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神经内科患者常常出现偏头痛症状,这些继发性头痛在临床上也可表现为类似偏头痛性质的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大部分病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或刺激症状,颅脑影像学检查可显示病灶,神经内科在进行偏头痛治疗时,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理疗来提高治疗效果,以往的头部治疗装置多采用穴位刺激,操作较为繁琐,病人自己无法进行,只能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以往的头部治疗装置多采用穴位刺激,操作较为繁琐,病人自己无法进行,只能由医务人员进行操作,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此以往,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同时本技术能够在家中独立使用,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更加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1)、活动环(2)和按摩组件(10);/n主机体(1)设置呈圆环状;主机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部(6),卡接部(6)朝向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7);卡接部(6)上设置有与活动环(2)配合安装的安装槽,活动环(2)的两端与安装槽配合转动连接;安装槽上设置有锁紧旋钮(5),锁紧旋钮(5)与活动环(2)和卡接部(6)配合形成锁紧结构;活动环(2)设置呈半圆环状,活动环(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4);/n滑槽(4)上滑动设置有活动座(9),活动座(9)上安装有调节栓(3);调节栓(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9),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西医结合的内科头痛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体(1)、活动环(2)和按摩组件(10);
主机体(1)设置呈圆环状;主机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部(6),卡接部(6)朝向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7);卡接部(6)上设置有与活动环(2)配合安装的安装槽,活动环(2)的两端与安装槽配合转动连接;安装槽上设置有锁紧旋钮(5),锁紧旋钮(5)与活动环(2)和卡接部(6)配合形成锁紧结构;活动环(2)设置呈半圆环状,活动环(2)的顶部设置有滑槽(4);
滑槽(4)上滑动设置有活动座(9),活动座(9)上安装有调节栓(3);调节栓(3)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19),连接杆(19)穿过活动座(9)和活动环(2);连接杆(19)内部中空,连接杆(19)的底部设置有活动杆(21),活动杆(21)与连接杆(19)滑动连接;按摩组件(10)设置在活动杆(21)的底部,按摩组件(10)包括基座(14)和活动部(13);基座(14)与活动杆(21)的底部连接,活动部(13)设置在基座(14)的底部,活动部(13)与基座(14)转动连接;基座(14)的内部设置有驱动活动部(13)转动的电机,活动部(13)上设置有多个按摩球;连接杆(19)上设置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位于连接杆(19)的外周上;
活动环(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层(16),连接层(16)沿着基座(14)的轴心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两组;活动环(2)上设置有接线孔(17);活动环(2)的底板设置有接触垫(8),接触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邦叶,邢贵黔,陈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韦邦叶,邢贵黔,陈卫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