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属于隔震
技术介绍
强烈地震造成的灾害主要是由其水平地震波(水平震动)即水平加速度造成的,故人们规定,当水平加速度达0.1g时其地震烈度(破坏程度)为7°。要想消除地震灾害,就要设法消除地震水平加速度,与其与之对抗,不如将其隔除。目前,申请号为2018211093751的专利起到较好的隔震效果,达到保护上部结构的目的,但是其结构稍显复杂,成本稍高,并且其抗压能力和能够负载的载荷能力有限,需要进行改进,使其具有更好的隔震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该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结构简单,成本降低,抗压能力提高,并且可以满足不同载荷的需求。本技术所述的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由外到内依次设有与下盖板固定的下密封钢圈、与上盖板固定的撞击套管和放置在下盖板上方的摩擦材料套管,摩擦材料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3)和下盖板(13),上盖板(3)和下盖板(13)之间由外到内依次设有与下盖板(13)固定的下密封钢圈(15)、与上盖板(3)固定的撞击套管(18)和放置在下盖板(13)上方的摩擦材料套管(6),摩擦材料套管(6)内部由下到上依次设有摩擦材料(9)、下垫板(10)和晃动承压块(1),下密封钢圈(15)顶端与上盖板(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6),其特征在于:晃动承压块(1)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摩擦材料套管(6)底端设有收口环板(7),收口环板(7)由外到内呈从上到下倾斜设置,并且收口环板(7)压于摩擦材料(9)下部;下密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包括上盖板(3)和下盖板(13),上盖板(3)和下盖板(13)之间由外到内依次设有与下盖板(13)固定的下密封钢圈(15)、与上盖板(3)固定的撞击套管(18)和放置在下盖板(13)上方的摩擦材料套管(6),摩擦材料套管(6)内部由下到上依次设有摩擦材料(9)、下垫板(10)和晃动承压块(1),下密封钢圈(15)顶端与上盖板(3)之间设有密封垫圈(16),其特征在于:晃动承压块(1)的数量为1个或1个以上;摩擦材料套管(6)底端设有收口环板(7),收口环板(7)由外到内呈从上到下倾斜设置,并且收口环板(7)压于摩擦材料(9)下部;下密封钢圈(15)内的下盖板(13)上表面布有一层油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晃动承压块(1)组成的晃动芯体外周套有环状压紧弹簧(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撞击套管(18)底端设有凸起环(12),凸起环(12)位于撞击套管(18)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封闭晃撞即开式摩擦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寿仙,董秀娟,陆科,陆研,
申请(专利权)人:陆寿仙,董秀娟,陆科,陆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