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89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螺栓进给组件和铝管定位组件,安装架上固定安装螺栓进给组件和铝管定位组件,通过人工旋进进给螺栓,使动态夹持环和静态夹持环将攻丝钻头夹持住,进给螺栓与外夹持环的螺纹有效防止动态夹持环回退,保证攻丝钻头的位置稳定性,通过气缸带动攻丝钻头夹持件内部的攻丝钻头向右进给,通过电机带动攻丝钻头夹持件转动,实现攻丝钻头的边进给、边转动过程,先采用攻丝钻头对铝管进行正向攻丝和反向攻丝,使铝管的内槽面被切割成一个个小的区域,再将内磨头夹持在钻头夹持件的内部,使用内磨头将铝管的内槽面打磨成需要的尺寸,减小内槽面工艺误差,提高联轴器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
本技术涉及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
,具体为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用铝合金管作的联轴器,存在公差的问题,常规铝管由于内外都存在工艺误差问题(常规0.1mm误差),用它做传动轴或联轴器就存在公差匹配的问题,因为常规的轴承或者电机轴的公差范围都控制在±0.005mm以内,0.1mm误差的常规铝管难以匹配,很多常见的办法采用定制化数控制作,特别当轴比较长时,内槽面磨圆难度很大,定制化数控设备成本高,造成高昂的加工成本,实用性不高,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具备攻丝钻头的位置稳定性高,铝管内槽面工艺误差小,采用简单机械结构即可提高联轴器加工精度,实用性更高,利于推广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槽面磨圆难度很大,造成高昂的加工成本,实用性不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螺栓进给组件和铝管定位组件,安装架上固定安装螺栓进给组件和铝管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1)、螺栓进给组件(2)和铝管定位组件(3),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螺栓进给组件(2)和铝管定位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控制开关(15),控制开关(15)固定安装在横架体(11)上,横架体(11)上设置有第一竖架体(12),第一竖架体(12)与第二竖架体(13)平行设置,第二竖架体(13)固定在横架体(11)的端部,第二竖架体(13)的内部加工铝管定位孔(14),第二竖架体(13)与第一竖架体(12)之间设置有铝管定位组件(3);/n所述铝管定位组件(3)包括U型支架(34),U型支架(34)的底部与安装柱(33)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联轴器内圆匹配加工装置,包括安装架(1)、螺栓进给组件(2)和铝管定位组件(3),安装架(1)上固定安装螺栓进给组件(2)和铝管定位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包括控制开关(15),控制开关(15)固定安装在横架体(11)上,横架体(11)上设置有第一竖架体(12),第一竖架体(12)与第二竖架体(13)平行设置,第二竖架体(13)固定在横架体(11)的端部,第二竖架体(13)的内部加工铝管定位孔(14),第二竖架体(13)与第一竖架体(12)之间设置有铝管定位组件(3);
所述铝管定位组件(3)包括U型支架(34),U型支架(34)的底部与安装柱(33)固定连接,安装柱(33)的底部伸入到横架体(11)的内部与弹性片(32)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片(32)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片(31)上,固定片(31)焊接在横架体(11)的内壁底部,横架体(11)与螺栓进给组件(2)固定连接;
所述螺栓进给组件(2)包括气缸(21),气缸(21)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套板(24)固定连接,第二套板(24)通过延伸板(23)与第一套板(22)活动连接,第一套板(22)固定在气缸(21)上,第二套板(24)上设置有安装轴(25),安装轴(25)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寿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鼎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