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在合成酯类润滑油制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7115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制备的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该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a.称取一定量的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于圆底烧瓶中,分别量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加入到上述烧瓶中搅拌均匀,得a溶液。b.分别量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乙酸于滴液漏斗中,混合均匀后得b溶液,将b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滴加完毕后水浴陈化,真空干燥、焙烧,得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催化剂在合成酯类润滑油制备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催化剂活性高,性能稳定,易分离,这大大加快了其工业化应用的进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在合成酯类润滑油制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剂制备的二氧化钛催化剂及其在酯类润滑油合成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合成酯是伴随航空发动机技术的进步对高性能润滑材料的需求而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润滑剂,由于其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润滑性能及其它良好的综合性能,一直作为航空润滑油料的关键组分在航空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合成酯作为润滑材料的优越性之一是分子结构的可调性,其各项性能包括热稳定性、氧化安定性、水解稳定性、粘度等级和粘温性能、润滑性、溶解性能、生物降解性等随分子组成与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同时又由于其具有原料来源可再生、环境友好等特点,从而在汽车、冶金、水泥等行业具有重要潜在应用。国际方面在合成酯构效关系、制备工艺、性能及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其研究深度和系统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深和完善。国内合成酯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匮乏,合成酯工业基本处于空白,制约了我国航空等高新技术工业的突破和交通运输等行业节能技术的发展。因此,发展符合要求的高性能合成酯类润滑基础油是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因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na.称取一定量的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于容器中,分别量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加入到上述容器中搅拌均匀,得a溶液。/nb.分别量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乙酸于滴液漏斗中,混合均匀后得b溶液,将b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滴加完毕后水浴陈化,真空干燥、焙烧,得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称取一定量的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于容器中,分别量取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加入到上述容器中搅拌均匀,得a溶液。
b.分别量取去离子水、无水乙醇、乙酸于滴液漏斗中,混合均匀后得b溶液,将b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滴加完毕后水浴陈化,真空干燥、焙烧,得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a.称取一定量的离子液体1-丁基磺酸-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于圆底烧瓶中,分别量取5.3mL钛酸四丁酯、26mL无水乙醇加入到上述烧瓶中搅拌均匀,得a溶液。
b.分别量取5mL去离子水、25mL无水乙醇、8.5mL乙酸于滴液漏斗中,混合均匀后得b溶液,将b溶液向a溶液中滴加,滴加完毕后60℃水浴中陈化24h,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南娄文静赵改青王晓波李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市资源化学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岛研究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