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98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包括主体、透气外罩、理疗助眠组件、理疗层、磁疗片、理疗灯、脑电波发生器、蓄电池、电路板、电源线、遥控板、连接贴、背部垫、驱动轴承和腰椎神经按摩轮,所述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外罩,所述透气外罩的内侧设置有理疗助眠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助眠药熏层、安神中药包、磁疗片、理疗灯与脑电波发生器的配合设置,能够提高理疗效果,助眠效果明显,利用设置的按摩球、刺感凸起与颈部托块,能够更好的配合按摩刺激辅助作用,在助眠药熏层与安神中药包的药物理疗下,通过呼吸管与呼吸口罩可以进行熏蒸与呼吸同时进行,有利于加强理疗助眠效率,达到内外助眠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基因诊断等,同时与心理科交叉进行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的诊治。但是,现有的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存在的理疗效果差,助眠效果不明显,缺少按摩刺激性辅助,且理疗助眠效率低,缺乏内外助眠措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存在的理疗效果差,助眠效果不明显,缺少按摩刺激性辅助,且理疗助眠效率低,缺乏内外助眠措施的问题。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包括主体、透气外罩、理疗助眠组件、理疗层、磁疗片、理疗灯、脑电波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包括主体(1)、透气外罩(2)、理疗助眠组件(3)、理疗层(4)、磁疗片(5)、理疗灯(6)、脑电波发生器(7)、蓄电池(8)、电路板(9)、电源线(10)、遥控板(11)、连接贴(12)、背部垫(13)、驱动轴承(14)和腰椎神经按摩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外罩(2),所述透气外罩(2)的内侧设置有理疗助眠组件(3),所述理疗助眠组件(3)的内侧设置有理疗层(4),且理疗层(4)上电性连接有磁疗片(5),磁疗片(5)上电性连接有理疗灯(6),所述理疗层(4)的内部电性连接有脑电波发生器(7),所述脑电波发生器(7)的内部电性连接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理疗助眠装置,包括主体(1)、透气外罩(2)、理疗助眠组件(3)、理疗层(4)、磁疗片(5)、理疗灯(6)、脑电波发生器(7)、蓄电池(8)、电路板(9)、电源线(10)、遥控板(11)、连接贴(12)、背部垫(13)、驱动轴承(14)和腰椎神经按摩轮(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外罩(2),所述透气外罩(2)的内侧设置有理疗助眠组件(3),所述理疗助眠组件(3)的内侧设置有理疗层(4),且理疗层(4)上电性连接有磁疗片(5),磁疗片(5)上电性连接有理疗灯(6),所述理疗层(4)的内部电性连接有脑电波发生器(7),所述脑电波发生器(7)的内部电性连接蓄电池(8),且蓄电池(8)与电路板(9)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9)通过电源线(10)电性连接遥控板(11),所述主体(1)的下部通过连接贴(12)连接背部垫(13),所述背部垫(1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轴承(14),且驱动轴承(14)驱动连接腰椎神经按摩轮(15),所述理疗助眠组件(3)包括助眠药熏层(31)、安神中药包(32)、呼吸管(33)、呼吸口罩(34)和电热丝(35),所述助眠药熏层(31)的内侧设置有安神中药包(32),所述助眠药熏层(31)的右侧通过呼吸管(33)连接呼吸口罩(34),所述助眠药熏层(31)的内部电性连接有电热丝(3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