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专用挤出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79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POK专用挤出螺杆,进料段包括螺距相等的第一螺纹,挤料段包括第二螺纹,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与第一螺纹相等,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的螺距设为相等,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大于第一段螺距,保持溶料段第三螺纹小于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回压压力段第四螺纹大于第二螺纹后端螺距,第一、二、三、四螺纹外圆直径设为相等,第一螺纹的底径自前往后逐渐增加,第二螺纹的前端底径大于第一螺纹底径,第二螺纹前端至中端、逐渐增加,第二螺纹中端至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底径设为相等,第一、二、三螺纹螺棱宽度设为相等,第一螺纹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螺棱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保持进料畅通,不烧黑POK料,不卡死螺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OK专用挤出螺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挤出机的零部件,具体是指POK专用挤出螺杆。
技术介绍
POK塑料是由CO、乙烯、丙烯聚合而成的新型绿色聚合物材料,是高结晶性、结实的结晶结构,主要有耐水解、耐冲击性、耐磨损性、耐化学性、耐燃料性、气体阻隔性能,所以常常生产成棒材然后运用到各个行业使用。POK塑料棒材在现有的螺杆挤出机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原料经下料斗进入螺杆挤出机机筒,经加热融化后通过转动的螺杆进行挤出成型,而POK材料特性:易烧黑,长时间加热会碳化或烧成粉沬,溶料状态的P0K材料粘性很大,而现有的挤出螺杆牙深深浅,设计的不够合理,原料进入机筒内,此段牙深较浅,P0K材料粘性大,很容易堆积在机筒入料口端内产生大压力而在机筒内直接成型无法被挤出,便会卡死在套筒内进而卡死螺杆、扭断螺杆,一直卡在机筒内的部分P0K材料,由于长时间被加温,温度过高烧黑、碳化P0K材料,P0K材料损坏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持进料畅通,不烧黑POK料,不卡死螺杆的POK专用挤出螺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POK专用挤出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所述螺杆体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挤料段、保持溶料段及回压压力段,所述进料段包括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螺距相等,所述挤料段包括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与第一螺纹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设为相等螺距,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大于第一段螺距,所述保持溶料段包括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三螺纹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所述回压压力段包括第四螺纹,所述第四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四螺纹螺距大于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外圆直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的底径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的前端底径大于第一螺纹底径,所述第二螺纹前端至中端底径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中端至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后端底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螺棱宽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进料段的第一螺纹底径较小即螺纹槽较深,可保持进料畅通,不会因为螺纹槽较浅,堵塞了材料,导致持续加热温度过高烧POK材料、卡死螺杆体;进料段为挤料段输送物料的时候,随着螺纹槽越来越浅即底径越来越大,即慢慢增加阻力相当于过渡形式至挤料段,由挤料段进一步建立压力,压实和熔融物料,然后挤料段端在输送给保持溶料段,由于保持溶料段底径减少,螺纹槽较深便可将压实和熔融后的物料挤压轻松挤压至回压压力段出料,避免POK材料加温时间过长,所以第四螺纹螺距增加,大螺距作用可产生推出压力便于配合POK材料快速挤出成型,使POK材料棒材表面不被碳黑,保持溶料段及回压压力段的螺纹槽深度能在溶点温度状态下有效保持原料不烧黑,不产生碳化。作为改进,所述进料段前端直径设为26毫米,所述进料段后端直径设为31毫米,所述挤料段前段直径设为31毫米,所述挤料段中端直径设为35毫米。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螺纹螺距均设为35毫米,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均设为33毫米,所述第三螺纹螺距均设为28毫米,所述第四螺纹螺距均设为150毫米。作为改进,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螺棱宽度均设为5毫米,所述第四螺纹螺棱宽度均设为6毫米。作为改进,所述进料段A长度占比螺杆体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七,所述挤料段占比螺杆体的百分之二十七,所述保持溶料段占比螺杆体的百分之六点八,所述回压压力段占比螺杆体的百分之四十点五,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螺棱宽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POK专用挤出螺杆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螺杆头;2、螺杆体;3、第一螺纹;4、第二螺纹;5、第三螺纹;6、第四螺纹;A、进料段;B、挤料段;C、保持溶料段;D、回压压力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1,POK专用挤出螺杆,包括螺杆头1和螺杆体2,所述螺杆体2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A、挤料段B、保持溶料段C及回压压力段D,所述进料段A包括第一螺纹3,所述第一螺纹3螺距相等,所述挤料段B包括第二螺纹4,所述第二螺纹4第一段螺距与第一螺纹3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螺纹4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设为相等螺距,所述第二螺纹4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大于第一段螺距,所述保持溶料段C包括第三螺纹5,所述第三螺纹5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三螺纹5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4第一段螺距,所述回压压力段D包括第四螺纹6,所述第四螺纹6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四螺纹6螺距大于第二螺纹4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第三螺纹5和第四螺纹6外圆直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3的底径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4的前端底径大于第一螺纹3底径,所述第二螺纹4前端至中端底径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4中端至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后端底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第三螺纹5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3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6螺棱宽度。所述进料段A前端直径设为26毫米,所述进料段A后端直径设为31毫米,所述挤料段B前段直径设为31毫米,所述挤料段B中端直径设为35毫米。所述第一螺纹3螺距均设为35毫米,所述第二螺纹4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均设为33毫米,所述第三螺纹5螺距均设为28毫米,所述第四螺纹6螺距均设为150毫米。所述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第三螺纹5螺棱宽度均设为5毫米,所述第四螺纹6螺棱宽度均设为6毫米。所述进料段A长度占比螺杆体2的百分之二十五点七,所述挤料段B占比螺杆体2的百分之二十七,所述保持溶料段C占比螺杆体2的百分之六点八,所述回压压力段D占比螺杆体2的百分之四十点五,所述第一螺纹3、第二螺纹4、第三螺纹5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3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6螺棱宽度。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进料段A的第一螺纹3底径较小即螺纹槽较深,可保持进料畅通,不会因为螺纹槽较浅,堵塞了材料,导致持续加温温度过高烧POK材料、卡死螺杆体2;进料段A为挤料段B输送物料的时候,随着螺纹槽越来越浅即底径越来越大,即慢慢增加阻力相当于过渡形式至挤料段B,由挤料段B进一步建立压力,压实和熔融物料,然后挤料段B端在输送给保持溶料段C,由于保持溶料段C底径减少,螺纹槽较深便可将压实和熔融后的物料轻松挤压至回压压力段出料D,便于回压压力段D快速出料,避免POK材料加温时间过长,所以第四螺纹6螺距增加,大螺距作用可产生推出压力便于配合POK材料快速挤出成型,使POK材料棒材表面不被碳黑,保持溶料段C及回压压力段D的螺纹螺纹槽能在溶点温度状态下有效保持原料不烧黑,不产生碳化,本专利技术产品解决POK材料在溶料时易烧黑与碳化难题,卡死螺杆体2与防扭断螺杆体2难题,本专利技术产品的底径为螺纹杆2螺纹底部直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OK专用挤出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体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挤料段、保持溶料段及回压压力段,所述进料段包括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螺距相等,所述挤料段包括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与第一螺纹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设为相等螺距,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大于第一段螺距,所述保持溶料段包括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三螺纹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所述回压压力段包括第四螺纹,所述第四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四螺纹螺距大于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外圆直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的底径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的前端底径大于第一螺纹底径,所述第二螺纹自前端至往中端底径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中端至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后端底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螺棱宽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POK专用挤出螺杆,包括螺杆头和螺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体自前至后依次包括进料段、挤料段、保持溶料段及回压压力段,所述进料段包括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螺距相等,所述挤料段包括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与第一螺纹的螺距相等,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设为相等螺距,所述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大于第一段螺距,所述保持溶料段包括第三螺纹,所述第三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三螺纹螺距小于所述第二螺纹第一段螺距,所述回压压力段包括第四螺纹,所述第四螺纹螺距设为相等,所述第四螺纹螺距大于第二螺纹位于第一段螺距后端的螺距,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外圆直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的底径自前往后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的前端底径大于第一螺纹底径,所述第二螺纹自前端至往中端底径逐渐增加,所述第二螺纹中端至第三螺纹和第四螺纹后端底径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第二螺纹、第三螺纹螺棱宽度设为相等,所述第一螺纹螺棱宽度小于第四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百乐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