件具备良好的成型加工性能,流动性好,易脱模等。目前铝合金铸件产品生产多采用低压铸造工艺,低压铸造具有模具成本低、寿命长等优点,一般工艺流程为:首先在保温桶上将铝棒融化成铝液;接着通入干燥的压缩气体,使融化的铝液在低压下进入模具型腔内,并充满型腔;最后等铝液凝固成型后将铸件顶出。但低压铸造生产的铸件硬度低、致密性差、抗拉强度小和延伸率低也是低压铸造的明显缺点。因此,本领域仍需一种能够提高铝合金产品性能的铸造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熔炼:将铝合金材料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700-720℃,得到熔清;然后进行精炼、除气;撇去浮渣,静置炉体,得到铝合金溶体;/nS2、模具处理:固定模和活动模保持接触形成型腔,并锁定合上模具;将模具预热至510-530℃,并保温1小时;/nS3、压铸: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650℃后压入预热后的模具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体流速为1.2-1.5m/s、铸造压力为50-60Mpa,充型率超过60%后,降低熔体的流速至0.5-0.8m/s、铸造压力为65-7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nS4、冷却脱模:待铝合金溶体充满模具型腔后,向模具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熔炼:将铝合金材料放入电阻炉中,加热至700-720℃,得到熔清;然后进行精炼、除气;撇去浮渣,静置炉体,得到铝合金溶体;
S2、模具处理:固定模和活动模保持接触形成型腔,并锁定合上模具;将模具预热至510-530℃,并保温1小时;
S3、压铸: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650℃后压入预热后的模具型腔中,其中充型开始时的熔体流速为1.2-1.5m/s、铸造压力为50-60Mpa,充型率超过60%后,降低熔体的流速至0.5-0.8m/s、铸造压力为65-70Mpa,直至充型压铸结束;
S4、冷却脱模:待铝合金溶体充满模具型腔后,向模具外侧相应的施加冷却介质,使模具逐渐冷却至室温,然后脱模得到压铸件;
S5、清洗:对冷却脱模后的压铸件表面进行初步清洗;
S6、固溶、淬火:将清洗后的压铸件经过冷轧或热轧加工后得到铝合金板材,再将铝合金板材在500-550℃条件下盐浴固溶处理1-3min后进行水淬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电阻炉炉口处加盖有石棉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压铸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精炼的具体步骤为:将电阻炉升温至6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荣苏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鸿特精密技术台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