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713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所述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墩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上设置有锚固筋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筋的外伸方向和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螺接。本申请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缓解了现有技术中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时型钢耗费量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
技术介绍
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用于在墩柱上浇筑盖梁。盖梁结构大量的存在于桥梁中。高速公路工程的桥梁具有墩柱高,盖梁体积大、数量多、墩间净距大、悬臂端长、要保证盖梁以下净空等特点。针对上述大体积、高墩、施工空间狭小的盖梁,目前常采用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为型钢贝雷托架平台。上述型钢贝雷托架主要包括托架和贝雷架,托架和贝雷架使用型钢材料制成。托架与桥梁的墩柱焊接,贝雷架搭建在托架上,贝雷架上搭建盖梁钢模板,在盖梁钢模板内现场浇筑盖梁。盖梁成型前需要在现场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上,盖梁成型后,上述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将被拆除。目前,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时,托架与墩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在拆除托架时从墩柱上直接将托架切割下来。由于墩柱上切割下来的托架的整体结构已经被破坏,不能再作为托架再次使用,因此目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一套型钢托架只能满足一个盖梁使用。因此目前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存在托架的使用频率过低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用于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托架制作时间长,制作托架的型钢耗费量大的问题。进而导致盖梁的施工存在施工时间长、人工需求量大的问题。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在盖梁的施工中能够节约型钢材料、施工时间以及作业人工的数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时型钢耗费量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墩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上设置有锚固筋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筋的外伸方向和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螺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墩柱之间还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墩柱,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架螺接,另一端与所述墩柱螺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托架抵接,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插装并固定在所述墩柱内。进一步的,在所述墩柱的盖梁横桥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的下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对称布置;通过一根拉杆将两侧的所述第二预埋件和中间的墩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墩柱的每侧至少布置两个所述第一托架,两两所述第一托架在盖梁纵桥向上并排布置,相邻所述第一托架之间通过至少一个斜撑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预埋件与所述第一托架之间设置有型钢。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连接在所述盖梁纵桥向,所述第二托架通过所述第一预埋件与所述墩柱连接。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托架上布设主分配梁,所述主分配梁的上侧与所述第二托架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所述主分配梁上设置多片贝雷架;所述贝雷架上侧设置有次分配梁,所述次分配梁和所述主分配梁的布置方向一致。进一步的,两两所述墩柱之间设置至少六片贝雷架,所述墩柱的另一侧设置至少四片贝雷架。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网,所述安全网悬挂在所述贝雷架下侧。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墩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件;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上设置有锚固筋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筋的外伸方向和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螺接。本技术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用于支撑盖梁钢模板,盖梁钢模板用于浇筑盖梁,浇筑好的盖梁与墩柱共同构成桥梁的支撑结构,故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搭建在桥墩上。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第一托架通过第一预埋件与墩柱的侧壁连接。第一预埋件的结构为包括板面,板面用于与墩柱侧壁贴合。板面可以为平板或者带有弧面的板,根据墩柱截面的形状以及尺寸确定。第一预埋件的一侧有锚固筋,用于将第一预埋件与墩柱侧壁锚固连接。第一预埋件的另一侧连接螺栓,第一预埋件与墩柱锚固连接后,连接螺栓从墩柱的侧壁探出,使用螺母将第一托架与连接螺栓螺接。施工时,现将第一预埋件锚固在墩柱上,然后将第一托架螺接在第一预埋件上。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上的第一托架与墩柱通过第一预埋件连接。与其他方式相比,施工前将第一预埋件与墩柱锚固比直接将托架与墩柱锚固的制作时间更短。盖梁浇筑完毕后将托架从第一预埋件上通过螺栓拆除,与将托架从墩柱上切割下来相比,首先托架可以重复利用,其次施工时间以及作业人工的数量都更少。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所述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有益效果是:托架可以重复利用,在盖梁的施工中能够节约了型钢材料、施工时间以及作业人工的数量。基于此,本技术较之原有技术,搭建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中能够大幅减少型钢的使用量,能够使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上的托架在多个盖梁的施工中反复使用,并且搭建平台以及拆除平台的制作时间都更短,进而导致盖梁的制作工期缩短,此外对施工工人的需求量也相应减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正面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Ⅰ-Ⅰ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的Ⅱ-Ⅱ剖面图;图4为第一托架与墩柱连接的结构图,图中未示出墩柱;图5为图4中A-A剖面图;图6为第一预埋件的主视图;图7为第一预埋件的锚固筋的一种结构。标记:10-墩柱;20-第一托架;30-第一预埋件;31-板面;32-锚固筋;33-连接螺栓;40-拉杆;50-第二预埋件;51-固定桩;60-斜撑;70-型钢;80-第二托架;90-主分配梁;100-贝雷架;110-次分配梁;120-安全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墩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件;/n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上设置有锚固筋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筋的外伸方向和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伸方向相反;/n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和墩柱之间设置有第一预埋件;
所述第一预埋件包括板面,所述板面上设置有锚固筋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筋的外伸方向和所述连接螺栓的外伸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托架与所述连接螺栓通过螺母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墩柱之间还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贯穿所述第一托架和所述墩柱,所述拉杆一端与所述第一托架螺接,另一端与所述墩柱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托架抵接,所述第二预埋件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插装并固定在所述墩柱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墩柱的盖梁横桥向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的下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对称布置;
通过一根拉杆将两侧的所述第二预埋件和中间的墩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周转节约型盖梁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博文王巍伟唐勇蒋荣肖槐平马玉东李学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