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64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气浮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气浮机,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气浮头和搅拌轴,且依次排列,搅拌轴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搅拌轴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顶块端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复位件,固定套套接搅拌轴,且固定套与搅拌轴之间具有容纳空间,固定套位于顶块上方,且固定套通过固定杆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固定套上设有容纳搅拌杆移动的通孔,搅拌杆端部具有弯折端,且弯折端与固定套之间安装有复位件。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搅拌效率,进而保证过滤效果和过滤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浮机
本技术涉及气浮机
,尤其涉及一种气浮机。
技术介绍
气浮机是溶气系统在水中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使空气以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形式附着在悬浮物颗粒上,造成密度小于水的状态,利用浮力原理使其浮在水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水处理设备。气浮机分为超效浅层气浮机,涡凹气浮机,平流式气浮机。目前在给水、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都有应用。气浮机优点在于它固-液分离设备具有投资少、占地面极小、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管理方便等特点。在利用气浮机进行污水处理时,一般需要再起内部添加一搅拌装置,便于实现固液的有效分离,提高分离效率。申请号CN201720590958.X的文件公开了一种气浮机,其在内部设置一气浮头,利用气浮头对气浮机主体内的混合液体进行搅拌,提高分离过滤效率,利用该气浮头对液体进行搅拌时,由于其单纯的采用搅拌桨搅拌,搅拌效率低,从而在最终分离过滤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机,其可以提高搅拌效率,进而保证过滤效果和过滤质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气浮机,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气浮头和搅拌轴,且依次排列,所述搅拌轴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所述搅拌轴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端面呈弧形设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复位件,所述固定套套接搅拌轴,且所述固定套与搅拌轴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位于顶块上方,且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杆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容纳搅拌杆移动的通孔,所述搅拌杆端部具有弯折端,且所述弯折端与固定套之间安装有复位件。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顶块数量设有三个,且所述顶块包括弧形段和直边段,且所述直边段垂直弧形段端部。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搅拌杆弯折端抵接搅拌轴表面,且所述搅拌杆弯折端设有与弧形段相匹配的弧形槽。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复位件为弹簧,且所述弹簧高度为顶块高度的三分之二。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条,且所述搅拌条材质为橡胶。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动力件为电机,且所述气浮头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气浮机主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管、动态混合器、溶气混合器和空气入管。根据本技术的气浮机,所述搅拌杆弯折端呈倒T型设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浮机,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气浮头和搅拌轴,且依次排列,所述搅拌轴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所述搅拌轴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端面呈弧形设置,利用弧形端面来实现对搅拌杆的有效顶动,进而实现对气浮机本体内的液体进行有效搅动,提高搅拌效率;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复位件,所述固定套套接搅拌轴,且所述固定套与搅拌轴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位于顶块上方,且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杆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容纳搅拌杆移动的通孔,所述搅拌杆端部具有弯折端,且所述弯折端与固定套之间安装有复位件,利用固定套对搅拌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能够在顶块的顶动下实现有效升降,进而实现对液体的有效搅拌,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搅拌杆的有效移动伸缩,进而实现对气浮机主体内的液体的有效搅拌,提高搅拌效率,进而实现有效过滤,提高过滤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搅拌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顶块与搅拌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移动装置的剖视图;在图中,1-动力件,2-气浮头,3-搅拌轴,31-顶块,41-固定套,42-搅拌杆,43-复位件,5-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浮机,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1、气浮头2和搅拌轴3,且依次排列,所述搅拌轴3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所述搅拌轴3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31,所述顶块31端面呈弧形设置,利用弧形端面来实现对搅拌杆42的有效顶动,进而实现对气浮机本体内的液体进行有效搅动,提高搅拌效率;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41、搅拌杆42和复位件43,所述固定套41套接搅拌轴3,且所述固定套41与搅拌轴3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41位于顶块31上方,且所述固定套41通过固定杆5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所述固定套41上设有容纳搅拌杆42移动的通孔,所述搅拌杆42端部具有弯折端,且所述弯折端与固定套41之间安装有复位件43,利用固定套41对搅拌杆42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其能够在顶块31的顶动下实现有效升降,进而实现对液体的有效搅拌,提高过滤效率和过滤质量。优选的是,如图2~3所示,本技术的顶块31数量设有三个,且所述顶块31包括弧形段和直边段,且所述直边段垂直弧形段端部,利用弧形段对搅拌杆42端部进行顶动,同时在旋转过后,搅拌杆42能够从直边段处掉落抵接搅拌轴3,从而使搅拌杆42实现有效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实现对气浮机主体内部液体的有效搅拌。另外,本技术的搅拌杆42弯折端抵接搅拌轴3表面,且所述搅拌杆42弯折端设有与弧形段相匹配的弧形槽,通过搅拌杆42端部的弧形槽设置,使其与顶块31弧形段相匹配,进而降低两者之间的相互碰撞摩擦,延长其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复位件43为弹簧,且所述弹簧高度为顶块31高度的三分之二,通过具有该高度的弹簧,对搅拌杆42的位置进行有效复位,同时能够使搅拌杆42弯折端正好抵接搅拌轴3,不会出现搅拌杆42移动过大损坏搅拌轴的现象发生。更好的,本技术的搅拌杆42上设有若干个搅拌条,且所述搅拌条材质为橡胶,利用搅拌条增强搅拌面积,进而实现有效搅拌,提高搅拌效率。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气浮机主体上设有原水进水管、动态混合器、溶气混合器和空气入管,该结构特征与申请号为CN201720590958.X的文件所公开的结构和原理一致,具体区别点在于本申请中采用在搅拌轴3上套接一移动装置,从而增强搅拌效率,在此对于气浮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他结构不再详细描述。在利用移动装置对气浮机主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时,通过动力件1为搅拌轴3提供旋转动力,带动搅拌轴3实现旋转。所述动力件1为电机,且所述气浮头2固定连接电机输出端,利用电机带动气浮头及连接气浮头的搅拌轴3实现旋转,在此过程中,电机可采用无线遥控,该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动力件1的旋转带动位于搅拌轴3上的顶块31实现旋转,该处顶块31倾斜端的倾斜角度与搅拌轴3的旋转方向一致,顶块31在搅拌轴3的带动下实现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对搅拌杆42实现顶动,进而在多个顶块31的作用下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气浮头和搅拌轴,且依次排列,所述搅拌轴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所述搅拌轴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端面呈弧形设置;/n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复位件,所述固定套套接搅拌轴,且所述固定套与搅拌轴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位于顶块上方,且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杆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容纳搅拌杆移动的通孔,所述搅拌杆端部具有弯折端,且所述弯折端与固定套之间安装有复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浮机主体和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动力件、气浮头和搅拌轴,且依次排列,所述搅拌轴上套接有移动装置,且所述搅拌轴上环设有若干个顶块,所述顶块端面呈弧形设置;
所述移动装置包括固定套、搅拌杆和复位件,所述固定套套接搅拌轴,且所述固定套与搅拌轴之间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固定套位于顶块上方,且所述固定套通过固定杆连接气浮机主体内侧,所述固定套上设有容纳搅拌杆移动的通孔,所述搅拌杆端部具有弯折端,且所述弯折端与固定套之间安装有复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块数量设有三个,且所述顶块包括弧形段和直边段,且所述直边段垂直弧形段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浮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金收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恒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