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小勤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098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包括水箱、PLC控制器、固定输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水箱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输水管位于水箱上方一侧,所述雾化喷头安装在固定输水管下端,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输水管柱,所述输水管柱一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与水箱内部连接,所述输水管柱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所述固定输水管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和升降柱组件,可以通过调节升降柱组件,从而使固定输水管的高度下移,同时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可以为固定输水管下移提供一定的空间,便于进行检修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
本技术涉及煤矿降尘相关
,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
技术介绍
煤炭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大部分为井下开采,随着井下综采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其产尘量大幅度增加,特别是悬浮于工作环境中的7.07um以下呼吸性粉尘,使得综采工作面环境日趋恶劣,且呼吸性粉尘能沉积于肺泡,对人体危害很大,给井下职工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需要利用相应的喷雾系统进行除尘工作。但是,现有的喷雾系统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喷雾水管大多固定安装在顶端,当需要对喷雾水管进行检修时,则需要人工进行攀爬操作,工作力度大,且安全隐患大,不便于进行检修和更换,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的喷雾系统由于喷雾水管大多固定安装在顶端,当需要对喷雾水管进行检修时,则需要人工进行攀爬操作,工作力度大,且安全隐患大,不便于进行检修和更换,需要进行改进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包括水箱、PLC控制器、固定输水管和雾化喷头,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水箱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输水管位于水箱上方一侧,所述雾化喷头安装在固定输水管下端,所述水箱一侧设有输水管柱,所述输水管柱一侧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与水箱内部连接,所述输水管柱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所述固定输水管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所述输水管柱和固定输水管通过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输水管底端连接有升降柱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之间连接有法兰盘,且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之间通过法兰盘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组件包括固定腔柱和延伸柱,所述固定腔柱内部设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与固定腔柱转动连接,且传动丝杆一端延伸位于固定腔柱外部,所述传动丝杆上安装有丝杆螺母,所述延伸柱内部设有空腔,且延伸柱套设在传动丝杆上,所述延伸柱底端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丝杆底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固定腔柱转动连接,且转轴一端延伸至固定腔柱外部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优选的,所述延伸柱侧壁上设有粉尘浓度传感器,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柱组件顶端安装有U型定位件,所述U型定位件内壁设有橡胶垫,且U型定位件上贯穿设有限位螺栓,所述固定输水管位于U型定位件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输水管设有多组,且相邻两组固定输水管之间均通过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和法兰盘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固定输水管和输水管柱之间通过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和法兰盘连接,并将相邻两组固定输水管之间通过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和法兰盘连接,同时将固定输水管底端连接有升降柱组件,当需要对固定输水管或者雾化喷头进行检修时,可以通过调节升降柱组件,从而使固定输水管的高度下移,同时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可以为固定输水管下移提供一定的空间,便于进行检修工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粉尘浓度传感器和PLC控制器,可以利用粉尘浓度传感器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粉尘浓度达到预设的值时,则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启动水泵进行抽水,从而利用雾化喷头进行喷雾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动喷雾,减少水浪费现象,便于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升降柱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U型定位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箱;2、PLC控制器;3、水泵;4、输水管柱;5、固定输水管;6、升降柱组件;7、粉尘浓度传感器;8、雾化喷头;9、固定腔柱;10、延伸柱;11、空腔;12、传动丝杆;13、丝杆螺母;14、第一锥齿轮;15、第二锥齿轮;16、转轴;17、转动手柄;18、U型定位件;19、限位螺栓;20、橡胶垫;21、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2、法兰盘;23、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包括水箱1、PLC控制器2、固定输水管5和雾化喷头8,所述PLC控制器2安装在水箱1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输水管5位于水箱1上方一侧,所述雾化喷头8安装在固定输水管5下端,所述水箱1一侧设有输水管柱4,所述输水管柱4一侧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一端与水箱1内部连接,所述输水管柱4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所述固定输水管5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所述输水管柱4和固定输水管5通过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输水管5底端连接有升降柱组件6。所述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之间连接有法兰盘22,且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之间通过法兰盘22固定连接,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可以在固定输水管5下移时进行拉伸,为固定输水管5下移提供一定的延伸空间。所述升降柱组件6包括固定腔柱9和延伸柱10,所述固定腔柱9内部设有传动丝杆12,所述传动丝杆12与固定腔柱9转动连接,且传动丝杆12一端延伸位于固定腔柱9外部,所述传动丝杆12上安装有丝杆螺母13,所述延伸柱10内部设有空腔11,且延伸柱10套设在传动丝杆12上,所述延伸柱10底端与丝杆螺母13固定连接,可以通过转动传动丝杆12,从而使丝杆螺母13发生位移,向上或者向下移动,从而使延伸柱10跟随丝杆螺母13同步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传动丝杆12底端安装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锥齿轮14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二锥齿轮15上固定连接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与固定腔柱9转动连接,且转轴16一端延伸至固定腔柱9外部一侧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17,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手柄17,从而使转轴16转动,转轴16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第二锥齿轮15转动的同时啮合第一锥齿轮14转动,从而使传动丝杆12同步转动,使丝杆螺母13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延伸柱10跟随丝杆螺母13同步进行向上或者向下移动。所述延伸柱10侧壁上设有粉尘浓度传感器7,所述粉尘浓度传感器7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PLC控制器2的信号输出端与水泵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可以利用粉尘浓度传感器7对粉尘浓度进行检测,当检测到的粉尘浓度达到预设的值时,则将信号传送给PLC控制器2,PLC控制器2启动水泵3进行抽水,从而利用雾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PLC控制器(2)、固定输水管(5)和雾化喷头(8),所述PLC控制器(2)安装在水箱(1)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输水管(5)位于水箱(1)上方一侧,所述雾化喷头(8)安装在固定输水管(5)下端,所述水箱(1)一侧设有输水管柱(4),所述输水管柱(4)一侧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一端与水箱(1)内部连接,所述输水管柱(4)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所述固定输水管(5)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所述输水管柱(4)和固定输水管(5)通过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输水管(5)底端连接有升降柱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1)、PLC控制器(2)、固定输水管(5)和雾化喷头(8),所述PLC控制器(2)安装在水箱(1)一侧壁上,所述固定输水管(5)位于水箱(1)上方一侧,所述雾化喷头(8)安装在固定输水管(5)下端,所述水箱(1)一侧设有输水管柱(4),所述输水管柱(4)一侧连接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一端与水箱(1)内部连接,所述输水管柱(4)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所述固定输水管(5)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所述输水管柱(4)和固定输水管(5)通过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输水管(5)底端连接有升降柱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之间连接有法兰盘(22),且第一可伸缩橡胶软管(21)和第二可伸缩橡胶软管(23)之间通过法兰盘(2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井下自动喷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组件(6)包括固定腔柱(9)和延伸柱(10),所述固定腔柱(9)内部设有传动丝杆(12),所述传动丝杆(12)与固定腔柱(9)转动连接,且传动丝杆(12)一端延伸位于固定腔柱(9)外部,所述传动丝杆(12)上安装有丝杆螺母(13),所述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小勤赵玉龙刘亮亮王晓伟郗书博
申请(专利权)人:袁小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