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7005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底座、横梁、激光发射器、细齿条和多齿转动柱,左侧支撑板的下方与底座焊接,利用激光发射器、待定位物、横梁、螺柱帽、螺纹柱和多功能接头相互配合,将待加工部位定位在底座中央位置后,螺柱帽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带动下方的多功能接头向下移动,直到多功能接头悬浮在待定位物上方后,由于多功能接头下方设有多种尺寸的卡槽,适合卡住不同加工零件对待加工部位进行加工,打开位于横梁下方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发射垂直激光线和与x轴呈45度的激光线,为多功能接头在下降过程中能精确到待加工部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制造相关
,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制造源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认为智能是知识和智力的总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础,后者是指获取和运用知识求解的能力。智能制造应当包含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还有搜集与理解环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定位装置是指用于确定工件或加工工具所要求位置的装置。现有的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存在定位方式过于繁杂且定位不准的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底座、横梁、激光发射器、细齿条和多齿转动柱,所述左侧支撑板的下方与底座焊接,所述右侧支撑板的下方与底座焊接,所述横梁的一端与左侧支撑板胶合,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右侧支撑板胶合,所述横梁与螺纹柱的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的上方与螺柱帽的下方焊接,所述螺纹柱的下方与多功能接头焊接,所述横梁的下方与激光发射器胶合,所述底座的上方与刻度尺胶合,所述左侧支撑板与移动杆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的内部与多齿转动柱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的一端与橡胶垫胶合,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橡胶帽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杆的外表面设有细齿条,所述细齿条与多齿转动柱啮合。优选的,所述左侧支撑板设有一号通孔,所述通孔的个数为两个。优选的,所述横梁的内部设有二号通孔,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移动杆与橡胶帽处于同一轴线,所述橡胶帽与橡胶垫处于同一轴线。优选的,所述橡胶垫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移动杆的个数为两个,所述细齿条的个数为两个。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接头的下方设有不同尺寸的卡槽,所述细齿条的材质为不锈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利用左侧支撑板、右侧支撑板、底座、刻度尺、待定位物、橡胶垫、移动杆、细齿条、橡胶帽和多齿转动柱相互配合,将待加工的待定位物轻置于底座上,通过对比底座上的刻度尺,将待定位物待加工部位移至底座的中部,接着,向右推动左侧的橡胶帽,橡胶帽带动左侧的移动杆向右移动,移动杆下方的细齿条与左侧的多齿转动柱啮合,带动多齿转动柱转动,直至移动杆右侧的橡胶垫接触到待定位物后,细齿条与多齿转动柱卡死,同理,向左推动右侧的橡胶帽,橡胶帽带动右侧的移动杆向左移动,移动杆下方的细齿条与右侧的多齿转动柱啮合,带动多齿转动柱转动,直至移动杆左侧的橡胶垫接触到待定位物后,细齿条与多齿转动柱卡死,待通过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把待定位物固定后,完成待定位物的初步定位,将待加工部位定位在底座中央位置。2.利用激光发射器、待定位物、横梁、螺柱帽、螺纹柱和多功能接头相互配合,将待加工部位定位在底座中央位置后,由于螺纹柱与横梁螺纹连接,向下转动螺柱帽,螺柱帽带动螺纹柱转动,螺纹柱带动下方的多功能接头向下移动,直到多功能接头悬浮在待定位物上方后,停止转动螺柱帽,由于多功能接头下方设有多种尺寸的卡槽,适合卡住不同加工零件对待加工部位进行加工,同时,打开位于横梁下方的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发射垂直激光线和与x轴呈45度的激光线,通过两道激光线打在待定位物上表面,为多功能接头在下降过程中能精确到待加工部位。3.利用激光发射器和待定位物的相互配合,激光发射器发射垂直激光线和与x轴呈45度的激光线,由于设置激光发射器的发射头部可水平转动,从而可在待定位物上同一水平线的不同点进行激光定位,可适用待定位物的水平切割和水平方向打多组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机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传动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中:左侧支撑板1、右侧支撑板2、滑槽21、底座3、刻度尺4、螺柱帽5、螺纹柱51、多功能接头52、横梁6、激光发射器7、待定位物8、橡胶垫9、移动杆91、细齿条92、橡胶帽93、多齿转动柱94、一号通孔95、二号通孔9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支撑板1、右侧支撑板2、底座3、横梁6、激光发射器7、细齿条92和多齿转动柱94,左侧支撑板1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右侧支撑板2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横梁6的一端与左侧支撑板1胶合,横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支撑板2胶合,横梁6与螺纹柱51的螺纹连接,螺纹柱51的上方与螺柱帽5的下方焊接,螺纹柱51的下方与多功能接头52焊接,横梁6的下方与激光发射器7胶合,底座3的上方与刻度尺4胶合,左侧支撑板1与移动杆91滑动连接,左侧支撑板1的内部与多齿转动柱94转动连接,移动杆91的一端与橡胶垫9胶合,移动杆91的另一端与橡胶帽93螺纹连接。进一步地,移动杆91的外表面设有细齿条92,细齿条92与多齿转动柱94啮合,提高机械的传动效率。进一步地,左侧支撑板1设有一号通孔95,通孔95的个数为两个,提高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地,横梁6的内部设有二号通孔96,螺纹柱51的外表面设有螺纹,便于螺纹柱51与横梁6的相对运动。进一步地,移动杆91与橡胶帽93处于同一轴线,橡胶帽93与橡胶垫9处于同一轴线,增强装置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地,橡胶垫9的个数为两个,移动杆91的个数为两个,细齿条92的个数为两个,增强实用性。进一步地,多功能接头52的下方设有不同尺寸的卡槽97,细齿条92的材质为不锈钢,提高了装置的耐用性。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待加工的待定位物8轻置于底座3上,通过对比底座3上的刻度尺4,将待定位物8待加工部位移至底座3的中部,接着,向右推动左侧的橡胶帽93,橡胶帽93带动左侧的移动杆91向右移动,移动杆91下方的细齿条92与左侧的多齿转动柱94啮合,带动多齿转动柱94转动,直至移动杆91右侧的橡胶垫9接触到待定位物8后,细齿条92与多齿转动柱94卡死,同理,向左推动右侧的橡胶帽93,橡胶帽93带动右侧的移动杆91向左移动,移动杆91下方的细齿条92与右侧的多齿转动柱94啮合,带动多齿转动柱94转动,直至移动杆91左侧的橡胶垫9接触到待定位物8后,细齿条92与多齿转动柱94卡死,待通过左右两侧的传动机构把待定位物8固定后,完成待定位物8的初步定位,将待加工部位定位在底座3中央位置后,由于螺纹柱51与横梁6螺纹连接,向下转动螺柱帽93,螺柱帽93带动螺纹柱51转动,螺纹柱51带动下方的多功能接头52向下移动,直到多功能接头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支撑板(1)、右侧支撑板(2)、底座(3)、横梁(6)、激光发射器(7)、细齿条(92)和多齿转动柱(9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撑板(1)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所述右侧支撑板(2)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所述横梁(6)的一端与左侧支撑板(1)胶合,所述横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支撑板(2)胶合,所述横梁(6)与螺纹柱(51)的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51)的上方与螺柱帽(5)的下方焊接,所述螺纹柱(51)的下方与多功能接头(52)焊接,所述横梁(6)的下方与激光发射器(7)胶合,所述底座(3)的上方与刻度尺(4)胶合,所述左侧支撑板(1)与移动杆(91)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1)的内部与多齿转动柱(94)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91)的一端与橡胶垫(9)胶合,所述移动杆(91)的另一端与橡胶帽(93)螺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包括左侧支撑板(1)、右侧支撑板(2)、底座(3)、横梁(6)、激光发射器(7)、细齿条(92)和多齿转动柱(94),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撑板(1)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所述右侧支撑板(2)的下方与底座(3)焊接,所述横梁(6)的一端与左侧支撑板(1)胶合,所述横梁(6)的另一端与右侧支撑板(2)胶合,所述横梁(6)与螺纹柱(51)的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51)的上方与螺柱帽(5)的下方焊接,所述螺纹柱(51)的下方与多功能接头(52)焊接,所述横梁(6)的下方与激光发射器(7)胶合,所述底座(3)的上方与刻度尺(4)胶合,所述左侧支撑板(1)与移动杆(91)滑动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1)的内部与多齿转动柱(94)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杆(91)的一端与橡胶垫(9)胶合,所述移动杆(91)的另一端与橡胶帽(93)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用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杆(91)的外表面设有细齿条(9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炉棋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集俊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