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508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纱筒与伸缩组件均置于组合架的侧面,且纱筒位于伸缩组件的正上方,伸缩组件中上、下滑轮的凹面形成的导线缝隙使得纱筒上环绕的纱线能够以较小的摩擦力穿过,两侧的支撑臂分别固定于伸缩杆,上、下滑轮固定于两侧的支撑臂间,导线缝隙的位置随伸缩杆可调;电机固定于框体支架的一侧,电机通过皮带带动驱动轮旋转,由此将贴设于驱动轮底部的纱线进一步输送至驱动轮上方的导向轮,导向轮的角度可调,使纱线的输送角度不至于太大而过于紧绷,穿过导向轮上部的纱线进一步穿过穿线孔与纺织机相连。此装置有效避免了纺织生产过程中纱线易缠绕和输送过程中纱线紧绷易断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地为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生产中,需要运输纱线,纱筒和纱线的传输路线多为上下左右并排布置,由此来节省场地的空间,这就导致了纱线与纱线之间的距离很近,而且由于纱线自身的长度及细度特殊,或因纱线的抖动,或因环境中气流的变化,很容易导致相邻的纱线缠绕在一起,一旦发生纱线缠绕在一起的状况,需要停机清理并重新连接纱线,极大降低生产的效率。现有设计中,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常采用阻挡装置来避免纱线的缠绕,但此种设置使得纱线和装置的摩擦增大,可能造成纱线磨损断裂的新状况,亦会对生产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用以解决纺织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纱线相互缠绕的现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供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供线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可拼接的组合架,所述组合架包括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伸缩组件均固定于所述组合架靠近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竖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框体、电机、驱动轮和穿线孔,所述框体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组合架相对设置,所述框体面向所述组合架的一侧延伸形成带开口的支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轮通过从动轴置于所述支架的开口内,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开口两侧,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旋转,所述穿线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顶部。r>优选地,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支撑臂和滑轮,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所述组合架,所述支撑臂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两侧,所述滑轮包括上滑轮和下滑轮,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动轴固定于所述支撑臂之间,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的转动面均为内凹面,所述上滑轮的转动面贴设于所述下滑轮的转动面并形成导线缝隙,所述导线缝隙正对所述驱动轮,所述伸缩杆用于调整所述导线缝隙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固定连接于所述框体并位于所述驱动轮的上方,所述导向轮的角度可调。优选地,所述传动带为皮带。优选地,所述驱动轮的转动面呈内凹状,所述驱动轮的底部内凹面与所述导线缝隙位于同一水平面。优选地,所述导向轮的转动面呈内凹状,所述导向轮的内凹面与所述驱动轮的内凹面和所述穿线孔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组合架和框架的拼接组装,使得固定于组合架上的伸缩杆的导线缝隙并排分布,纱线依次穿过导线缝隙、驱动轮的底部、导向轮的上部和穿线孔,避免了纱线与纱线之间可能出现的相互缠绕的状况;同时,导线缝隙、驱动轮转动面和导向轮转动面的凹面设置,使得纱线在输送过程中的摩擦力较小,不至于紧绷断裂。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供线单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驱动单元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如图1所示,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供线单元1和驱动单元4,供线单元1包括至少两个可拼接的组合架11,组合架11包括支撑杆12和伸缩组件13,支撑杆12和伸缩组件13均固定于组合架11靠近驱动单元4的一侧,伸缩组件13与支撑杆12竖向间隔设置,使用时,纱筒2套设于支撑杆12的外表面,纱筒2的外表环绕有纱线3,纱线3与驱动单元4连接,以将纱筒2上的纱线3经由驱动单元4输送至纺织机,进行纺织生产;优选地,伸缩组件13安装固定于组合架11的右侧表面,并位于纱筒2的正下方,伸缩组件13的伸出部分长度可调,以调整纱线3的送出位置。驱动单元4置于送线单元1的右侧,驱动单元4包括框体41、滚动部件42、导向轮43和穿线孔44,框体41为多个且分别与组合架11相对设置,框体41与组合架11一一对应,框体41的左侧面延伸形成带开口的支架,滚动部件42滚动连接于支架的开口内,滚动部件42对输送中的纱线3提供一助力,框体41的左侧面上部还连接有导向轮43,导向轮43的角度可调,框体41的顶部安装有穿线孔44,使用时,纱线3依次穿过滚动部件42的底部、导向轮43的左侧外表面和穿线孔44,确保将纱线3平稳地输送至纺织机,以进行生产。为了更好地对供线单元进行阐述说明,请继续参阅图2。纱筒2套接在支撑杆12的外表面,支撑杆12固定于组合架11的侧面,纱筒2外表面环绕有纱线3,组合架11的侧面还固定安装有伸缩组件13,伸缩组件13包括滑轮131、支撑臂132和伸缩杆135,支撑臂132分别固定在伸缩杆135的两侧边,滑轮131包括上、下两个滚轮,滑轮131的上、下滚轮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滚动轴134固定于支撑臂132的中间位置,滚动轴13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左、右两侧的支撑臂132上,上滚轮和下滚轮的接触面为内凹面,上滚轮的底部贴设于下滚轮的上部,上滚轮和下滚轮的接触部分形成导线缝隙133,纱线3可穿过导线缝隙133。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可拼接的组合架11并排分布,由此实现多条纱线的同时输送,伸缩杆135的伸缩设置,便于调节纱线3的出线长度和导线缝隙133的位置,在伸缩杆135和导线缝隙133的共同作用下,使输送中的纱线3所受摩擦达到最小。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说明此装置中的驱动单元,请继续参阅图3。驱动单元4包括滚动部件42、导向轮43、穿线孔44和框体41,滚动部件42包括从动轴421、电机423和驱动轮424,框体41的一侧面延伸形成带开口的支架,电机423固定在支架的一侧,从动轴421转动连接于支架的开口两侧,电机423的驱动轴422通过传动带与从动轴421连接,传动带优选皮带,驱动轮424驱动连接在从动轴421上,驱动轮424的转动表面呈内凹状,以便纱线3贴设驱动轮424的转动表面,驱动轴422的转动带动从动轴421的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424的转动。导向轮43通过导向杆固定在框体41上,导向轮43置于驱动轮424的正上方,导向轮43的转动面呈内凹状;穿线孔44安装于框体41的顶部,穿线孔44与导向轮43的转动内凹面、驱动轮424的转动内凹面在同一竖直平面,纱线3依次穿过驱动轮424的底部、导向轮43的上部和穿线孔44,以确保纱线3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供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供线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可拼接的组合架,所述组合架包括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伸缩组件均固定于所述组合架靠近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竖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框体、电机、驱动轮和穿线孔,所述框体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组合架相对设置,所述框体面向所述组合架的一侧延伸形成带开口的支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轮通过从动轴置于所述支架的开口内,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开口两侧,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旋转,所述穿线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供线单元和驱动单元,所述供线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可拼接的组合架,所述组合架包括支撑杆和伸缩组件,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伸缩组件均固定于所述组合架靠近所述驱动单元的一侧,所述伸缩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竖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框体、电机、驱动轮和穿线孔,所述框体为多个且分别与所述组合架相对设置,所述框体面向所述组合架的一侧延伸形成带开口的支架,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支架的一侧,所述驱动轮通过从动轴置于所述支架的开口内,所述从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开口两侧,所述电机与所述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旋转,所述穿线孔固定安装于所述框体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用防纺织线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支撑臂和滑轮,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所述组合架,所述支撑臂固定于所述伸缩杆的两侧,所述滑轮包括上滑轮和下滑轮,所述上滑轮和所述下滑轮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红罗庆霞王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妙虎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