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240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其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假山石,安装底座上端面以及相邻假山石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上端面固定有安装板,各安装板上端面固定有圆柱凸起,圆柱凸起外周面绕圆柱凸起外周面方向开有第一环形槽,假山石下端面开有与相邻圆柱凸起插接配合的圆槽,圆槽内侧壁沿环绕圆槽内周面方向开有第二环形槽,当圆柱凸起与圆槽底壁抵接时,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开口正对设置,第一环形槽内分别设置有环绕相邻第一环形槽设置且限制相邻假山石相互脱离的单向锁止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假山石发生侧翻或滑移概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
本技术涉及假山建筑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假山广泛运用在公园、风景区、广场等地,建造假山所用的假山石经过能工巧匠的层叠堆置和精心排布使得假山形状优美,并为周围环境增添自然生趣,现有的假山长通过多个假山石堆叠而成,工匠为了让凸显假山不规则的自然美,常采取相错层叠的方式来布置假山石的位置,为了实现假山的稳固,工匠常采用水泥砂浆加固相邻假山石的连接性,从而在不影响假山石美观的前提下提高了相邻假山石之间的稳固性。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假山石属于室外的景观,水泥砂浆在常年的风吹日晒中容易发生脱落,使得相邻之间的假山石连接性降低,存在假山石受外力因素发生侧翻或滑移的问题,因此仍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具有降低假山石发生侧翻或滑移的概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假山石,所述安装底座上端面以及相邻所述假山石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上端面固定有安装板,各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固定有圆柱凸起,所述圆柱凸起外周面绕所述圆柱凸起外周面方向开有第一环形槽,所述假山石下端面开有与相邻所述圆柱凸起插接配合的圆槽,所述圆槽内侧壁沿环绕圆槽内周面方向开有第二环形槽,当所述圆柱凸起与圆槽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开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内分别设置有环绕相邻第一环形槽设置的单向锁止件;当相邻假山石相互靠近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收缩至第一环形槽内,当第一环形槽移动至与第二环形槽正对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扩张至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相邻假山石之间的圆柱凸起与圆槽的插接配合,当相邻假山石中位于上方的假山石有发生侧翻趋势时,位于下方的圆柱凸起为上方的假山石提供预紧力,进而降低位于上方的假山石侧翻或滑移的概率,同时圆柱凸起外周面以及圆槽内周面分别开设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同时在第一环形槽内设置单向锁止件,使得当相邻假山石相互靠近时,所述单向锁止件可收缩至第一环形槽内,实现了单向锁止件的单向通过的功能,当第一环形槽移动至与第二环形槽正对时,单向锁止件扩张至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进而减少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相互错位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单向锁止件单向锁止的功能,进一步减少相邻假山石相互脱离的情况,进一步降低假山石发生侧翻或滑移的概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单向锁止件包括圆弧卡圈,所述圆弧卡圈背离第一环形槽底壁的一侧凸出第一环形槽外设置,所述圆弧卡圈背离第一环形槽底壁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位于上方的假山石的圆槽沿下方的假山石的圆柱凸起轴线向下移动时,圆槽远离圆槽底壁的侧壁边缘挤压圆弧卡圈倾斜面,使得圆弧卡圈受到朝向第一环形槽底壁方向的分力,从而便于圆弧卡圈的向内收缩,当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正对时,第二圆弧卡圈复位并伸入第二环形槽内,同时圆弧卡圈与上端面与下端面均横跨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之间,从而为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相互脱离而提供预紧力,有利于实现圆弧卡圈的锁止功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环形槽侧壁之间设置有贯穿圆弧卡圈中部的固定杆,所述圆弧卡圈与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固定杆固定圆弧卡圈,进而减少圆弧卡圈脱离第一环形槽的情况,有利于减少在叠置假山石过程圆柱凸起滑入圆槽时被圆弧卡圈卡住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假山石下端面开有与圆槽连通且可容纳安装板的收纳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在叠置假山石时将安装板收纳入收纳槽内,进而减少安装板阻碍圆槽底壁与圆柱凸起上端面抵接的情况,从而使得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正常正对,有利于圆弧卡圈顺利卡入第二环形槽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圆槽内侧壁靠近收纳槽的一侧呈45°倒角设置,圆弧卡圈背离第一环形槽底壁的一侧呈45°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圆柱凸起滑入圆槽的过程中增大圆槽侧壁与圆弧卡圈背离第一环形槽底壁的一侧的接触面积,同时将倒角角度以及圆弧卡圈倾斜面角度设置为45度,从而使得垂直于圆弧卡圈倾斜面的挤压力分成竖直方向的分力以及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从而利于圆弧卡圈收缩回第一环形槽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板沿安装板厚度方向贯穿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底座上端面以及相邻所述假山石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上端面分别开有若干个分别与所述安装孔正对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安装孔与固定孔之间插设有膨胀螺栓,所述假山石与安装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膨胀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板与假山石,进而提高安装板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孔沿环绕圆柱凸起外周面方向等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可将膨胀螺栓均匀固定在安装板与假山石之间,使得安装板受力均匀,减少在假山石发生侧翻时因安装板收到的锁紧力不均匀而使安装板脱离假山石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假山石之间的空隙通过细石混凝土填充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叠置的假山石之间存在空隙,进而通过在相邻假山石之间填充细石混凝土,由于细石混凝土相较于水泥砂浆,细石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承载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相邻假山石之间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相邻假山石的圆槽与圆柱凸起的插接配合,通过圆柱凸起为圆槽侧壁提供预紧力,从而减少位于上方的假山石发生侧翻的情况,同时通过单向锁止件的设置,进而限制圆柱凸起滑出圆槽,进从而减少相邻假山石相互脱离的情况,有利于降低假山石发生侧翻概率;2.通过在相邻假山石之间填充混凝土,进一步提高假山石之间的连接性,进一步降低假山石发生侧翻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中圆柱凸起与圆弧卡圈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安装底座;2、假山石;21、圆槽;211、第二环形槽;22、收纳槽;23、固定孔;3、安装板;31、安装孔;4、圆柱凸起;41、第一环形槽;42、固定杆;5、膨胀螺栓;6、圆弧卡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假山石2连接固定装置,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安装底座1,安装底座1通过紧固螺栓紧固在地面上。安装底座1上端面放置有若干块层叠相错设置的假山石2。如图2和图3所示,安装底座1上端面以及相邻假山石2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2的上端面均固定有安装板3,安装板3呈圆饼状,安装板3沿安装板3厚度方向贯穿有四个安装孔31,安装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假山石(2),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面以及相邻所述假山石(2)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2)上端面固定有安装板(3),各所述安装板(3)上端面固定有圆柱凸起(4),所述圆柱凸起(4)外周面绕所述圆柱凸起(4)外周面方向开有第一环形槽(41),所述假山石(2)下端面开有与相邻所述圆柱凸起(4)插接配合的圆槽(21),所述圆槽(21)内侧壁沿环绕圆槽(21)内周面方向开有第二环形槽(211),当所述圆柱凸起(4)与圆槽(21)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一环形槽(41)与第二环形槽(211)开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41)内分别设置有环绕相邻第一环形槽(41)设置的单向锁止件;当相邻假山石(2)相互靠近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收缩至第一环形槽(41)内,当第一环形槽(41)移动至与第二环形槽(211)正对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扩张至第一环形槽(41)与第二环形槽(21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层叠设置的假山石(2),其特征是:所述安装底座(1)上端面以及相邻所述假山石(2)之间位于下方的假山石(2)上端面固定有安装板(3),各所述安装板(3)上端面固定有圆柱凸起(4),所述圆柱凸起(4)外周面绕所述圆柱凸起(4)外周面方向开有第一环形槽(41),所述假山石(2)下端面开有与相邻所述圆柱凸起(4)插接配合的圆槽(21),所述圆槽(21)内侧壁沿环绕圆槽(21)内周面方向开有第二环形槽(211),当所述圆柱凸起(4)与圆槽(21)底壁抵接时,所述第一环形槽(41)与第二环形槽(211)开口正对设置,所述第一环形槽(41)内分别设置有环绕相邻第一环形槽(41)设置的单向锁止件;当相邻假山石(2)相互靠近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收缩至第一环形槽(41)内,当第一环形槽(41)移动至与第二环形槽(211)正对时,所述单向锁止件扩张至第一环形槽(41)与第二环形槽(21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假山石防侧翻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单向锁止件包括圆弧卡圈(6),所述圆弧卡圈(6)背离第一环形槽(41)底壁的一侧凸出第一环形槽(41)外设置,所述圆弧卡圈(6)背离第一环形槽(41)底壁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假山石防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胜杨侠龙观婷刘丁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海虹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