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小红专利>正文

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38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其内部下方设有安装平台,其内部底端设有充气垫,其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动片,安装平台平行于壳体的内部底端,其顶端上滑动连接内箱体,充气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端上,且充气垫的数量若干,其顶侧均与安装平台的底端紧密贴合,有益效果为:本实用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箱体,同时,将光电设备本体放置在内箱体中,内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撞垫,相比传统技术,本实用在壳体受到外力撞击时,光电设备本体仍紧紧包裹在内箱体内部,不会与其它物体表面接触,进一步保护了光电设备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
本技术涉及光电设备
,具体为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光电设备包括投影仪、打印机、扫描仪等,其内部结构复杂,且壳体易碎,尤其是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受到外力的撞击,将很难进行修复,因此,现有的光电设备在运输过程中都会设置多层防撞机构,用于保护设备本体。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8397190U的专利公开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该设备在壳体的内部上下左右侧面上均设置有弹性机构,用于保护光电设备,但是该装置也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例如:该装置结构过于复杂,零件数量繁多,壳体内部开设有众多的槽状结构,且槽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和杆体,相对而言,安装很麻烦,也不利于批量生产;再例如,该装置内光电设备放置在置物板上,当壳体受到外力撞击或产生晃动时,那么光电设备将在置物板、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上滑动,这些板状结构将与光电设备的表面发生刮蹭,容易损坏光电设备的外观,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其内部下方设有安装平台(2),其内部底端设有充气垫(3),其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动片(6),所述安装平台(2)平行于壳体(1)的内部底端,其顶端上滑动连接内箱体(4),所述充气垫(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上,且充气垫(3)的数量若干,其顶侧均与安装平台(2)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内箱体(4)的内部设有光电设备本体(5),其顶端一侧胶接设有盖体,所述推动片(6)分别位于内箱体(4)的外部两侧,且推动片(6)的内侧面均贴合设置在内箱体(4)的外侧上,推动片(6)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弹性柱(7),所述弹性柱(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中空结构,其内部下方设有安装平台(2),其内部底端设有充气垫(3),其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推动片(6),所述安装平台(2)平行于壳体(1)的内部底端,其顶端上滑动连接内箱体(4),所述充气垫(3)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底端上,且充气垫(3)的数量若干,其顶侧均与安装平台(2)的底端紧密贴合,所述内箱体(4)的内部设有光电设备本体(5),其顶端一侧胶接设有盖体,所述推动片(6)分别位于内箱体(4)的外部两侧,且推动片(6)的内侧面均贴合设置在内箱体(4)的外侧上,推动片(6)的外侧面上均设有弹性柱(7),所述弹性柱(7)的内外两端分别和推动片(6)以及壳体(1)的内壁胶接固定,所述壳体(1)的顶部内侧焊接设有固定环(12),壳体(1)的顶端设有顶盖(11),所述顶盖(11)螺栓连接在固定环(12)的上方,且顶盖(11)的底端均匀设置有鼓包条(13),顶盖(11)的顶端中央焊接设有把手(14),所述鼓包条(13)的数量不低于四块,且鼓包条(13)的底侧均贴合在内箱体(4)的顶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设备用防撞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严小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