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804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包括不锈钢底脚和若干防雨叶片,所述不锈钢底脚有四个,且上部设置有四根立柱,每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分为前横梁、后横梁、左横梁、右横梁,所述若干个防雨叶片中任一个防雨叶片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上,且在所述若干个防雨叶片为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防雨叶片紧贴,所述横梁与防雨叶片之间的间隙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9凹槽内设置有LED灯带,所述后横梁上固定设置两个推杆电机,所述防雨叶片靠近右横梁的一侧为防雨叶片前侧,所述防雨叶片靠近左横梁的一侧为防雨叶片后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
本技术涉及防水百叶
,具体涉及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
技术介绍
防水百叶是一种现代工艺产品,具有遮风挡雨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传统的防水百叶材质在雨水的浸泡下,阳光的暴晒下,容易生锈腐蚀,导致整个翻板防水百叶损坏,使用寿命短,固成本变高,另外,传统翻板防水百叶缺少排水机构,无法将落入到翻板防水百叶中的雨水及时排走,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克服此技术以下缺点:传统的防水百叶材质在雨水的浸泡下,阳光的暴晒下,容易生锈腐蚀,导致整个翻板防水百叶损坏,使用寿命短,固成本变高,另外,传统翻板防水百叶缺少排水机构,无法将落入到翻板防水百叶中的雨水及时排走,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包括不锈钢底脚和防雨叶片,所述不锈钢底脚有四个,且上部设置有四根立柱,每两个所述立柱之间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分为前横梁、后横梁、左横梁、右横梁,所述防雨叶片中任一个防雨叶片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横梁和后横梁上,且在所述防雨叶片为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防雨叶片紧贴,所述横梁与防雨叶片之间的间隙设置有水槽,所述水槽9凹槽内设置有LED灯带,所述后横梁上固定设置两个推杆电机。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叶片靠近右横梁的一侧为防雨叶片前侧,所述防雨叶片靠近左横梁的一侧为防雨叶片后侧。进一步的,所述立柱3厚度为3.3mm宽度为250mm。进一步的,四周所述水槽9两两之间45°对接并形成一个排水回路,且水槽厚度为20mm,所述排水回路共用一个排水部或多个,所述排水部设置在水槽底部的排水孔上,所述立柱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通向立柱上部的排水孔上,另一端设置在立柱底部内侧。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宽度为250mm。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叶片宽为250mm,高为45mm,叶片厚度为2.2-2.8mm。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叶片的表面为氟碳喷涂且材质为铝合金6063T。进一步的,所述防雨叶片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翻板防水百叶缺少排水机构,无法将落入到翻板防水百叶中的雨水及时排走,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置防雨叶片和整体骨架的材质,解决当前防水百叶材质在雨水的浸泡下,阳光的暴晒下,容易生锈腐蚀,导致整个翻板防水百叶损坏,使用寿命短,固成本变高的问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防雨叶片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不锈钢底脚、2-防雨叶片、3-立柱、4-横梁、5-前横梁、6-后横梁、7-左横梁、8-右横梁、9-水槽、10-LED灯带、11-推杆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本技术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包括不锈钢底脚1和防雨叶片2,所述不锈钢底脚1有四个,且上部设置有四根立柱3,每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分为前横梁5、后横梁6、左横梁7、右横梁8,所述防雨叶片2中任一个防雨叶片2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横梁5和后横梁6上,且在所述防雨叶片2为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防雨叶片2紧贴,所述横梁4与防雨叶片2之间的间隙设置有水槽9,所述水槽9凹槽内设置有LED灯带10,所述后横梁6上固定设置两个推杆电机11。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水槽9,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翻板防水百叶缺少排水机构,无法将落入到翻板防水百叶中的雨水及时排走,给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的问题。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5,对于防雨叶片2来说,所述防雨叶片2靠近右横梁8的一侧为防雨叶片2前侧,所述防雨叶片2靠近左横梁7的一侧为防雨叶片2后侧,所述立柱3厚度为3.3mm宽度为250mm,四周所述水槽9两两之间45°对接并形成一个排水回路,且水槽厚度为20mm,所述排水回路共用一个排水部或多个,所述排水部设置在水槽底部的排水孔上,所述立柱3内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一端通向立柱3上部的排水孔上,另一端设置在立柱3底部内侧,且水槽厚度为20mm,所述横梁宽度为250mm,所述防雨叶片2,宽为250mm,高为45mm,叶片厚度为2.2-2.8mm,所述防雨叶片2的表面为氟碳喷涂且材质为铝合金6063T,所述防雨叶片2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设置防雨叶片2和整体骨架的材质,解决当前防水百叶材质在雨水的浸泡下,阳光的暴晒下,容易生锈腐蚀,导致整个翻板防水百叶损坏,使用寿命短,固成本变高的问题,所述防雨叶片依次排设于所述横梁框体内,且所述防雨叶片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通过驱动装置能使所述防雨叶片同步地进行转动,即只需通过所述驱动装置控制任一个百叶翻板的开合即可对其余的百叶翻板的开合进行控制,有开合整齐、结构简洁和控制方便的优点。实际应用中,雨水滴落在防雨叶片2上因为防雨叶片的材质为铝合金6063T表面喷有氟碳有效解决了生锈腐蚀,推杆电机11启动带动防雨叶片2,因为每个防雨叶片2之间通过传动组件传动,所以推杆电机11对一个防雨叶片2的带动即可对其余的防雨叶片2的开合进行控制,防雨叶片2的翻起使雨滴进入水槽9,通过排水回路进入排水部,再通过排水管排出到立柱3底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包括不锈钢底脚(1)和防雨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底脚(1)有四个,且上部设置有四根立柱(3),每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分为前横梁(5)、后横梁(6)、左横梁(7)、右横梁(8),若干所述防雨叶片(2)中任一个防雨叶片(2)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横梁(5)和后横梁(6)上,且在所述防雨叶片(2)为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防雨叶片(2)紧贴,所述横梁(4)与防雨叶片(2)之间的间隙设置有水槽(9),所述水槽(9)凹槽内设置有LED灯带(10),所述后横梁(6)上固定设置两个推杆电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包括不锈钢底脚(1)和防雨叶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底脚(1)有四个,且上部设置有四根立柱(3),每两个所述立柱(3)之间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分为前横梁(5)、后横梁(6)、左横梁(7)、右横梁(8),若干所述防雨叶片(2)中任一个防雨叶片(2)两端分别铰接在前横梁(5)和后横梁(6)上,且在所述防雨叶片(2)为闭合状态时,相邻两个防雨叶片(2)紧贴,所述横梁(4)与防雨叶片(2)之间的间隙设置有水槽(9),所述水槽(9)凹槽内设置有LED灯带(10),所述后横梁(6)上固定设置两个推杆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叶片(2)靠近右横梁(8)的一侧为防雨叶片(2)前侧,所述防雨叶片(2)靠近左横梁(7)的一侧为防雨叶片(2)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立柱翻板防水百叶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厚度为3.3mm宽度为25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俊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