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惠庭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94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支护板和固定机构,支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固定机构的一侧,固定机构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地面,支护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柱A,导柱A的内壁之间插接有导柱B,导柱B的表面套接有弹簧,导柱A的另一端套接有滑块,滑块的顶部开设有滑槽A,滑槽A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在地面与支护板之间设置有固定机构,将支护板牢牢的固定在地面上,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可方便拆卸支护板,使用简单方便,且不会损坏支护板本身,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
本技术涉及施工模板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
技术介绍
装配式施工模板是指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其中,支护板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作为支护结构常用的一种类型,具有施工简单、现场作业周期短等特点,并广泛应用各种施工场合。传统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在施工时,需要将两块支护板拼接在一起,并使用胶水、钢钉等其他固定工具固定,在混凝土成型之后,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拆卸支护板,比较麻烦;此外,胶水、钢钉等固定支护板的工具,会损坏支护板本身,影响下次使用,大大降低了支护板的稳定性,易造成安全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旨在解决施工模板不易拆卸,重复利用率低的问题。>技术方案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支护板(1)和固定机构(12),其特征在于:/n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2)的一侧,所述固定机构(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地面(11);/n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柱A(3),所述导柱A(3)的内壁之间插接有导柱B(15),所述导柱B(1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4),所述导柱A(3)的另一端套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滑槽A(7),所述滑槽A(7)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1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包括支护板(1)和固定机构(12),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机构(12)的一侧,所述固定机构(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地面(11);
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导柱A(3),所述导柱A(3)的内壁之间插接有导柱B(15),所述导柱B(15)的表面套接有弹簧(4),所述导柱A(3)的另一端套接有滑块(5),所述滑块(5)的顶部开设有滑槽A(7),所述滑槽A(7)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铰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于地面(11)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A(3)的具体形状为“环”形结构,所述导柱A(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凹槽,且圆形凹槽的内壁之间插接有导柱B(15),所述导柱B(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固定板(2)的中轴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惠庭
申请(专利权)人:林惠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