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5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端和上表面右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左侧两组支撑板之间和右侧两侧支撑板之间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板,两组升降框板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轴承座,两组轴承座之间转动连接卷绕轴,卷绕轴贯穿左侧轴承座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直角摇杆,四组支撑板远离底座中心处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一螺柱段销,升降框板远离底座中心处的一侧的前后两端均插接有第二螺柱段销,左侧两组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对称固接有限位框块,两组限位框块的左侧均螺接有限位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截取下来的细型电缆进行良好的卷取,减少打结缠绕的可能,方便作业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
技术介绍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缆线,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电线电缆行业是中国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行业,产品品种满足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超过90%,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电线电缆总产值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电线电缆生产国。伴随着中国电线电缆行业高速发展,新增企业数量不断上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目前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作业人员需要一小部分细型电缆时,会从大捆卷状态的电缆上截取需要使用的用量,由于截取下来的细型电缆没有较好的卷取装置,作业人员通常情况下选择进行简单的捆扎,而捆扎在一起的细型电缆之间容易打结缠绕,不利于作业人员的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便于对截取下来的细型电缆进行良好的卷取,减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端和上表面右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2),左侧两组所述支撑板(2)之间和右侧两侧所述支撑板(2)之间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板(3),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轴承座(4),两组所述轴承座(4)的前后两侧壁均固接有座滑块(5),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内腔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座滑块(5)相配合的座滑槽(6),两组所述轴承座(4)之间转动连接卷绕轴(7),且卷绕轴(7)的左端贯穿左侧轴承座(4)的左侧壁,所述卷绕轴(7)贯穿左侧轴承座(4)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直角摇杆(8),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生产用卷取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左侧前后两端和上表面右侧前后两端均固接有支撑板(2),左侧两组所述支撑板(2)之间和右侧两侧所述支撑板(2)之间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框板(3),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内腔均滑动连接有轴承座(4),两组所述轴承座(4)的前后两侧壁均固接有座滑块(5),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内腔前后两侧壁均开设有与座滑块(5)相配合的座滑槽(6),两组所述轴承座(4)之间转动连接卷绕轴(7),且卷绕轴(7)的左端贯穿左侧轴承座(4)的左侧壁,所述卷绕轴(7)贯穿左侧轴承座(4)左侧壁的一端固接有直角摇杆(8),两组所述升降框板(3)的前后两侧壁的下表面均固接有导向棱块(9),四组所述支撑板(2)贴近卷绕轴(7)的一侧均开设有与导向棱块(9)相配合的导向槽(10),且导向槽(10)的内腔下表面贯穿支撑板(2)的下表面,四组所述支撑板(2)远离底座(1)中心处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一螺柱段销(11),且第一螺柱段销(11)贴近导向槽(10)的一端与导向棱块(9)相螺接,所述升降框板(3)远离底座(1)中心处的一侧的前后两端均插接有第二螺柱段销(12),且第二螺柱段销(12)贴近座滑槽(6)的一端与座滑块(5)相螺接;
左侧两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献良邹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南洋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