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218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开设有相对位于下方的进水口、相对位于上方的出雾口,进水口上端与出雾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一间隔;风扇,置于壳体上所开设的用以连通壳体内外部的连通口处,其相对进水口位于上方,进水口上端与连通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间隔;雾化器,置于壳体内部且相对出雾口、连通口、风扇位于下方,用以产生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雾气由上至下分布,而且送雾装置可以隐藏于物体中(比如可以由石头覆盖),具有简洁、美观性佳、观赏性佳、整体性好、成本低、能耗低、静音、空间占用小、市场前景广阔等诸多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雾
,特别涉及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雾化装置一般应用于花卉养殖大棚、生产车间、果蔬保鲜、园林景观、微景观等;当需要雾气由上至下覆盖时,传统方式一般是将雾化器及相关配件直接置于上方或者在上方设置高压喷雾头。其中前者的具体方式是包括一个置于上方的碗状结构、一个置于下方的抽水泵,碗状结构内置有雾化器,抽水泵将水通过抽水管抽送至碗状结构内,雾化器对碗状结构内的水进行雾化,虽然实现了雾气由上至下分布的功能,但是由于雾化器及相关配件裸露在外,十分不美观,同时随重力往下的雾气分布相对集中,覆盖面狭窄,效果较差;特别是应用在一些微景观上,不仅观赏性大大降低,同时植被养护不集中,而且结构复杂、成本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及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雾气由上至下覆盖且可以实现广泛的覆盖面,并且送雾装置可以隐藏于物体中(比如在微景观中,可以由石头、河床等覆盖,只要保证水能进入送雾装置内),具有简洁、整体性好、美观性佳、观赏性佳、覆盖面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开设有相对位于下方的进水口、相对位于上方的出雾口,进水口上端与出雾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一间隔;/n风扇,置于壳体上所开设的用以连通壳体内外部的连通口处,其相对进水口位于上方,进水口上端与连通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间隔;/n雾化器,置于壳体内部且相对出雾口、连通口、风扇位于下方,用以产生雾气;/n将进水口、雾化器浸入水中,水位位于第一间隔且位于第二间隔,使壳体内部的水位上方形成一个储雾空间,启动雾化器和风扇后,风扇吹动储雾空间内的雾气使雾气从出雾口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开设有相对位于下方的进水口、相对位于上方的出雾口,进水口上端与出雾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一间隔;
风扇,置于壳体上所开设的用以连通壳体内外部的连通口处,其相对进水口位于上方,进水口上端与连通口下端之间形成在上下方向上的第二间隔;
雾化器,置于壳体内部且相对出雾口、连通口、风扇位于下方,用以产生雾气;
将进水口、雾化器浸入水中,水位位于第一间隔且位于第二间隔,使壳体内部的水位上方形成一个储雾空间,启动雾化器和风扇后,风扇吹动储雾空间内的雾气使雾气从出雾口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雾口至少连接有一根送雾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于连通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周缘设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形成用以容纳风扇的安装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埋入式送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凸起位于连通口外周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竹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植有品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