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雨晨专利>正文

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87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包括有:安装框,其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安装框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驱动齿条,两侧驱动齿条分别与传动齿轮两侧啮合,驱动齿条底部连接有踏板;阻力组件,其设置在驱动齿条与安装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踏板与阻力组件配合使病人进行腿部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

An indoor exercise device for leg med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康复训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
技术介绍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时有发生。病人常为—个部位骨折,少数为多发性骨折。经及时恰当处理,多数病人能恢复原来的功能,少数病人可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腿部骨折病人在治疗期间需要长期躺在床上不能运动,治好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腿部恢复性训练。经检索,授权专利公开号为CN10759555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病人恢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中部从内到外依次设有螺纹杆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电机,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贯穿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二带轮的中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端面边缘固定设有推头。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训练,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上述专利不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包括有安装框,其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安装框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驱动齿条,两侧驱动齿条分别与传动齿轮两侧啮合,驱动齿条底部连接有踏板;阻力组件,其设置在驱动齿条与安装框之间。优选地,阻力组件包括有缸体,其连接在安装框其中一侧上部,靠近缸体一侧的驱动齿条上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顶部连接有活塞,活塞与缸体滑动配合;出气管,其为多根设置,多根出气管呈半圆弧装均匀排列在缸体顶部;旋钮,其转动式连接在缸体顶部中间,旋钮上连接有弧形堵板,弧形堵板能够堵住出气管。优选地,还包括有脚底按摩组件,脚底按摩组件包括有滑动板,其为两块设置,两块滑动板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侧踏板底部,滑动板与踏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两侧踏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转轴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单向离合器,单向离合器上连接有驱动齿轮;安装杆,其为四根设置,四根安装杆分别连接在安装框内底部两侧,两根安装杆相互靠近的一侧都均匀间隔连接有多根第一直齿条,第一直齿条会与驱动齿轮啮合;圆柱齿轮,其为两个设置,两个圆柱齿轮分别连接在两侧转轴中部;第一按摩杆,其为多根设置,多根第一按摩杆密集分布在滑动板顶部内侧;第二按摩杆,其为多根设置,多根第二按摩杆密集分布在滑动板顶部外侧,第一按摩杆略高于第二按摩杆,第一按摩杆与第二按摩杆均与踏板滑动配合;第二直齿条,其为两根设置,两根第二直齿条分别连接在两侧滑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第二直齿条与圆柱齿轮啮合。优选地,还包括有推摩组件,推摩组件包括有弧形卡块,其为八块设置,八块弧形卡块分别连接在安装框内底部两侧,两侧的四块弧形卡块沿周向均匀分布,两侧的弧形卡块之间均滑动式连接有安装架;滑块,其为多块设置,多块滑块分别滑动式连接在安装架顶部,滑块上连接有辊筒,滑块与安装架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卡杆,其为八组设置,每组数量一致,八组卡杆沿周向均匀间隔连接在两侧安装架底部,四组卡杆分别卡入四块弧形卡块之间的间隙中。优选地,踏板顶部开有放置槽,放置槽的形状与人脚部形状对应。(3)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踏板与阻力组件配合使病人进行腿部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对病人的腿部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脚底按摩组件和推摩组件配合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按摩,从而促进病人的恢复。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对病人的腿部进行恢复性的训练,有效的解决了上述专利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阻力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阻力组件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脚底按摩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分立体结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脚底按摩组件的第一种局部立体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脚底按摩组件的第二种局部立体结构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脚底按摩组件的第三种局部立体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推摩组件的立体结构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推摩组件的部分立体结构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安装框,2-传动齿轮,3-驱动齿条,4-踏板,5-阻力组件,51-缸体,52-连接杆,53-活塞,54-出气管,55-旋钮,56-弧形堵板,6-脚底按摩组件,61-滑动板,62-弹性件,63-转轴,64-单向离合器,65-驱动齿轮,66-安装杆,67-第一直齿条,68-圆柱齿轮,69-第一按摩杆,691-第二按摩杆,692-第二直齿条,7-推摩组件,71-弧形卡块,72-安装架,73-滑块,74-辊筒,75-复位弹簧,76-卡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安装框1、传动齿轮2、驱动齿条3和踏板4,安装框1中部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2,安装框1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驱动齿条3,两侧驱动齿条3分别与传动齿轮2两侧啮合,驱动齿条3底部连接有踏板4,还包括有阻力组件5,驱动齿条3与安装框1之间设有阻力组件5。阻力组件5包括有缸体51、连接杆52、活塞53、出气管54、旋钮55和弧形堵板56,安装框1右侧上部连接有缸体51,右侧驱动齿条3上连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顶部连接有活塞53,活塞53与缸体51滑动配合,缸体51顶部连接有多根出气管54,多根出气管54呈半圆弧装均匀排列,缸体51顶部中间转动式连接有旋钮55,旋钮55上连接有弧形堵板56,弧形堵板56能够堵住出气管54。当需要进行腿部医疗康复运动训练时,可以使用本装置,初始时,漏出的出气管54为一个,在使用时,可以将脚踩在两侧踏板4上,随后用力将右侧踏板4踩下,右侧踏板4向下移动时带动连接杆52一起向下移动,连接杆52向下移动带动活塞53向下移动,活塞53向下移动能够通过出气管54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缸体51内,由于出气管54较小,吸气量也较小,因此踩下时也需要较大的力,右侧踏板4在向下移动时还通过驱动齿条3和传动齿轮2带动左侧踏板4向上移动,当右侧踏板4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即可再次踩动左侧踏板4向下移动,左侧踏板4向下移动通过右侧踏板4带动活塞53向上移动,活塞53向上移动将缸体51内的气体挤出,由于漏出的出气管54较小,出气量也较小,踩动时还需要费较大的力气,如此反复,就能够进行康复训练,当需要调整训练强度时,可以扭动旋钮55带动弧形堵板56转动将出气管54露出,出气管54露出的越多,训练强度就越小。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8所示,还包括有脚底按摩组件6,脚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框(1),其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2),安装框(1)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驱动齿条(3),两侧驱动齿条(3)分别与传动齿轮(2)两侧啮合,驱动齿条(3)底部连接有踏板(4);阻力组件(5),其设置在驱动齿条(3)与安装框(1)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安装框(1),其转动式连接有传动齿轮(2),安装框(1)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驱动齿条(3),两侧驱动齿条(3)分别与传动齿轮(2)两侧啮合,驱动齿条(3)底部连接有踏板(4);阻力组件(5),其设置在驱动齿条(3)与安装框(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阻力组件(5)包括有:缸体(51),其连接在安装框(1)其中一侧上部,靠近缸体(51)一侧的驱动齿条(3)上连接有连接杆(52),连接杆(52)顶部连接有活塞(53),活塞(53)与缸体(51)滑动配合;出气管(54),其为多根设置,多根出气管(54)呈半圆弧装均匀排列在缸体(51)顶部;旋钮(55),其转动式连接在缸体(51)顶部中间,旋钮(55)上连接有弧形堵板(56),弧形堵板(56)能够堵住出气管(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腿部医疗康复训练用室内运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脚底按摩组件(6),脚底按摩组件(6)包括有:滑动板(61),其为两块设置,两块滑动板(61)分别滑动式连接在两侧踏板(4)底部,滑动板(61)与踏板(4)之间连接有弹性件(62),两侧踏板(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转动式连接有转轴(63),转轴(63)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单向离合器(64),单向离合器(64)上连接有驱动齿轮(65);安装杆(66),其为四根设置,四根安装杆(66)分别连接在安装框(1)内底部两侧,两根安装杆(66)相互靠近的一侧都均匀间隔连接有多根第一直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雨晨
申请(专利权)人:钟雨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