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450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包括收纳盒、盒盖、透明观察板、推块,所述收纳盒上端设置有所述盒盖,所述盒盖上设置有所述透明观察板,所述收纳盒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收纳盒后端设置有出针孔,所述限位槽上侧设置有所述推块,所述收纳盒内侧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前端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下端连接电池板,所述滑槽内部设置有拉动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推动块和拉动弹簧配合,能够使内部空间紧凑,使针灸针能够有效向出针槽一侧挤压,方便出针,利用推杆带动推针橡胶块和侧板,能够保证内部的密封效果,同时也能保证出针的连贯性,同时利用紫外线杀菌灯进行消毒,保证内部的无菌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
本技术涉及针灸存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
技术介绍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针灸因为针体过小,并且需要平稳放置,但是使用布包包裹会不小心压弯针体,并且占用空间,取拿也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盒盖(2)、透明观察板(3)、推块(4),所述收纳盒(1)上端设置有所述盒盖(2),所述盒盖(2)上设置有所述透明观察板(3),所述收纳盒(1)上设置有限位槽(5),所述收纳盒(1)后端设置有出针孔(6),所述限位槽(5)上侧设置有所述推块(4),所述收纳盒(1)内侧设置有底板(7),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前端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3),所述紫外线杀菌灯(23)下端连接电池板(24),所述滑槽(9)内部设置有拉动弹簧(12),所述拉动弹簧(12)上端连接推动块(8),所述推动块(8)一侧设置有出针槽(11),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1)、盒盖(2)、透明观察板(3)、推块(4),所述收纳盒(1)上端设置有所述盒盖(2),所述盒盖(2)上设置有所述透明观察板(3),所述收纳盒(1)上设置有限位槽(5),所述收纳盒(1)后端设置有出针孔(6),所述限位槽(5)上侧设置有所述推块(4),所述收纳盒(1)内侧设置有底板(7),所述底板(7)上设置有滑槽(9),所述滑槽(9)前端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23),所述紫外线杀菌灯(23)下端连接电池板(24),所述滑槽(9)内部设置有拉动弹簧(12),所述拉动弹簧(12)上端连接推动块(8),所述推动块(8)一侧设置有出针槽(11),推杆(10)下端连接推针橡胶块(14),所述推杆(10)内部连接有滑杆(13),所述推杆(10)前端连接复位弹簧(15),所述推杆(10)一侧连接侧板(16),所述侧板(16)后端连接第一连杆(17),所述第一连杆(17)上连接第一锥形块(18),所述第一锥形块(18)后端设置有第二锥形块(19),所述第二锥形块(19)后端连接第二连杆(20),所述第二连杆(20)下端连接挡板(21),所述挡板(21)一端连接顶紧弹簧(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针灸取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春叶
申请(专利权)人:仁怀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