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452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包括炒药锅、套筒和支架,所述支架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一,两个所述转轴一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一,所述套筒底部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上方设置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盒上方固设有所述炒药锅,所述炒药锅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二,所述炒药锅外表两侧均设置有抵紧机构,所述炒药锅上方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半圆形,所述固定板上端面固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焊接有若干个炒制叶片,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倾倒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炒制均匀和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
本技术涉及中药炒制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
技术介绍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因其疗效显著和副作用极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疾病患者的青睐,中药材炮制后入药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点,而最常用的炮制方法为炒制法,炒制的目的是增加疗效,缓和或改变药物性能,降低毒性,减少刺激性,便于制剂以及储存。目前用于炒制中药的设备大都为现有的人工炒制,多采用30-40度的斜锅,炒药时需人力搅拌和翻动药材,但这种炒制是较原始的方法,主要的明显缺陷在于翻动不均匀,容易产生药材炒制不完全等问题,另外人工炒制药材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具有炒制均匀和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包括炒药锅、套筒和支架,所述支架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一,两个所述转轴一之间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一呈转动连接,所述套筒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一,所述套筒底部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上方设置有加热盒,所述加热盒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盒上方固设有所述炒药锅,所述炒药锅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二,所述炒药锅外表两侧均设置有抵紧机构,所述炒药锅上方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为半圆形,所述固定板上端面固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设所述固定板,且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二上焊接有若干个炒制叶片,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倾倒机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先把药材放入至炒药锅内部,接着启动加热丝,使加热盒内的热量传递到炒药锅内部,紧接着再启动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轴二转动,转轴二转动带动炒制叶片开始炒制中药,之后再启动翻转机构,使整个炒药锅左右倾斜炒制。当药材炒制完毕后,再启动两侧的抵紧机构,两个抵紧机构分别抵住药材锅,最后再启动倾倒机构,使药材从出料口二和出料口一处倒出。作为优选,所述翻转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一,所述套筒底部焊接有两个所述气缸一,两个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均固设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上方焊接有圆桶,两个所述气缸一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所述套筒底部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分别穿设所述圆形块和所述圆桶,所述圆桶内壁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设置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所述圆槽呈滑动连接,所述圆球远离所述圆槽一侧焊接有曲型手柄,所述曲型手柄远离所述圆球一侧设置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上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底部焊接有支撑杆一,所述支撑杆一与所述支撑柱呈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穿设所述圆杆,且和所述曲型手柄远离圆球一侧呈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一远离所述曲型手柄一侧焊接有转板,所述转板呈L型,所述转板上端面焊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与所述加热盒呈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时启动两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圆形块向上移动,圆形块向上移动带动与之焊接的圆桶向上移动,圆桶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圆球向上移动,圆球向上移动带动曲型手柄转动,曲型手柄转动带动转杆一在圆杆内转动,转杆一转动带动转板和支撑轴转动,支撑轴转动带动加热盒倾斜。作为优选,所述抵紧机构包括气缸二,所述套筒外壁一侧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面焊接有所述气缸二,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穿设所述套筒外壁,且活塞杆上焊接有抵紧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起到了支撑气缸二的作用,当气缸二启动时,气缸二的活塞杆伸展带动抵紧块向外延伸,直到抵紧块与炒药锅相抵触。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一一侧设置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下端面焊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集料箱一侧焊接有把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炒制完成后的药材从出料口一和出料口二落入至集料箱内部,当集料箱内部的药材到达一定量时,操作人员用把手把集料箱运输至下一步骤,四个万向轮起到了运输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倾倒机构包括电机二,所述支架一侧焊接有两根支撑杆二,两根所述支撑杆二上端面均焊接有盒体,所述盒体一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端面焊接有所述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设所述盒体外壁,且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盒体呈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下方设置有涡轮,所述蜗杆与所述涡轮啮合,所述涡轮上设置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分别穿设所述涡轮和所述支架,且与转轴一呈固定连接,所述转杆二另一端与所述盒体呈转动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与之啮合的涡轮转动,涡轮转动从而带动转杆二转动,转杆二转动带动转轴一转动,转轴一转动带动套筒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的翻转机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支架;2、套筒;3、倾倒机构;31、电机二;32、固定块;33、盒体;34、蜗杆;35、涡轮;36、转杆二;37、支撑杆二;4、出料口一;5、出料口二;6、固定板;7、电机一;8、集料箱;9、把手;10、万向轮;11、抵紧机构;111、支撑板;112、气缸二;113、抵紧块;12、翻转机构;121、气缸一;122、圆形块;123、圆桶;124、圆槽;125、圆球;126、曲型手柄;127、转杆一;1271、圆杆;1272、支撑杆一;1273、支撑柱;128、转板;129、支撑轴;13、转轴二;14、炒制叶片;15、加热盒;16、转轴一;17、加热丝;18、炒药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见图1至图3,包括炒药锅18、套筒2和支架1,支架1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一16,两个转轴一16之间转动连接有套筒2,套筒2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一4,出料口一4一侧设置有集料箱8,集料箱8下端面焊接有四个万向轮10,集料箱8一侧焊接有把手9。炒制完成后的药材从出料口一4落入至集料箱8内部,当集料箱8内部的药材到达一定量时,操作人员用把手9把集料箱8运输至下一步骤,四个万向轮10起到了运输的作用。套筒2底部设置有翻转机构12,翻转机构12包括两个气缸一121,套筒2底部焊接有两个气缸一121,两个气缸一121的活塞杆上均固设有圆形块122,当两个气缸同时启动时,气缸的活塞杆伸展带动圆形块122向上移动,圆形块122上方焊接有圆桶123,圆形块122向上移动带动圆桶123向上移动,两个气缸一12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273,支撑柱1273与套筒2底部呈固定连接,支撑柱1273分别穿设圆形块122和圆桶123。圆桶123内壁开设有圆槽124,圆槽124内设置有圆球125,圆球125与圆槽124呈滑动连接,圆桶123向上移动从而带动圆球125向上移动,圆球125远离圆槽124一侧焊接有曲型手柄126,圆球125向上移动带动曲型手柄126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包括炒药锅(18)、套筒(2)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一(16),两个所述转轴一(16)之间设置有套筒(2),所述套筒(2)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一(16)呈转动连接,所述套筒(2)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一(4),所述套筒(2)底部设置有翻转机构(12),所述翻转机构(12)上方设置有加热盒(15),所述加热盒(15)内设置有加热丝(17),所述加热盒(15)上方固设有所述炒药锅(18),所述炒药锅(18)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二(5),所述炒药锅(18)外表两侧均设置有抵紧机构(11),所述炒药锅(18)上方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为半圆形,所述固定板(6)上端面固设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穿设所述固定板(6),且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转轴二(13),所述转轴二(13)上焊接有若干个炒制叶片(14),所述支架(1)一侧设置有倾倒机构(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包括炒药锅(18)、套筒(2)和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内壁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轴一(16),两个所述转轴一(16)之间设置有套筒(2),所述套筒(2)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转轴一(16)呈转动连接,所述套筒(2)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一(4),所述套筒(2)底部设置有翻转机构(12),所述翻转机构(12)上方设置有加热盒(15),所述加热盒(15)内设置有加热丝(17),所述加热盒(15)上方固设有所述炒药锅(18),所述炒药锅(18)一侧开设有出料口二(5),所述炒药锅(18)外表两侧均设置有抵紧机构(11),所述炒药锅(18)上方焊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为半圆形,所述固定板(6)上端面固设有电机一(7),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穿设所述固定板(6),且所述电机一(7)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转轴二(13),所述转轴二(13)上焊接有若干个炒制叶片(14),所述支架(1)一侧设置有倾倒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炒制夹层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机构(12)包括两个气缸一(121),所述套筒(2)底部焊接有两个所述气缸一(121),两个所述气缸一(121)的活塞杆均固设有圆形块(122),所述圆形块(122)上方焊接有圆桶(123),两个所述气缸一(12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273),所述支撑柱(1273)与所述套筒(2)底部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273)分别穿设所述圆形块(122)和所述圆桶(123),所述圆桶(123)内壁开设有圆槽(124),所述圆槽(124)内设置有圆球(125),所述圆球(125)与所述圆槽(124)呈滑动连接,所述圆球(125)远离所述圆槽(124)一侧焊接有曲型手柄(126),所述曲型手柄(126)远离所述圆球(125)一侧设置有转杆一(127),所述转杆一(127)上设置有圆杆(1271),所述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炫涛成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元拓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