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饶振专利>正文

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99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环,支撑台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集尘筒,集尘筒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集尘筒内粘合有过滤网,集尘筒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PE板材打磨装置,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气缸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座,装夹座内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专用的装夹座,以及在支撑台上设计支撑杆和支撑环的配合,解决了在打磨完成后,不方便对板材进行卸料,导致的操作不便问题,而且通过设计箱体和箱门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通过设计集尘筒对粉尘进行收集,解决了打磨过程中,粉尘飞扬而导致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
本技术涉及PE板材加工
,具体为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PE板材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态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在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PE板材具有优良的耐大多数生活和工业用化学品的特性。在PE板材加工时,尤其是指定规格的PE板材的打磨工作时,在打磨时需要将板材进行定位夹持,多采用装夹座装夹,但是由于板材一般是薄板,导致板材装夹在装夹座内后,在打磨完成后不方便卸料,需要用手抠出板材,导致操作不便。而且打磨过程中缺乏集尘措施,导致粉尘在车间飞扬,容易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打磨完成后,不方便对板材进行卸料,导致的操作不便问题,而且还解决了打磨过程中,粉尘飞扬而导致危害工作人员健康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环,所述支撑台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集尘筒,所述集尘筒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所述集尘筒内粘合有过滤网,所述集尘筒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支撑台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座,所述装夹座内开设有通孔,所述装夹座内卡合有板材,所述板材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打磨带。所述支撑台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前端铰接有箱门,所述箱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的外侧贯穿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外侧贯穿有从动辊,所述从动辊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下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支撑台的下端的拐角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均焊接有支撑环。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筒为多孔镂空结构,所述集尘筒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集尘筒的下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每个所述集尘筒内均粘合有过滤网。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在装夹座内对称设计,每个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支撑环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贯穿有气缸杆,所述气缸杆与通槽之间存在间隙。(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气缸驱动装夹座,使得装夹座内摆放板材后,板材可以与打磨带接触,而且在支撑台上设计支撑杆和支撑环,支撑环与装夹座内的通孔对应,当进行卸料时,装夹座下降,可使得支撑环穿过装夹座的通孔,从而使得板材与装夹座分离,方便工作人员对板材进行卸料,操作方便快捷。(2)本技术通过设计箱体和箱门,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一方面抑制粉尘飞扬,另一方面在支撑台上设计集尘筒,通过在集尘筒内安装风机,将箱体内的粉尘吸入集尘筒内,集尘筒设计成多孔镂空结构,其内部粘合过滤网,对粉尘进行阻隔,而且使得空气从集尘筒流出,实现粉尘的收集,避免粉尘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图1的整体结构正视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图3的集尘筒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3的装夹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图3的支撑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支架;3、支撑杆;4、支撑环;5、集尘筒;6、底盖;7、过滤网;8、风机;9、气缸;10、气缸杆;11、装夹座;12、通孔;13、板材;14、箱体;141、箱门;15、驱动电机;16、驱动轴;17、驱动辊;18、打磨带;19、从动轴;20、从动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环4,支撑环4的设计用于在装夹座11下降时,支撑环4将装夹座11内的板材13顶起,支撑台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集尘筒5,集尘筒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6,底盖6对集尘筒5的下端进行封闭,防止粉尘下落,集尘筒5内粘合有过滤网7,过滤网7可以对粉尘具有阻隔作用,使得粉尘留在集尘筒5内,集尘筒5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8,风机8的型号为FD-300,属于现有技术,使用时将风机8的插头与外接插座插接即可。支撑台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气缸9为SC系列标准气缸,属于现有技术,气缸9配备有控制开关,对气缸9进行控制,气缸9的气缸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座11,装夹座11内开设有通孔12,装夹座11内卡合有板材13,装夹座11可以对板材13进行装夹,对板材13进行水平方向的限位,板材13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打磨带18,通过打磨带18与板材13的摩擦接触实现板材13的打磨工作。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箱体14,箱体14的前端铰接有箱门141,箱体14和箱门141可构成相对封闭的空间,具有抑尘作用,箱体1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型号为YE2,属于现有技术,使用时将驱动电机15的插头与外接插座插接即可,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16的外侧贯穿有驱动辊17,驱动辊17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18,箱体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9,从动轴19的外侧贯穿有从动辊20,从动辊20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1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台1的下端焊接有支架2,支架2的数量为四个,分布在支撑台1的下端的拐角处,通过四个支架2的设计,对支撑台1具有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杆3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支撑杆3的上端均焊接有支撑环4,通过设计两个支撑杆3和支撑环4,可以使得在卸料时,板材13受力更加均匀,避免板材13受损。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集尘筒5为多孔镂空结构,集尘筒5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集尘筒5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集尘筒5的下端均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6,每个集尘筒5内均粘合有过滤网7,通过多孔镂空结构的设计,可使得气流通过,而设计两个集尘筒5,有利于收集更多粉尘。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通孔12的数量为两个,在装夹座11内对称设计,每个通孔12的内径大于支撑环4的直径,通孔12的内径大于支撑环4的直径,可以使得支撑环4可以穿过通孔12,方便将板材13和装夹座11分离。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台1的中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贯穿有气缸杆10,气缸杆10与通槽之间存在间隙,通槽的设计为气缸杆10提供了移动空间,非接触连接可降低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环(4),所述支撑台(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集尘筒(5),所述集尘筒(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6),所述集尘筒(5)内粘合有过滤网(7),所述集尘筒(5)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8);/n所述支撑台(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气缸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座(11),所述装夹座(11)内开设有通孔(12),所述装夹座(11)内卡合有板材(13),所述板材(13)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打磨带(18);/n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前端铰接有箱门(141),所述箱体(1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16)的外侧贯穿有驱动辊(17),所述驱动辊(17)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18),所述箱体(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9),所述从动轴(19)的外侧贯穿有从动辊(20),所述从动辊(20)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板材打磨设备,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上端焊接有支撑环(4),所述支撑台(1)内通过螺纹连接有集尘筒(5),所述集尘筒(5)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底盖(6),所述集尘筒(5)内粘合有过滤网(7),所述集尘筒(5)的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风机(8);
所述支撑台(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气缸(9),所述气缸(9)的气缸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装夹座(11),所述装夹座(11)内开设有通孔(12),所述装夹座(11)内卡合有板材(13),所述板材(13)的上端接触连接有打磨带(18);
所述支撑台(1)的上端通过螺栓安装有箱体(14),所述箱体(14)的前端铰接有箱门(141),所述箱体(14)的背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5),所述驱动电机(15)的驱动轴(16)的外侧贯穿有驱动辊(17),所述驱动辊(17)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18),所述箱体(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从动轴(19),所述从动轴(19)的外侧贯穿有从动辊(20),所述从动辊(20)的外侧套接有打磨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振
申请(专利权)人:饶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