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过滤设备包括滤芯,滤芯包括滤壳、芯盖和芯件,滤壳上具有进水孔道和第一出水孔道;芯盖设置于滤壳的内部,且芯盖插设于第一出水孔道上,芯盖上开设有与进水孔道相连通的进水路和与第一出水孔道相连通的出水路,进水路与出水路互不连通;芯件设置于滤壳的内部,芯盖盖设于芯件的上端,芯件上具有与进水路相连通的进水通道,芯件的下端和滤壳之间设置一容置腔,进水通道连通于容置腔。采用上述结构,原水通过芯盖导入至芯件,净水通过芯盖导出,水路结构简单,只需要较少的管材配件,装配效率高且不易造成漏水隐患,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其设计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
本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涉及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除去原水中的杂质,许多用户通过选择过滤设备,其通过滤芯对原水进行过滤,并将净化后的净水导出至外部。然而现有的滤芯的水路路线过多,结构复杂和装配效率低,且因管路连接部位较多,使得管材配件多,极易造成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滤芯及应用该滤芯的过滤设备,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滤芯,包括:滤壳,所述滤壳上具有进水孔道和第一出水孔道;芯盖,设置于所述滤壳的内部,且所述芯盖插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上,所述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孔道相连通的进水路和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相连通的出水路,所述进水路与所述出水路互不连通;芯件,设置于所述滤壳的内部,所述芯盖盖设于所述芯件的上端,所述芯件上具有与所述进水路相连通的进水通道,所述芯件的下端和所述滤壳之间设置一容置腔,所述进水通道连通于所述容置腔。上述滤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原水经由进水孔道进入进水路内并通过该进水路进入芯件的进水通道,然后进入容置腔内,进入容置腔内的原水经过芯件过滤,过滤产生的净水通过芯盖的出水路通过第一出水孔道导出至外部。采用上述结构,原水通过芯盖导入至芯件,出水通过芯盖导出,水路结构简单,只需要较少的管材配件,装配效率高且不易造成漏水隐患,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其设计合理。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芯盖包括呈环状的盖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中心上的柱体,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芯件上,所述柱体插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内,所述盖体的下端具有一台体,所述台体上具有与所述柱体对应设置的凸起部;所述进水路开设于所述盖体和所述柱体的连接处并延伸至所述台体的内壁;所述柱体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孔道,所述凸起部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道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台体和所述盖体之间具有出水槽,所述第二出水孔道通过所述间距连通于所述出水槽以形成所述出水路。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盖体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柱体和所述第一出水孔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芯件包括上端与所述台体插装连接的中心管、环设于所述中心管上的芯材以及承托所述芯材下端的定位座,所述中心管上具有所述进水通道;所述定位座和所述滤壳的下端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中心管的下端插设于所述通孔内并延伸至所述容置腔内。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滤壳包括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端的上端盖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壳体下端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具有所述进水孔道和所述第一出水孔道,所述下端盖上具有一凹陷的空槽,所述空槽朝向所述定位座设置并与所述定位座形成所述容置腔。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第一滤层。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所述芯盖和所述芯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滤层。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过滤设备,其包括如本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滤芯。上述过滤设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过滤设备上设置有该滤芯,原水经由进水孔道进入进水路内并通过该进水路进入芯件的进水通道,然后进入容置腔内,进入容置腔内的原水经过芯件过滤,过滤产生的净水通过芯盖的出水路通过第一出水孔道导出至外部。采用上述结构,原水通过芯盖导入至芯件,出水通过芯盖导出,水路结构简单,只需要较少的管材配件,装配效率高且不易造成漏水隐患,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其设计合理。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滤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滤芯实施例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滤芯实施例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滤芯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芯盖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是芯盖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是芯盖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包括滤壳10,滤壳10上具有进水孔道121和第一出水孔道122。参照图2至图7所示,还包括芯盖20和芯件30,芯盖20设置于滤壳10的内部,且芯盖20插设于第一出水孔道122上,芯盖20上开设有与进水孔道121相连通的进水路21和与第一出水孔道122相连通的出水路22,进水路21与出水路22互不连通;芯件30设置于滤壳10的内部,芯盖20盖设于芯件30的上端,芯件30上具有与进水路2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311,芯件30的下端和滤壳10之间设置一容置腔,进水通道311连通于容置腔。原水经由进水孔道121进入进水路21内并通过该进水路21进入芯件30的进水通道311,然后进入容置腔内,进入容置腔内的原水经过芯件30过滤,过滤产生的净水通过芯盖20的出水路22通过第一出水孔道122导出至外部。采用上述结构,原水通过芯盖20导入至芯件30,净水通过芯盖20导出,水路结构简单,只需要较少的管材配件,装配效率高且不易造成漏水隐患,且便于维修和更换,其设计合理。参照图2至图7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芯盖20包括呈环状的盖体23以及设置在盖体23中心上的柱体24,盖体23盖设于芯件30上,柱体24插设于第一出水孔道122内,盖体23的下端具有一台体25,台体25上具有与柱体24对应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用于过滤原水,其特征在于,包括:/n滤壳(10),所述滤壳(10)上具有进水孔道(121)和第一出水孔道(122);/n芯盖(20),设置于所述滤壳(10)的内部,且所述芯盖(20)插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122)上,所述芯盖(20)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孔道(121)相连通的进水路(21)和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122)相连通的出水路(22),所述进水路(21)与所述出水路(22)互不连通;/n芯件(30),设置于所述滤壳(10)的内部,所述芯盖(20)盖设于所述芯件(30)的上端,所述芯件(30)上具有与所述进水路(2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311),所述芯件(30)的下端和所述滤壳(10)之间设置一容置腔,所述进水通道(311)连通于所述容置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用于过滤原水,其特征在于,包括:
滤壳(10),所述滤壳(10)上具有进水孔道(121)和第一出水孔道(122);
芯盖(20),设置于所述滤壳(10)的内部,且所述芯盖(20)插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122)上,所述芯盖(20)上开设有与所述进水孔道(121)相连通的进水路(21)和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122)相连通的出水路(22),所述进水路(21)与所述出水路(22)互不连通;
芯件(30),设置于所述滤壳(10)的内部,所述芯盖(20)盖设于所述芯件(30)的上端,所述芯件(30)上具有与所述进水路(21)相连通的进水通道(311),所述芯件(30)的下端和所述滤壳(10)之间设置一容置腔,所述进水通道(311)连通于所述容置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盖(20)包括呈环状的盖体(23)以及设置在所述盖体(23)中心上的柱体(24),所述盖体(23)盖设于所述芯件(30)上,所述柱体(24)插设于所述第一出水孔道(122)内,所述盖体(23)的下端具有一台体(25),所述台体(25)上具有与所述柱体(24)对应设置的凸起部(251);
所述进水路(21)开设于所述盖体(23)和所述柱体(24)的连接处并延伸至所述台体(25)的内壁;
所述柱体(24)上开设有第二出水孔道(221),所述凸起部(251)的侧壁和所述第二出水孔道(221)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台体(25)和所述盖体(23)之间具有出水槽(222),所述第二出水孔道(221)通过所述间距连通于所述出水槽(222)以形成所述出水路(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国彦邓文锋梁黎冰邹训鹏吴仁兴周永凯蔡小玲陈平菊韦彩妹冯秋敏黄廷平顾永良王红周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方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