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芳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8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倾斜设置在墙体上方的屋顶,屋顶的檐口下端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支撑托架、上游集水管、下游集水管、过滤网和排水管;所述支撑托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游集水管固定在支撑托架或者墙体上,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设置在下游集水管内侧壁或者墙体上,上游集水管的上方为外低内高的斜口形集水口,集水口密封设置有过滤网;下游集水管上开有与过滤网下沿对应的排杂口,所述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的下游经弯道与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克服现有设备中存在的了过滤网容易堵塞,清理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规的屋顶在遇到雨天时,雨水汇集在沟槽内并衍射沟槽分散下落的地面上,当降雨量过大时会呈线状下落,影响人们的出行,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在屋顶的下方设置有檐口,檐口是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平时见的建筑在顶部的带线脚并凸出来的水平部件就是檐口。檐沟是屋檐口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檐沟是盛接屋面的流下来的水。但是现有的檐口结构上存在缺陷,功能单一,施工麻烦,在使用时,为了防止外界灰尘杂质落到檐口内腔中集水槽,在集水槽的上方设置了过滤网,现有的过滤网一般为水平放置,长时间累积容易堵塞过滤网,降低檐口的排水效率,导致檐口积水,檐口积水时间过长会使墙体渗水,给人们带来了烦恼,因此需要定期的冲洗和清理过滤网,以保证其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设备中存在的了过滤网容易堵塞,需要定期冲洗和维护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倾斜设置在墙体上方的屋顶,屋顶的檐口下端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支撑托架、上游集水管、下游集水管、过滤网和排水管;所述支撑托架固定在墙面上,所述下游集水管固定在支撑托架上,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设置在下游集水管内侧壁或者墙体上,上游集水管的上方为外低内高的斜口形集水口,集水口密封设置有过滤网;下游集水管上开有与过滤网下沿对应的排杂口,排杂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的下游经弯道与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下游集水管的下游间隔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固定在墙面上,排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并与排水口连通,所述下游集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杂盖。进一步的,所述下游集水管与过滤网对应处设置有导流板,将从过滤网上冲下的杂质导流到下游集水管的槽底。进一步的,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在下游集水管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网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在上游集水管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进一步的,所述挡水板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板。进一步的,所述上游集水管的内侧高度为其外侧高度的两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对原有的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进行改造,在屋顶的底部设置有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在上游集水管内设置了倾斜向下的过滤网,雨水落到倾斜的过滤网后会向下冲刷过滤网将过滤网上的灰尘和杂质冲入下游集水管形成含有杂质和灰尘的下游水,且雨水落到过滤网上时会有部分雨水通过过滤网孔并落到上游集水管内形成干净的上游水,且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的下游和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上游水汇集并流入下游集水管,从下游集水管的上部对下游集水管进行冲洗,并经间隔布置在下游集水管的排水口排放到外部环境。本技术能够利用利用雨天的雨水下落到过滤网上的冲击力冲洗过滤网,防止过滤网发生拥堵,保证过滤网不会发生堵塞;且本技术能够充分利用雨水,雨水通过过滤网的网孔在上游集水管内形成干净的上游水,杂质不会进入上游集水管,固上游集水管内不会发生堵塞;且上游水能够从下游集水管的上端部对其进行冲刷,将下游集水管内的杂质汇集在下游集水管的下游,其中水经网罩从排水管流出,杂质汇集在下游集水管的最下端,并定期打开排杂盖进行清理,从而不用对长度较长的过滤网进行清理,减少了清理维护的劳动量,降低了清理难度。由此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方案独特,充分的利用了雨水,提出了一种免维护和清理的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使用方便,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克服现有设备中存在的了过滤网容易堵塞,需要定期冲洗和维护的问题,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极具实用性,使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的一大创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雨水流动方式示意图。图中的标号为:1为墙体,2为屋顶,3为支撑托架,4为上游集水管,5为下游集水管,6为沉头螺栓,7为排杂口,8为集水口,9为过滤网,10为挡水板,11为加固筋板,12为弯道,13为排水管,14为导流板,15为排杂盖,16为杂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旨在提供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针对现有的防水结构存在过滤网容易堵塞,造成防水结构积水的问题,本技术对现有的结构进行改进,具体内容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1和倾斜设置在墙体1上方的屋顶2,下雨时,雨水落到屋顶2的沟槽内并随着沟槽下落到地面,为了收集沟槽下落的雨水。在屋顶2的檐口下端设置有防水机构,通过防水机构能够收集雨水并通过排水管13排放到指定的地点。如图1所示,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支撑托架3、上游集水管4、下游集水管5、过滤网9和排水管13;所述支撑托架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托板和支撑托板的支撑架,支撑架呈三角形状,三角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确保其支撑程度,且支撑架为多点间隔布置在托板的底部,布置间距为1500mm,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游集水管5固定在墙体或者支撑托架上,所述托板位于下游集水管5的下部对下游集水管托举,以增强其牢固性,同时所述托板的外侧设置有外侧板,如图1所示,外侧板能够将下游集水管限制在外侧板和墙体之间。所述上游集水管4固定设置在下游集水管5内侧壁或者墙体上,上游集水管4的上方为外低内高的斜口形集水口8,集水口8密封设置有过滤网,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在下游集水管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滤网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固定在上游集水管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增加其水密封程度,减少在墙体上钻孔的个数。过滤网9位于屋顶的下方用于盛接屋顶下落的雨水,过滤网9倾斜设置,当有灰尘或者杂质落到过滤网上时,雨水能够对过滤网进行冲刷,保证过滤网的网孔畅通,降低了过滤网9堵塞概率,减少了人工进行清理的次数,使用方便。下游集水管5上开有与过滤网下沿对应的排杂口7,排杂口7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10,挡水板10能够增大防水机构盛接雨水的面积,防止雨水溅出;排杂口7与过滤网9下沿对应用于盛接过滤网上全部的杂质和部分的雨水。为了将下游集水管5内的雨水和杂质排出,所述上游集水管4和下游集水管5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5的下游经弯道与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下游集水管的下游间隔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固定在墙面上,排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并与排水口连通,所述下游集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杂盖15。当雨水落到过滤网9上时,其向下的冲击力会冲洗过滤网9,将过滤网9上的杂质冲刷干净并将其排放到下游集水管5内,同时有部分的雨水会透过过滤网9的网孔进入上游集水管4内,进而在上游集水管4内形成了过滤后的上游水,杂质和部分雨水被冲入下游集水管内,为了防止下游集水管5堵塞,将上游集水管4的下游与下游集水管5的上游连通,且上游集水管4和下游集水管5均倾斜向下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倾斜设置在墙体上方的屋顶,其特征在于:屋顶的檐口下端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支撑托架、上游集水管、下游集水管、过滤网和排水管;所述支撑托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游集水管固定在支撑托架或者墙体上,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设置在下游集水管内侧壁或者墙体上,上游集水管的上方为外低内高的斜口形集水口,集水口密封设置有过滤网;下游集水管上开有与过滤网下沿对应的排杂口,排杂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的下游经弯道与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下游集水管的下游间隔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固定在墙面上,排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并与排水口连通,所述下游集水管的末端设置有排杂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顶檐口防水结构,包括墙体和倾斜设置在墙体上方的屋顶,其特征在于:屋顶的檐口下端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支撑托架、上游集水管、下游集水管、过滤网和排水管;所述支撑托架固定在墙体上,所述下游集水管固定在支撑托架或者墙体上,所述上游集水管固定设置在下游集水管内侧壁或者墙体上,上游集水管的上方为外低内高的斜口形集水口,集水口密封设置有过滤网;下游集水管上开有与过滤网下沿对应的排杂口,排杂口的上方设置有挡水板,所述上游集水管和下游集水管均倾斜向下设置,且上游集水管的下游经弯道与下游集水管的上游连通;下游集水管的下游间隔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管固定在墙面上,排水管的进水口处设置有网罩并与排水口连通,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芳张雅琼王汉文常征邱莉
申请(专利权)人:陶芳张雅琼王汉文常征邱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