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析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685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分析仪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解析瓶,其包括瓶体,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还包括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环与过滤膜,所述固定环包括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所述过滤膜固定于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之间,所述过滤膜密封连接在固定环的内沿上,所述过滤装置封堵在瓶体的瓶口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不同,防止微量进样针与色谱仪发生堵塞,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色谱仪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析瓶
本技术涉及分析仪器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解析瓶。
技术介绍
溶剂解析瓶由高硼硅硬质材料做成,螺旋口,瓶盖垫片由聚四氟乙烯(PTFE)或硅胶做成,能够抵抗各种酸碱物质、石油和各种有机液体。在溶剂解析色谱实验中,样品经活性炭管或硅胶管采样后,需要将采样管中的活性炭或硅胶转移到解析瓶,加入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经过震荡、静置后活性炭或硅胶沉淀至解析瓶底部,活性炭或硅胶中吸附的待测物析出溶解在二硫化碳溶剂中。再用微量进样针吸取上层悬浮液进行检测分析,但未经过滤的悬浮液中浮有少量活性炭或硅胶颗粒,一方面,容易导致微量进样针堵塞;另一方面,液相色谱仪管路较细、色谱柱的孔径很小,如果不过滤也会造成堵塞,导致色谱仪故障。有鉴于此,市面上出现了带有过滤装置的解析瓶,通过过滤装置将活性炭或硅胶颗粒与清液分离,避免进样针发生堵塞。如公开号为CN208711738U的中国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过滤式溶剂解析瓶,包括瓶盖本体、瓶身,瓶盖本体底部设有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由孔径为0.22μm的过滤网组成,能够过滤活性炭颗粒,防止进样时进样针与色谱仪堵塞,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但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液相色谱实验中,不同色谱仪的色谱柱孔径大小不同,若色谱柱孔径较大,应选用微孔孔径较大的过滤装置,以提高过滤速度;若色谱柱的孔径较小,则相应的选择微孔孔径小的过滤装置,防止堵塞。但该技术方案中的过滤装置,不能满足不同色谱仪的过滤需要,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有过滤装置且能够满足不同过滤需求的解析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解析瓶,包括瓶体,还包括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固定环与过滤膜,所述固定环包括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所述过滤膜固定于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之间,所述过滤膜密封连接在固定环的内沿上,所述过滤装置封堵在瓶体的瓶口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膜固定在上、下固定环之间,便于更换过滤膜,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可根据色谱柱的孔径选择适宜的过滤膜,选用孔径小的过滤膜可提高过滤精度,选用孔径小的过滤膜可提高过滤速率,有效提高了本解析瓶的适用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固定环卡接于下固定环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固紧密,防止连接松脱导致过滤膜松弛甚至脱落,保证了过滤装置使用的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固定环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凸起,所述下固定环顶面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凹槽与凸起将上固定环卡嵌在下固定环上,方便打开更换与闭合固定过滤膜,进一步提高了使用体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从底部向开口逐渐收缩,所述第一凸起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凹槽开口的宽度,所述第一凸起由弹性材料做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凸起卡嵌在第一凹槽中并与凹槽紧密贴合后,由于第一凹槽的开口小于第一凸起的宽度,使得第一凸起难以脱出,有效提高了上下固定环的连接强度,避免薄膜松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固定环的外沿上设有第二凸起,所述下固定环的外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的配合,将上下固定环的外沿固定连接,使得上下固定环连接更为稳固,进一步提高了过滤装置的连接的稳固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瓶体的瓶口外沿上开有第三凹槽,所述下固定环与凹槽卡接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凹槽将整个过滤装置卡嵌在瓶口,一方面,便于快速拆装过滤装置,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使过滤装置与瓶体的连接更为紧密牢固。进一步的,下固定环与凹槽配合,使得固定在上、下固定环之间的薄膜与瓶口紧密贴合,有效提高了过滤装置的密封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固定环与下固定环的外壁上分别包覆有密封垫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密封垫圈使固定环与瓶体的配合更为紧密,有效提高了密封性,避免未过滤的悬浮液从间隙中渗入过滤后的清液中,影响过滤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下固定环的宽度大于第三凹槽开口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下固定环卡嵌在凹槽中且与凹槽紧紧贴合时,由于凹槽开口较小,下固定环难以从凹槽内脱出,有效提高了固定环与瓶体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本过滤装置的可靠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利用过滤膜过滤悬浮液中的颗粒物,可根据不同孔径色谱仪的色谱柱孔径,选用合适的过滤膜,提高过滤效率。通过固定环固定,便于过滤膜更换及张紧,提高其使用性;2.上、下固定环通过凸起与凹槽紧密连接,保证了过滤膜稳固连接在固定环中,保证了过滤装置的可靠性。3.通过瓶口上设置的第三凹槽,将过滤装置固定在瓶口,便于快速拆装,提高过滤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的解析瓶剖视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固定环的示意图。图中,1、瓶体,2、过滤装置,3、固定环,31、上固定环,32、下固定环,33、第一凸起,34、第一凹槽,35、第二凸起,36、第二凹槽,4、过滤膜,5、第三凹槽,6、密封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解析瓶,包括瓶体1与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用以分离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物。过滤装置2由固定环3与密封连接在固定环3内沿上的过滤膜4组成,过滤装置2设置在瓶口外沿开设的第三凹槽5上且封堵在瓶口上。固定环3包括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上固定环3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凸起33,下固定环32上的顶面设有第一凹槽34,第一凹槽34的宽度从底部向开口方向逐渐减小。由于第一凸起33的宽度大于第一凹槽34开口的宽度,且第一凸起33由具有弹性的橡胶或硅胶制成,当第一凸起33与第一凹槽34卡接时,第一凸起33收缩后嵌入第一凹槽34中,然后第一凸起膨胀并与第一凹槽紧密配合,使得第一凸起33难以从第一凹槽34中脱出,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牢固连接。上固定环31的外沿上设有第二凸起35,下固定环32的外沿上设有相应的第二凹槽36,第二凸起35与第二凹槽36卡接配合。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的的外壁上分别包覆有密封垫圈6,以防止过滤时悬浮液从间隙中挥发或渗透,密封垫圈6由化学相容性较佳的硅胶或橡胶制成,避免有机溶剂的腐蚀。过滤膜4呈圆形设置,其直径大于固定环3内圈的直径长度,并且密封连接在固定环3的内沿上。当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闭合固定时,过滤膜4被卡固在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之间。选择过滤膜4的孔径应当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析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固定环(3)与过滤膜(4),所述固定环(3)包括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所述过滤膜(4)固定于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之间,所述过滤膜(4)密封连接在固定环(3)的内沿上,所述过滤装置(2)封堵在瓶体(1)的瓶口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析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过滤装置(2),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固定环(3)与过滤膜(4),所述固定环(3)包括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所述过滤膜(4)固定于上固定环(31)与下固定环(32)之间,所述过滤膜(4)密封连接在固定环(3)的内沿上,所述过滤装置(2)封堵在瓶体(1)的瓶口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解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31)卡接于下固定环(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解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环(31)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凸起(33),所述下固定环(32)顶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4),所述第一凸起(33)与第一凹槽(34)卡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解析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4)的宽度从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杨丹王勇张林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安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