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站灯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7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站灯杆塔,包括灯杆塔体;灯杆塔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照明灯;灯杆塔体的顶端设置有天线;灯杆塔体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固定爬梯;位于最底端的固定爬梯距灯杆塔体底端的距离为2.5‑3米;灯杆塔体内位于固定爬梯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站灯杆塔设置有隐藏的辅助机构,方便检修人员爬塔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站灯杆塔
本公开一般涉及通讯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微站灯杆塔。
技术介绍
基站包括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等。微基站简称微站,可以看成是微型化的基站,将所有的设备浓缩在一个比较小的机箱内,可以方便安装。微站建设主要依托城市路灯杆、监控杆等市政设施架设。微站与灯杆的结合及不影响灯杆的照明,又实现了信号的深度覆盖,是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的发展趋势。灯杆塔上设置有检修爬梯,方便对其检修,为保证安全,检修爬梯距地面会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无关人员攀爬出现危险。检修人员每次检修都需要携带辅助爬梯,以便能够顺利爬上检修爬梯,每次检修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设置有隐藏的辅助机构,方便检修人员爬塔检修的微站灯杆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微站灯杆塔,包括灯杆塔体;灯杆塔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照明灯;灯杆塔体的顶端设置有天线;灯杆塔体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固定爬梯;位于最底端的固定爬梯距灯杆塔体底端的距离为2.5-3米;灯杆塔体内位于固定爬梯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的板面朝向固定爬梯所在的平面设置;安装板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杆;轨道杆垂直于安装板的板面设置;轨道杆靠近安装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槽;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伸入轨道槽内的滑块;安装板上靠近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若干辅助爬梯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安装板上远离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垂直的设置有从动齿条;从动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驱动齿轮;灯杆塔体内设置有驱动驱动齿轮双向转动的驱动电机;灯杆塔体的侧壁上位于固定爬梯的下方对应若干辅助爬梯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出口。优选的,灯杆塔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驱动电机运转的控制箱;控制箱上设置有箱锁。优选的,灯杆塔体的侧壁上位于固定爬梯的外周上设置有防护罩。优选的,辅助爬梯出口内铰接连接有封口板;封口板的外侧顶部与辅助爬梯出口铰接连接。优选的,灯杆塔体上位于固定爬梯的顶部设置有抱杆检修台;抱杆检修台上对应固定爬梯设置有进口;抱杆检修台的外周上固定设置有防护栏。优选的,灯杆塔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微站灯杆塔设置有辅助机构,辅助机构位于灯杆塔体内部,检修人员需要爬到塔顶进行检修时,打开控制箱,控制驱动电机运转,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带动从动齿条移动,安装板上的辅助爬梯从辅助爬梯出口伸出,检修人员借助辅助爬梯登上固定爬梯,从而到达抱杆检修台完成灯杆塔的检修作业,十分方便,无需携带攀爬辅助工具,有效的减小了检修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站灯杆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1、灯杆塔体;12、照明灯;13、天线;14、固定爬梯;15、辅助机构;16、辅助爬梯出口;17、防护罩;18、抱杆检修台;19、固定底座;51、安装板;52、轨道杆;53、轨道槽;54、滑块;55、辅助爬梯;56、从动齿条;57、驱动齿轮;58、控制箱;61、封口板;81、防护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请参考图1~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微站灯杆塔,包括灯杆塔体11;灯杆塔体11靠近顶端处设置有照明灯12,用于体育场、广场等大型场所的照明,灯杆塔体11的高度较高,微站信号覆盖更广;灯杆塔体11的顶端设置有天线13,用于发射或接受微站信号;灯杆塔体11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固定爬梯14,设备检修人员可借助固定爬梯14攀爬至灯杆塔体11顶部,进行设备检修作业;位于最底端的固定爬梯14距灯杆塔体11底端的距离为2.5-3米,使得无关人员无法轻易爬到固定爬梯14上,避免发生危险。灯杆塔体11内位于固定爬梯14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15,辅助机构15可从,灯杆塔体11内伸出,检修人员可借助辅助机构15爬到固定爬梯14上;辅助机构15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51;安装板51的板面朝向固定爬梯14所在的平面设置;安装板51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杆52;轨道杆52垂直于安装板51的板面设置;轨道杆52靠近安装板5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槽53;安装板51上固定设置有伸入轨道槽53内的滑块54,安装板51可沿轨道槽53方向滑动;安装板51上靠近固定爬梯14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55;若干辅助爬梯55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安装板51上远离固定爬梯14的板面上垂直的设置有从动齿条56;从动齿条56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驱动齿轮57,通过驱动驱动齿轮57转动,可带动从动齿条56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51沿轨道槽53方向移动;灯杆塔体11内设置有驱动驱动齿轮57双向转动的驱动电机;灯杆塔体11的侧壁上位于固定爬梯14的下方对应若干辅助爬梯55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出口16,安装板51向辅助爬梯出口16方向移动时,辅助爬梯55从辅助爬梯出口16伸出,供检修人员攀爬。通过驱动双向转动的驱动电机,可控制辅助爬梯55伸出或收回灯杆塔体11。辅助爬梯55不使用时,位于灯杆塔体11内部,无关人员无法借助辅助爬梯55攀爬灯杆塔体1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灯杆塔体11的侧壁上设置有控制驱动电机运转的控制箱58,通过控制箱58可控制驱动电机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控制辅助爬梯55的伸出或收缩;控制箱58上设置有箱锁,避免无关人员使用辅助爬梯55。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灯杆塔体11的侧壁上位于固定爬梯14的外周上设置有防护罩17,避免检修人员从固定爬梯14上失足跌落,提高安全系数。在一优选实施例中,辅助爬梯出口16内铰接连接有封口板61,用于封住辅助爬梯出口16,避免杂物进入灯杆塔体11内,造成辅助机构15故障;封口板61的外侧顶部与辅助爬梯出口16铰接连接,辅助爬梯55伸出时,顶住封口板61,使其向上转动打开,辅助爬梯55缩回时,封口板61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关闭。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灯杆塔体11上位于固定爬梯14的顶部设置有抱杆检修台18,便于检修人员作业时站立;抱杆检修台18上对应固定爬梯14设置有进口,方便检修人员通过进口爬到抱杆检修台18上;抱杆检修台18的外周上固定设置有防护栏81,放置检修人员供抱杆检修台18上跌落。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灯杆塔体11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座19,使得灯杆塔体11能够更加稳固的固定于地基上。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站灯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塔体;所述灯杆塔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灯杆塔体的顶端设置有天线;所述灯杆塔体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固定爬梯;位于最底端的所述固定爬梯距所述灯杆塔体底端的距离为2.5-3米;/n所述灯杆塔体内位于所述固定爬梯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板面朝向所述固定爬梯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杆;所述轨道杆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设置;所述轨道杆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槽;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伸入所述轨道槽内的滑块;所述安装板上靠近所述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若干所述辅助爬梯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垂直的设置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灯杆塔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双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灯杆塔体的侧壁上位于所述固定爬梯的下方对应若干所述辅助爬梯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站灯杆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杆塔体;所述灯杆塔体靠近顶端处设置有照明灯;所述灯杆塔体的顶端设置有天线;所述灯杆塔体的侧壁上沿竖直方向等间距的设置有若干固定爬梯;位于最底端的所述固定爬梯距所述灯杆塔体底端的距离为2.5-3米;
所述灯杆塔体内位于所述固定爬梯的下方设置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板面朝向所述固定爬梯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及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轨道杆;所述轨道杆垂直于所述安装板的板面设置;所述轨道杆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轨道槽;所述安装板上固定设置有伸入所述轨道槽内的滑块;所述安装板上靠近所述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固定设置有若干辅助爬梯;若干所述辅助爬梯沿竖直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安装板上远离所述固定爬梯的板面上垂直的设置有从动齿条;所述从动齿条的一侧设置有与其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灯杆塔体内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齿轮双向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灯杆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芳华通讯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