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英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93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麻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的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包括面罩本体,所述本体由左至右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接触段、波纹伸缩段和呼吸腔段;所述呼吸腔段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隔离硅胶膜,所述隔离硅胶膜将呼吸腔段内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隔离硅胶膜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副腔室内填充有吸液棉;所述副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补液管,所述主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置有由主腔室朝外界单向连通的呼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压缩至较薄的厚度,收纳至小体积,方便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
本技术涉及麻醉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临床麻醉中,根据麻醉药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分为呼吸麻醉、静脉注射麻醉和基础麻醉。在呼吸麻醉时,麻醉药通过呼吸道被人体吸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病人暂时丧失意识而不致感到疼痛,当麻醉药从体内排出或代谢后,病人逐渐恢复清醒,且不留任何后遗症。麻醉呼吸机是呼吸麻醉过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设备,但其由于体积大、重量的因素影响,不便于携带,不适合在外勤现场使用。为了适应外勤的便携需求,目前,常规的做法是直接采用一个便携式麻醉瓶,利用球囊的泵吸作用直接将麻醉药抽送至麻醉面罩内并雾化后,供伤患吸入。但麻醉面罩由于需要贴合伤患脸型,故其通常是一个前凸的穹形,这种结构必然就导致麻醉面罩无法收纳至较小的体积(厚度较大),影响携带。且现有的麻醉面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较多的配件,例如:球囊、输送导管、麻醉液储罐等等,导致整个麻醉面罩的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压缩的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包括面罩本体,所述本体由左至右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接触段、波纹伸缩段和呼吸腔段;所述呼吸腔段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隔离硅胶膜,所述隔离硅胶膜将呼吸腔段内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隔离硅胶膜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副腔室内填充有吸液棉;所述副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和补液管,副腔室通过进气口和补液管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由外界朝副腔室内单向连通的吸气单向阀,所述补液管的端部设置有硅胶堵头;所述主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内设置有由主腔室朝外界单向连通的呼气单向阀。优选的,所述面部接触段的开口内还设置有一张相匹配的、竖向的硅胶接触膜,所述硅胶接触膜上对应患者的口部和鼻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优选的,所述本体内还倾斜设置有分隔膜,所述分隔膜的一端与硅胶接触膜连接,另一端与隔离硅胶膜的底部连接。优选的,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两根弹性捆带,两根所述弹性捆带分别位于本体的上部和下部。本技术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压缩至较薄的厚度,收纳至小体积,方便携带。本技术的面罩本体由于设置有波纹伸缩段,波纹伸缩段具备伸缩和塑形能力,故麻醉面罩本体能够压缩至较薄的厚度,便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将面罩本体的呼吸腔段拉出,使面罩本体张开,将面罩本体佩戴在患者面部。用注射器抽取麻醉液,将注射器的针头经硅胶堵头插入,并将麻醉液经补液管注入副腔室内;填充在副腔室内的吸液棉将麻醉液吸收。由于呼吸式麻醉液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伴随着患者的呼吸,麻醉液混合着空气从透气孔进入主腔室内,最终被患者吸入。本技术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性强等特点,尤其适合作为一次性耗材在医疗外勤简易麻醉中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所示的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包括面罩本体,所述本体由左至右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接触段1、波纹伸缩段2和呼吸腔段3。所述波纹伸缩段2采用波纹管的形式,具有压缩和拉伸的作用,且具备一定的塑形能力。所述面部接触段1和呼吸腔段3通常都是由树脂材料制成,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在波纹伸缩段2拉开后,与面部接触段1、呼吸腔段3共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呼吸空间。当然,本技术外通常还设置有外包装袋,在压缩状态下,本技术可小体积的收纳在包装袋内。所述呼吸腔段3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隔离硅胶膜4,所述隔离硅胶膜4将呼吸腔段3内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如图中所示,呼吸腔段3位于隔离硅胶膜4左侧的区域为主腔室,右侧的区域为副腔室。所述隔离硅胶膜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主腔室和副腔室之间通过透气孔连通。所述副腔室内填充有吸液棉5,用于吸收麻醉液,作为麻醉液的暂存空间。所述副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6和补液管7,副腔室通过进气口6和补液管7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6内设置有由外界朝副腔室内单向连通的吸气单向阀,以防止麻醉液从补液管7溢出。所述补液管7的端部设置有硅胶堵头,注入麻醉液时,通过针头穿刺补液管7内的硅胶堵头,即可将麻醉液注入补液管7内,进而将麻醉液导入吸液棉5中。所述主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内设置有由主腔室朝外界单向连通的呼气单向阀。所述吸气单向阀和呼气单向阀的结构及安装方式本身为常规技术,广泛应用在各类呼吸面罩、口罩上,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面罩本体由于设置有波纹伸缩段2,波纹伸缩段2具备伸缩和塑形能力,故麻醉面罩本体能够压缩至较薄的厚度,便于携带。在使用过程中,将面罩本体的呼吸腔段3拉出,使面罩本体张开,将面罩本体佩戴在患者面部。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两根弹性捆带13,两根所述弹性捆带13分别位于本体的上部和下部。佩戴时,利用捆带13捆扎在头部即可。接着用注射器抽取麻醉液,将注射器的针头经硅胶堵头插入,并将麻醉液经补液管7注入副腔室内;填充在副腔室内的吸液棉5将麻醉液吸收。由于呼吸式麻醉液具有较强的挥发性,伴随着患者的呼吸,麻醉液混合着空气从透气孔进入主腔室内,最终被患者吸入。本技术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操作灵活性强等特点,尤其适合作为一次性耗材在医疗外勤简易麻醉中使用。所述面部接触段1的开口内还设置有一张相匹配的、竖向的硅胶接触膜9,所述硅胶接触膜9上对应患者的口部和鼻部设置有第一通孔10和第二通孔11。硅胶接触膜9能够紧贴患者面部一方面起到提高密封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隔离面部肌肤,避免潮气过重出现不适感。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内还倾斜设置有分隔膜12,所述分隔膜12的一端与硅胶接触膜9连接,另一端与隔离硅胶膜4的底部连接。利用分隔膜12可将面罩本体分隔为位于上方的吸气区和位于下方的呼气区,使用时,鼻吸口呼。使麻醉气体形成一个由吸气区、体内、呼气区的路径,防止麻醉气体在味吸入的情况下直接外排造成的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包括面罩本体,所述本体由左至右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接触段(1)、波纹伸缩段(2)和呼吸腔段(3);所述呼吸腔段(3)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隔离硅胶膜(4),所述隔离硅胶膜(4)将呼吸腔段(3)内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隔离硅胶膜(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副腔室内填充有吸液棉(5);所述副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6)和补液管(7),副腔室通过进气口(6)和补液管(7)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6)内设置有由外界朝副腔室内单向连通的吸气单向阀,所述补液管(7)的端部设置有硅胶堵头;所述主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内设置有由主腔室朝外界单向连通的呼气单向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呼吸麻醉设备,包括面罩本体,所述本体由左至右包括依次连接的面部接触段(1)、波纹伸缩段(2)和呼吸腔段(3);所述呼吸腔段(3)的内部设置有竖向的隔离硅胶膜(4),所述隔离硅胶膜(4)将呼吸腔段(3)内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隔离硅胶膜(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透气孔,所述副腔室内填充有吸液棉(5);所述副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6)和补液管(7),副腔室通过进气口(6)和补液管(7)与外界连通,所述进气口(6)内设置有由外界朝副腔室内单向连通的吸气单向阀,所述补液管(7)的端部设置有硅胶堵头;所述主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气口(8),所述排气口(8)内设置有由主腔室朝外界单向连通的呼气单向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英
申请(专利权)人:韩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