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824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涉及流体空气通风变换方向和变换量的矢量通风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风道转换器,所述箱体上设有四个风道进出口,所述风道转换器包括转换芯,所述转换芯包括芯筒和设置在芯筒内、可上下移动的内芯;所述芯筒上设有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所述箱体上的四个风道进出口分别与所述芯筒上的第一风口、第二风口、第三风口和第四风口中的一个连通;通过内芯相对于芯筒位置的上下移动转换通风风道,可以快速、稳定的切换通风风道,使得送气在不同出口吹出,实现通风风向的改变,达到快速更换空气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
本技术涉及流体空气通风变换方向和变换量的矢量通风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通风领域、空调领域、消防通风领域、环保通风领域、军用坑道及人防通风领域都会遇到通风转换的问题,目前,由于空气流体通风方向和变换量方面一直有困扰,比如在大型商场的空调运用方面,想达到夏季空调冷风从上侧出口吹出,冬季暖风从下侧出口吹出,或者为更快达到降温或升温的目的,交替将冷风或热风从上下出口吹出。在实际应用方面如果想达到上述目的,经常需要增设大量通风管路和转换切换阀门,当错误操作或多位切换阀门不能运行到位,以及密封不良,就会导致空气通风交叉干扰和通风不畅,严重的会造成成套系统奔溃。进入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对空气通风矢量的系统高效性、智能性、可靠性配套组件需求更加迫切。特专利技术本技术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以更好地为通风领域、空调领域、消防通风领域、环保通风领域、军用坑道及人防通风领域等通风方向性和通风风量(矢量)提供可靠智能高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是为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风道转换器(2),所述箱体(1)上设有四个风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道转换器(2)包括转换芯(3),所述转换芯(3)包括芯筒和设置在芯筒内、可上下移动的内芯;/n所述芯筒上设有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第三风口(13)和第四风口(14),所述箱体(1)上的四个风道进出口分别与所述芯筒上的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第三风口(13)和第四风口(14)中的一个连通;/n所述第一风口(11)设有上下两个子风口,为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一下风口(112);第二风口(12)设有上下两个子风口,为第二上风口(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包括箱体(1)和设置在箱体(1)内的风道转换器(2),所述箱体(1)上设有四个风道进出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转换器(2)包括转换芯(3),所述转换芯(3)包括芯筒和设置在芯筒内、可上下移动的内芯;
所述芯筒上设有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第三风口(13)和第四风口(14),所述箱体(1)上的四个风道进出口分别与所述芯筒上的第一风口(11)、第二风口(12)、第三风口(13)和第四风口(14)中的一个连通;
所述第一风口(11)设有上下两个子风口,为第一上风口(111)和第一下风口(112);第二风口(12)设有上下两个子风口,为第二上风口(121)、第二下风口(122);
所述内芯的壳体内自上而下设有相互隔离的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10)和第三空腔(8),所述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10)和第三空腔(8)均设置有开口;
所述芯筒分为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10)和第三空腔(8)相对应;所述第一空腔(7)的开口与第一上风口(111)、第四风口(14)连通,形成第一风道;所述第二空腔(10)的开口与第二下风口(122)和第三风口(13)连通,形成第二风道;
当内芯向上移动至第三空腔位于芯筒第二层位置时,所述第二空腔(10)的开口与第二上风口(121)、第四风口(14)连通,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三空腔(8)的开口与第一下风口(112)和第三风口(13)连通,形成第四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矢量通风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为空心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状壳体;
所述内芯的壳体内设置有两个平行的隔板,将壳体平均分成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10)、第三空腔(8),所述内芯的四个侧面顺时针方向依次为A侧面、B侧面、C侧面、D侧面;
所述第一空腔(7)的A侧面设有第一开口(15),B侧面上设有第二开口(16);所述第二空腔(10)的A侧面设有第五开口(19),C侧面设有第四开口(18),D侧面设有第三开口(17);第三空腔(8)的B侧面设有第七开口(21),D侧面设有第六开口(20);
所述芯筒分为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7)、第二空腔(10)和第三空腔(8)相对应;所述第一层的A侧面设有第四风口(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学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本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