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兴专利>正文

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94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涉及到物品包装技术和垃圾桶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支架杆;相邻两支架杆之间或每两根支架杆之间设置有由多块套板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连接同一变形套的两支架杆可呈夹角的打开和合拢;变形套外壁设置有夹紧件;夹紧件与变形套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空间和夹紧机构;变形套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软袋进行封口分离操作的封口分离装置;封口分离装置由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相互组合构成;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分别吊装在对应的吊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多种垃圾的分类存放,分类数量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调整,且能将不需要操作的垃圾袋自动折叠起来不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物品包装技术和垃圾箱
,具体为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目前国内有的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但是现有的家用垃圾桶如果只用一个无法实现对垃圾分类的要求,使垃圾分类收集仅仅停留在嘴上,实际上很难实现,垃圾混放、分类不清的情况司空见惯。少数能实现分类的垃圾桶则由于结构固定,导致分类数量较少,同时体积过大,使用不便。且现有的垃圾箱使用时,垃圾袋每次只能装一个,垃圾袋装满垃圾后需要人工打包取出,然后再手动将新的垃圾袋套接在垃圾箱上,如此费时费力,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它能实现多种垃圾的分类存放,分类数量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调整,且能将不需要操作的垃圾袋自动折叠起来不占用空间。为实现该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部上的支架杆;所述支架杆由横杆和吊件构成;相邻两支架杆之间或每两根支架杆之间设置有由多块套板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连接同一变形套的两支架杆可呈夹角的打开和合拢;所述变形套外壁设置有夹紧件;所述夹紧件与变形套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的空间和夹紧机构;所述变形套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软袋进行封口分离操作的封口分离装置;所述封口分离装置由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和副封口件分别吊装在对应的吊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为圆形或扇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圆形或扇形框架的圆心轴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与对应变形套连接的两根支架杆中,至少有一根支架杆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件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形套为多边形结构,边数大于或等于四。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件为可扩大和收缩的环套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件为由松紧带构成的套环结构或为两端设置松紧圈的软套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形套外壁上设置有围栏件;所述围栏件与变形套之间形成放入软袋的空间;所述夹紧件连接在围栏件下沿,与变形套形成夹紧机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栏件为上端固定在变形套上的软套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栏件由分别独立设置在套板上的安装件组成;所述安装件为杆体或板体或绳索。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封口件的工作面上设置有发热丝。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部为高度可调节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接不同变形套的两相邻支架杆之间通过连接件可分离的连接起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装置可实现软袋袋口的张开和合拢,同时不影响软袋的正常装物功能,使得软袋在不使用时能够合拢起来不占用空间,形成一种折扇式的打开合拢结构,同时不暴露软袋内部的物料,且在软袋袋口合拢时能够实现对软袋的封口分离操作,可一次性大量存储包装袋,使用者可以实现长时间持续且自动便捷地使用软包装袋进行开袋装物和封口分离。2、本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实现无需手动更换和抓住软包装袋进行装物操作,能够减少人力劳动量,同时可以实现利用所装物品重力作用将存储腔的软包装袋自动拉出并打开,节省了人工和外力;3、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打开抓紧包装袋进行装物封口分离前的全过程,无需人手近距离直接接触包装袋,尤其是接触包装袋任何内表面,既保证了物品的清洁干净,也避免了人受到物品的沾污和气味的熏陶;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能够利用打开抓紧装置,封口分离装置适时操作和调整软袋的使用量,根据装物的多少,可以实现多装物品用大袋,少装物品用小袋,节省了软包装袋的材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变形套与支架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每两根支架杆上设置变形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变形套安装在两根支架杆上的剖视图;图6为变形套上设置有支撑件的全剖结构示意图;图7为夹紧套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8为带有连接器的夹紧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封口分离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封口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图11为安装部为扇形框架的侧面示意图;图12为安装部为扇形框架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安装部;2、支架杆;3、变形套;31、套板;4、连接部;5、围栏件;6、夹紧件;7、吊装部;8、封口分离装置;9、软袋;10、轨道;11、连接件;12、支撑杆;13、支撑件;15、底板;21、横杆;22、吊件;61、收口套;62、上夹紧套;63、连接套;64、下夹紧套;65、连接器;81、主封口件;82、副封口件;83、发热丝;84、压条;85、电磁铁;86、导磁板;131、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1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包括设置在安装部1上的支架杆2;所述支架杆2由横杆21和吊件22构成;相邻两支架杆2之间或每两根支架杆2之间设置有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连接同一变形套3的两支架杆2可呈夹角的打开和合拢;所述变形套3外壁设置有夹紧件6;所述夹紧件6与变形套3之间形成用于放入软袋9的空间和夹紧机构;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软袋9进行封口分离操作的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吊装在对应的吊件22上。该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支架杆2与安装部1接触面之间可以设置轨道或导轨或滚轮等;将软袋9套在变形套3外壁上,通过夹紧件6固定软袋9,防止掉落;向两侧拨动支架杆2时,支架杆2之间呈夹角张开,支架杆2带动变形套3张开,因此使得软袋9敞口,这是可以向软袋内装入物料;当将两根支架杆2靠拢时,变形套3合拢,软袋9敞口闭合,这时候无法向软袋9内装入物料;当两根支架杆2完全靠拢后,支架杆下端的封口分离装置8,也即主封口件81与副封口件82靠拢,将软袋上端口夹紧,发热丝通电发热,将袋口封闭。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吊件22可以为杆状或者板状。图2中显示的为杆状,吊件22用于安装封口分离装置8,因此它可以为多种形状,如杆体或者板体都可以,或者其他不规则形状。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安装部1为圆形或扇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部1上设置有支撑件13;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安装部(1)上的支架杆(2);所述支架杆(2)由横杆(21)和吊件(22)构成;相邻两支架杆(2)之间或每两根相邻支架杆(2)为一组,每组支架杆(2)之间设置有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连接同一变形套(3)的两支架杆(2)可呈夹角的打开和合拢;所述变形套(3)外壁设置有夹紧件(6);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软袋(9)进行封口分离操作的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吊装在对应的吊件(2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安装部(1)上的支架杆(2);所述支架杆(2)由横杆(21)和吊件(22)构成;相邻两支架杆(2)之间或每两根相邻支架杆(2)为一组,每组支架杆(2)之间设置有由多块套板(31)头尾相互铰接相连构成的可张开与合拢的变形套(3);连接同一变形套(3)的两支架杆(2)可呈夹角的打开和合拢;所述变形套(3)外壁设置有夹紧件(6);所述变形套(3)下方设置有用于对软袋(9)进行封口分离操作的封口分离装置(8);所述封口分离装置(8)由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相互组合构成;所述主封口件(81)和副封口件(82)分别吊装在对应的吊件(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为圆形或扇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部(1)上设置有支撑件(13);所述支撑件(13)位于圆形或扇形框架的圆心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装置,其特征在于,与对应变形套(3)连接的两根支架杆(2)中,至少有一根支架杆(2)一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撑件(1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动式可变形装物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淇刘永兴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