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53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包括底座、底架、“V”型高拉架、对称设置在所述“V”型高拉架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其中:底架的顶部和“V”型高拉架的拐角处转动连接;“V”型高拉架其中一斜杆上固定有支架,斜杆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和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固定连接;可调配重机构包括滑轨和套设在滑轨外部的配重组件,配重组件可沿滑轨前后滑动,滑轨和配重组件通过弹性插销固定,通过改变所述弹性插销至“V”型高拉架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室外通用产品,使用时不易造成伤害,接近于人体在动态下的运动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调配重的高拉机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材
,涉及可调配重的高拉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所有高拉训练机产品全部采用的是适合室内环境,即要么使用配重铁,要么使用配重圆片,不利于室外防盗。采用外限位,使用时易造成伤害。更不适合室外用。类器材没有信息化内容。没有运动指导视频,运动处方等内容。市场上的产品都是坐式高拉运动模式,不接近于人体正常的生活运动模式。不接近于人体在动态下的运动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可调配重的高拉机,解决现有技术不接近于人体在动态下的运动模式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包括底架、“V”型高拉架、对称设置在所述“V”型高拉架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其中:所述底架的顶部和“V”型高拉架的拐角处转动连接;所述“V”型高拉架其中一斜杆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斜杆的上表面通过支架和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固定连接;所述可调配重机构包括滑轨和套设在滑轨外部的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可在滑轨上前后滑动,所述的滑轨和配重组件通过弹性插销固定,通过改变所述弹性插销至“V”型高拉架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配重。优选的是:所述滑轨配重组件上均开设有多个和弹性插销相匹配的定位孔。优选的是:所述高拉架的一端通过环链连接有高拉把手。优选的是: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外侧套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侧面安装有配重把。优选的是:所述配重块和外壳上开设有和滑轨相配合的孔。优选的是:所述滑轨的材质为不锈钢。优选的是:所述滑轨的两侧安装有限位块。优选的是:所述底架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测定运动次数。优选的是:所述底架上安装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可以显示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消耗能量,以及运动建议。优选的是:所述底架由四根首尾相接的连接杆组成的直角梯形底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采用站立式运动模式,更接近生活真实运动动作。器材设计理念是人体站立在不平衡中进行训练,更多的调动稳定肌群的参与。外加智能化部分对人体进行科学运动指导和对运动效果进行呈现。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运动情况可在平台上记录和查询。这样选配不仅适合人体健身,增加健身者的趣味性,更适合亚健康人群的康复运动。采用两侧轨道式可调配重机构,方便使用人员自由调整。减少了人调整配重时的辛苦。采用内限位结构,克服了力量型器材外限位易造成人体伤害的弊端。高拉把手与高拉架之间采用环链连架,运动时可在冠状面,矢状面运动,更好的模仿人体运动轨迹,降低运动关节剪切力,更好的保护关节。提升舒适度。传统化器材没有运动效果显示及评估,这套器材增加了显示器,帮助人们科学健身,并对健身效果进行显示,附有智能化播放器可调配重。采用全封闭结构,内配重块封闭在可调配重筒内,可调配重在滑轨上滑动调整配重与转点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重量的目的,利用弹性插销调整定位。确保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可配重机构和“V”型高拉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架,2“V”型高拉架,3可调配重机构,4支架,5滑轨,6配重组件,7弹性插销,8高拉把手,9配重块,10外壳,11配重把,12限位块,13传感器,14显示器,15为底座,16内滑套,17上盖,18下盖,19垫圈,20螺栓,21短螺栓,22限位棒,23限位套,24长螺栓,25轴承、26内限位套、27内限位轴、28限位圈、29转轴、30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实施例1:结合图1至2,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包括底架1、“V”型高拉架2、对称设置在所述“V”型高拉架2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其中:底架1顶部和“V”型高拉架2的拐角处转动连接,人体站立在不平衡中进行训练,更多的调动稳定肌群的参与;“V”型高拉架2其中一斜杆上固定有支架4,斜杆的上表面通过支架4和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固定连接;可调配重机构3包括滑轨5和套设在滑轨5外部的配重组件6,采用两侧轨道式可调配重结构,方便使用人员自由调整,减少了人调整配重的重量。配重组件6可沿滑轨5前后滑动,滑轨5和配重组件6通过弹性插销7固定,通过改变弹性插销7至“V”型高拉架2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配重。配重组件6包括配重块9,配重块9外侧套设有外壳10,外壳10的侧面安装有配重把11。配重块9和外壳10上开设有和滑轨5相配合的孔。采用全封闭结构,内配重块封闭在外壳10内,可调配重在滑轨上滑动调整配重与转点之间的距离,达到调整重量的目的,利用弹性插销调整定位。确保安全性。滑轨5的材质为不锈钢。滑轨5的两侧安装有限位块12。滑轨5、配重组件6上均开设有多个和弹性插销7相匹配的定位孔。“V”型高拉架2的一端通过环链连接有高拉把手8。高拉把手8与“V”型高拉架2之间采用环链连架,运动时可在冠状面,矢状面运动,更好的模仿人体运动轨迹,降低运动关节剪切力,更好的保护关节。底架1上安装有传感器13,传感器13用于测定运动次数。底架上安装有显示器14,显示器14可以显示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消耗能量,以及运动建议。底架1由四根首尾相接的连接杆组成的直角梯形底架,采用有趣动感设计,提升锻炼者的兴趣。实施例2:整个整体外形结构像一匹站立的骏马,可调配重机构3外形像壶铃,采用有趣动感设计,提升训练者的兴趣。整个器材分为:底座15、底架1、“V”型高拉架2、滑轨5、配重组件6、高拉把手8、传感器13、显示器14等。配重组件6包括配重块9,通过六角螺母固定在外壳10的内部,二硫化钼内滑套16安装在外壳10内部,确保调整时润滑作用。上盖17、下盖18通过垫圈19、螺栓20将配重组件封闭整体,外面安装弹性插销7。将配重组件6安装到矩形不锈钢滑轨5上。不锈钢滑轨5上下两端通过短螺栓21、垫圈19、限位棒22安装限位套23内部,起到限位作用。滑轨5前后两端通过长螺栓24、垫圈19安装在“V”型高拉架2上。传感器14、显示器14安装在底架上。“V”型高拉架2安装在底架1上,使用轴承、内限位套、内限位轴、限位圈、转轴、垫圈、螺栓、端盖连接。将高拉把手8通过环链安装在“V”型高拉架2上。配重调整时,右手握住可调配重把11,中指和食指勾住弹性插销7把外拉后上下滑动,调到合适位置松开双指,弹性插销7销轴到滑轨5的定位孔中。利用调整到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下拉重量。传感器13、显示器14安装在上底架1上。运动时,人站在“V”型高拉架2前方上,双脚站立与肩同宽,双手握住高拉把手8,挺直腰背。做下拉动作,达到训练背部肌群,臂部肌群的目的。传感器可13以测定运动次数,显示器14部分可以显示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消耗能量,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5)、底架(1)、“V”型高拉架(2)、对称设置在所述“V”型高拉架(2)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其中:/n所述底架(1)顶部和“V”型高拉架(2)的拐角处转动连接;/n所述“V”型高拉架(2)其中一斜杆上固定有支架(4),所述斜杆的上表面通过支架(4)和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固定连接;/n所述可调配重机构(3)包括滑轨(5)和套设在滑轨(5)外部的配重组件(6),所述配重组件(6)可沿滑轨(5)前后滑动,所述滑轨(5)和配重组件(6)通过弹性插销(7)固定,通过改变所述弹性插销(7)至“V”型高拉架(2)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配重。/n

【技术特征摘要】
1.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5)、底架(1)、“V”型高拉架(2)、对称设置在所述“V”型高拉架(2)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其中:
所述底架(1)顶部和“V”型高拉架(2)的拐角处转动连接;
所述“V”型高拉架(2)其中一斜杆上固定有支架(4),所述斜杆的上表面通过支架(4)和两侧的可调配重机构(3)固定连接;
所述可调配重机构(3)包括滑轨(5)和套设在滑轨(5)外部的配重组件(6),所述配重组件(6)可沿滑轨(5)前后滑动,所述滑轨(5)和配重组件(6)通过弹性插销(7)固定,通过改变所述弹性插销(7)至“V”型高拉架(2)拐角处的距离来调整配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5)、配重组件(6)上均开设有多个和弹性插销(7)相匹配的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型高拉架(2)的一端通过环链连接有高拉把手(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配重的高拉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良来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力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