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81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所述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包括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包括:隔离板;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两个静音空腔,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静音空腔位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多个第一吸音孔,所述第一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多个第二吸音孔,所述第二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隔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孔与所述第二吸音孔相连通;两个吸音毡,所述吸音毡安装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具有结构简单,吸音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噪声对环境的污染日益突出,而安静,便成为人们一种奢望。所以在装修行业,不管是家庭装修,还是工业装修,人们都会考虑隔音问题。尤其是娱乐休闲、酒店,现在市场上,也大量出现了隔音板,因样式、材料的不同也各自产生了不同的效果。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吸音板(授权公告号:CN203924387U)在一定程度上,此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但在使用时此专利技术只能起到一面吸音的效果,吸引的效果还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音效果好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包括: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包括:隔离板;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两个静音空腔,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静音空腔位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基板之间;多个第一吸音孔,所述第一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多个第二吸音孔,所述第二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隔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孔与所述第二吸音孔相连通;两个吸音毡,所述吸音毡安装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的四周均安装有保护板,所述隔离板、所述基板、所述静音空腔和所述吸音毡均与保护板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离板的材料为红杉木实木板材。优选的,所述基板为玻镁平板。优选的,所述,静音空腔为真空结构的亚克力板材。优选的,所述第二吸音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吸音孔直径,所述第一吸音孔和所述第二吸音孔一一对应设置。优选的,所述吸音毡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优选的,两个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相卡装,其中,一个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卡块,另一个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靠近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第二卡块,所述第二卡块与所述安装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与所述第二块卡块相卡装,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侧固定安装有半球体,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滑块和所述半球体均与所述凹槽相适配,所述半球体与所述第二卡块相接触,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块的顶侧呈弧形面。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凹槽的顶侧开设有同一个滑槽,所述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滑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滑轮组,所述滑轮组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装备好原材料,所述原材料包括:一个隔离板,两个基板,两个静音空腔,两个吸音毡;S2: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使用钻孔设备均匀开设多个第一吸音孔;S3: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侧使用钻孔设备均匀开设多个第二吸音孔,使第一吸音孔和所述第二吸音孔一一对应相连通;S4:将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固定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S5:将两个所述基板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静音空腔的两侧,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基板开设有所述第一吸音孔的一侧朝外;S6:将两个所述吸音毡分别安装在你所述两个基板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结构简单,吸音效果好,通过多层吸音设计,可逐渐将噪声慢慢消失掉,尤其适合于酒店环境的装修中,也适合噪音较为杂乱的娱乐休闲场所,在人们娱乐、用餐时有个良好的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二吸音孔在顶侧状态下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吸音孔在顶侧状态下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两个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组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101、隔离板,102、基板,103、静音空腔,104、第一吸音孔,105、第二吸音孔,106、吸音毡,107、保护板,2、安装板,201、安装槽,202、第一卡块,203、凹槽,204、滑块,205、半球体,206、弹簧,207、滑槽,208、滑轨,209、滑轮组,3、第二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包括: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1,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1包括:隔离板101;两个基板102,两个所述基板102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101的两侧;两个静音空腔103,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101的两侧,所述静音空腔103位于所述隔离板101和所述基板102之间;多个第一吸音孔104,所述第一吸音孔104开设在所述基板102远离所述隔离板101的一侧;多个第二吸音孔105,所述第二吸音孔105开设在所述基板102靠近所述隔离板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孔104与所述第二吸音孔105相连通;两个吸音毡106,所述吸音毡106安装在所述基板102远离所述隔离板101的一侧。所述隔离板101的材料为红杉木实木板材。所述基板102为玻镁平板。所述,静音空腔103为真空结构的亚克力板材。所述第二吸音孔105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吸音孔104直径,所述第一吸音孔104和所述第二吸音孔105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吸音毡106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装备好原材料,所述原材料包括:一个隔离板101,两个基板102,两个静音空腔103,两个吸音毡106;S2:在所述基板102的一侧使用钻孔设备均匀开设多个第一吸音孔104;S3:在所述基板102的另一侧使用钻孔设备均匀开设多个第二吸音孔105,使第一吸音孔104和所述第二吸音孔105一一对应相连通;S4:将两个所述静音空腔103固定在所述隔离板101的两侧;S5:将两个所述基板102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静音空腔103的两侧,需要注意的是,所述基板102开设有所述第一吸音孔104的一侧朝外;S6:将两个所述吸音毡106分别安装在你所述两个基板102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及其加工工艺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包括:/n隔离板;/n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n两个静音空腔,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静音空腔位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基板之间;/n多个第一吸音孔,所述第一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n多个第二吸音孔,所述第二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隔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孔与所述第二吸音孔相连通;/n两个吸音毡,所述吸音毡安装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包括:
隔离板;
两个基板,两个所述基板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
两个静音空腔,两个所述静音空腔分别安装在所述隔离板的两侧,所述静音空腔位于所述隔离板和所述基板之间;
多个第一吸音孔,所述第一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
多个第二吸音孔,所述第二吸音孔开设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隔离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吸音孔与所述第二吸音孔相连通;
两个吸音毡,所述吸音毡安装在所述基板远离所述隔离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吸音隔离板本体的四周均安装有保护板,所述隔离板、所述基板、所述静音空腔和所述吸音毡均与保护板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材料为红杉木实木板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玻镁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音空腔为真空结构的亚克力板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音孔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吸音孔直径,所述第一吸音孔和所述第二吸音孔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双面吸音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毡是用橡胶、高分子材料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种具有一定柔性的高密度卷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酒店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俊洪宗玮赵陵川韩军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德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