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8063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电厂循环排污水进入筒体(1)内部,启动电化学结晶造粒反应器的阴电极(7)的电源,阳电极(8)产生高电流,在均匀分布的电势作用下,有机物分解,得到COD降低的废水;循环去除COD的处理;循环处理后,通过晶种进料装置(5)向筒体(1)中填充晶种材料,通过添加碱性药剂,调节pH及废水流速,利用化学结晶得到Ca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火电厂作为耗水大户,在水资源约束与排放限制方面的压力陡然上升。其中,循环水系统用、排水水量占循环冷却型火电厂总用水量和总外排量的80%~90%,循环水系统节水减排是该类火电厂节水和废水综合治理工作的重点。目前,大部分循环冷却型电厂已通过加强原水预处理、优选水稳剂、升级凝汽器管材来提升浓缩倍率;循环水排污水作为脱硫、输煤和除渣用水回用,但仍有大量剩余的循环水排污水需要外排。被排掉的循环水即排污水水质具有碱度高,浊度高,pH值高,含盐量高,硬度高,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也高等特点。国内电厂循环水处理主要采用传统的化学加药处理方法,即通过向循环水中投加缓蚀阻垢剂、杀菌剂等药剂达到处理循环水的目的。因此,循环排污水中除含有较高的硬度和悬浮物外,还存在COD浓度(100mg/L左右)高的问题,影响后续循环排污水除盐系统,尤其是对于使用膜法除盐的系统,存在较高的堵膜风险,且易导致出水COD浓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电厂循环排污水从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的布水系统(2)进入筒体(1)内部;/nS2.所述排污水在反应区搅拌器(3)的作用下保持流化状态,启动阴电极(7)的电源,阳电极(8)在液体流化作用下产生表观电流密度1000~4000安/米,电流效率10%~90%,以电厂循环排污水中NaCl作为电解质,在均匀分布的电势作用下有机物分解,去除COD;/nS3.所述排污水从出水管(6)排出,并再次从所述布水系统(2)进入所述筒体(1),重复步骤S2,直至COD浓度低于20mg/L,得到排污水A,进入步骤S4;/nS4.通过晶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电厂循环排污水从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的布水系统(2)进入筒体(1)内部;
S2.所述排污水在反应区搅拌器(3)的作用下保持流化状态,启动阴电极(7)的电源,阳电极(8)在液体流化作用下产生表观电流密度1000~4000安/米,电流效率10%~90%,以电厂循环排污水中NaCl作为电解质,在均匀分布的电势作用下有机物分解,去除COD;
S3.所述排污水从出水管(6)排出,并再次从所述布水系统(2)进入所述筒体(1),重复步骤S2,直至COD浓度低于20mg/L,得到排污水A,进入步骤S4;
S4.通过晶种进料装置(5)向所述筒体(1)中填充晶种材料,通过进药装置(4)向所述筒体(1)中添加碱性药剂,调节pH,同时调节所述排污水A流速利用化学结晶方法得到CaCO3晶体和排污水B;
S5.所述排污水B从所述出水管(6)排出,完成排污水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包括:上部圆柱形下部圆锥形的所述筒体(1),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底部的所述布水系统(2)、所述反应区搅拌器(3)和所述进药装置(4),设置在所述筒体(1)外部且出口设置在所述筒体(1)内顶部一侧的所述晶种进料装置(5),设置在所述筒体(1)另一侧顶部的所述出水管(6),设置在所述筒体(1)中的所述阴电极(7)和所述阳电极(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化学结晶造粒系统处理电厂循环排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阴电极(7)包括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梦楠徐志清赵焰郭旭涛苏双青杨燕陈雪陈文婷孙斌范鑫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