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3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枕头,可以自动地调节高度,以使得在仰卧姿势时后头部的高度能处于稍微高于后背的位置,并且能够根据仰卧姿势和侧卧姿势,而自动地变化其高度。在头部载置部件(3)之中形成有塌陷的空洞部(8),以使头部仰视载放时头部的最下部与底部件(2)之间的间隔处在10~30mm范围里,并且在空洞部内配置顶靠机构(9)。顶靠机构具有在横向上相隔开而配置于空洞部(8)内的X型连杆(11)。各X型连杆是通过中间的连杆轴(16)将前高后低倾斜的第1连杆部件(12)和后高前低倾斜的第2连杆部件(13)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起来而构成的。顶靠机构还具有:将两X型连杆的第1连杆部件的前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18)、将两X型连杆的第2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20)、以及对两X型连杆沿着前后方向的作用线施加使各X型连杆的两连杆部件在前后方向上接近的方向的弹力的弹簧部件(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为寝具使用的枕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高度随着睡眠时的姿势而发生变化的枕头。
技术介绍
人在睡眠时的姿势,以将直立状态保持原样地倒下而成为仰卧的状态为最自然和最佳的姿势。此时,在头部中成为最低位置的后头部处于稍微高于后背的位置,而颈部的后背面则处于比后头部高出10~50mm左右的位置。因此,希望作为寝具使用的枕头,在人处于仰卧的姿势时,能够使后头部的位置处于稍微高于后背的高度位置,同时还能够以适当的力度支撑处于比后头部高的位置上的颈部。另一方面,人在睡眠时因翻身而变成侧卧姿势时,由于头部被肩部所支撑,与所述仰卧的姿势的场合相比,头部的位置变高。因此,希望枕头能够根据睡眠时的仰卧或侧卧的姿势,其高度自动地发生变化。以往,有关能够自动地改变高度的枕头有很多种方案。例如,有人提出过下述结构的枕头,即在人的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的状态下,将头顶部所处一侧设为后侧,而将人的颈部所处一侧设为前侧,在底部件与头部载置部件之间设置有通过中间的枢接部将右高左低而倾斜的连杆部件和左高右低而倾斜的连杆部件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起来而成的X型连杆,使各连杆部件的一方的端部以轴支撑在底部件或头部载置部件上,而且同时使各连杆部件的另一方的端部在横向上滑动自如地卡合于头部载置部件或底部件上,在以轴支撑于头部载置部件上的一方的连杆部件的上端部与滑动自如地卡合于头部载置部件上的另一方的连杆部件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拉簧,通过拉簧将X型连杆顶靠到上方的伸展侧(参照特开昭58-67214号公报)。在上述公报中,记载有下述要旨的内容,即人在睡眠时,如果以仰卧姿势把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头部载置部件通过头部的负荷抵抗拉簧的顶靠力而下降,另一方面,如果人因翻身而变成侧卧姿势,随着头部由肩部来支撑从而作用在头部载置部件上的负荷减少,通过拉簧经X型连杆而施加到头部载置部件上的朝向上方的顶靠力造成头部载置部件上升,其结果,根据人睡眠时的姿势,可以自动地改变高度。然而,由于为了让头部载置部件抵抗头部负荷并保持在适合于侧卧姿势的人的头部的上升位置上,就必须使得在其上升位置对头部载置部件施加的朝向上方的顶靠力的大小与头部的负荷相当,因此,即使人变成了仰卧姿势,头部载置部件也不会以良好的响应性下降下去,这样也就产生了增加颈部负载的问题。另外,上述以往的枕头不具有头部载置部件随头部的负荷而塌陷的构造,尤其是,由于即使处于X型连杆的各连杆部件被水平放倒的头部载置部件最下降位置,在头部载置部件与底部件之间也会空出各连杆部件于上下方向上的宽度大小的间隙,因此,还会产生人以仰卧姿势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无法充分降低后头部的位置的问题。另外,还有下面的问题由于在上述以往的枕头中,始终有朝向上方的顶靠力被施加给头部载置部件,因此,人为了降低头部的位置,则总是必须抵抗该顶靠力,以致增加颈部负载,造成肩酸、头痛、手脚麻痹、颈痛、落枕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下述功能的枕头,即在人以仰卧姿势而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可以自动地调节高度,以使处于后头部的高度稍微高于后背的位置,并且在人以仰卧姿势而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以及以侧卧姿势而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能够自动地改变高度。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下述功能的枕头,即在人以仰卧姿势而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不需要多余的力来充分降低后头部的高度,从而可以防止增加颈部负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枕头具有底部件和配置在底部件上的头部载置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中的空洞部和设置在该空洞部内的顶靠机构,该空洞部以下述方式设置,即当人的头部以仰视而载放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上时,该头部载置部件由于头部的负荷而塌陷,并使得该头部载置部件上的头部的最下部与所述底部件之间的间隔处在10~30mm范围内;所述顶靠机构被设置为将所述头部载置部件顶靠向上方;人的头部载放在所述头部载置部件上的状态下,将头顶部所处位置的一侧设为后侧,而将人的颈部所处位置的一侧设为前侧,该顶靠机构包括在横向上相隔开而配置于所述空洞部内的一对X型连杆、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以及弹簧部件,并通过该弹簧部件而将所述两X型连杆向上方的伸展侧顶靠,并且,该一对X型连杆分别通过中间的枢接部将前高后低倾斜的第1连杆部件和后高前低倾斜的第2连杆部件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起来而构成;该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前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弹簧部件沿着前后方向的作用线对该两X型连杆施加使该各X型连杆的所述两连杆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弹力。根据本专利技术,头部载置部件的空洞部的上方部分由前侧和后侧的两上部连结部件所支撑。而且,人以侧卧姿势而将头部载放在头部载置部件上时,通过由弹簧部件经两X型连杆而作用到头部载置部件上的朝向上方的顶靠力,头部载置部件处于非塌陷状态,头部载置部件的空洞部的上方部分上升到适合于侧卧姿势的人的头部的位置。在此,使X型连杆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所需的负荷根据负荷的作用位置不同而不同,当负荷的作用位置处于前侧与后侧的两上部连结部件之间的前后方向中间部时则比较大,而越靠近各上部连结部件就越小。这是因为负荷的作用位置越靠近各上部连结部件,经各上部连结部件而作用到X型连杆的各连杆部件上的围绕枢接部转动的力矩也就变得越大。人在就寝过程中翻身,从侧卧姿势变成仰卧姿势时,由于在侧卧姿势时头部载置部件被保持在非塌陷状态,头部的位置高于颈部,颈部弯曲,这样由颈部的肌肉反作用力,作用在载放着颈部的头部载置部件的前侧部分上的负荷增加。而且,由于在头部载置部件的前侧部分的附近配置有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因而,通过由颈部的肌肉反作用力而产生的负荷增加,X型连杆则以良好的响应性而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头部载置部件呈现塌陷。附带说明一下,象上述的以往例子那样使用由右高左低倾斜的连杆部件和左高右低倾斜的连杆部件构成的X型连杆的场合,两连杆部件的上端部之间的横向中间部成为头部及颈部的负荷作用位置,由于该部分为将X型连杆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所需的负荷为最大的位置,因此,即使负荷通过颈部的肌肉反作用力而增加,X型连杆也不会以良好的响应性而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在此,在本专利技术的各X型连杆的一对连杆部件上作用有由弹簧部件的弹力产生的力矩,该力矩等于弹力的作用线和两连杆部件的枢接部之间在上下方向上的距离与弹力的乘积。一旦X型连杆开始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连杆部件与弹力的作用线之间所成的角度则开始减小,伴随该减小,一对的连杆部件之间的前后方向距离则增加,且弹力也随之增加。但是,如果将连杆部件与弹力的作用线之间所成的角度控制在比较小的角度范围内的话,则伴随角度减小产生的弹力的增加率与弹力的作用线和枢接部之间的距离的减少率相比则较小。其结果,通过弹力而作用在连杆部件上的力矩,也就是施加到X型连杆上的朝向上方的伸展侧的顶靠力伴随着X型连杆向下方收缩而减小。因此,一旦如上述那样通过颈部的肌肉反作用力而负荷增加,从而X型连杆开始向下方的收缩侧移动,X型连杆会在中途不停止地一直移动到成为最收缩状态。由此,头部载置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枕头,具有底部件和配置在底部件上的头部载置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中的空洞部和设置在该空洞部内的顶靠机构,该空洞部以下述方式设置,即当人的头部以仰视而载放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上时,该头部载置部件由于头部的负荷而塌 陷,并使得该头部载置部件上的头部的最下部与所述底部件之间的间隔处在10~30mm范围内;所述顶靠机构被设置为将所述头部载置部件顶靠向上方;人的头部载放在所述头部载置部件上的状态下,将头顶部所处位置的一侧设为后侧,而将人的颈部所处位置 的一侧设为前侧;该顶靠机构包括:在横向上相隔开而配置于所述空洞部内的一对X型连杆、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以及弹簧部件,并通过该弹簧部件而将所述两X型连杆向上方的伸展侧顶靠,并且,该一对X型连杆分别通过中间的枢接部将前 高后低倾斜的第1连杆部件和后高前低倾斜的第2连杆部件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起来而构成;该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弹簧部件沿着前后方向的作用线对该两X型连杆施加使该各X型连杆的所述两连杆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弹力。...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4-8-4 228068/20041.一种枕头,具有底部件和配置在底部件上的头部载置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设置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中的空洞部和设置在该空洞部内的顶靠机构,该空洞部以下述方式设置,即当人的头部以仰视而载放在该头部载置部件上时,该头部载置部件由于头部的负荷而塌陷,并使得该头部载置部件上的头部的最下部与所述底部件之间的间隔处在10~30mm范围内;所述顶靠机构被设置为将所述头部载置部件顶靠向上方;人的头部载放在所述头部载置部件上的状态下,将头顶部所处位置的一侧设为后侧,而将人的颈部所处位置的一侧设为前侧;该顶靠机构包括在横向上相隔开而配置于所述空洞部内的一对X型连杆、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以及弹簧部件,并通过该弹簧部件而将所述两X型连杆向上方的伸展侧顶靠,并且,该一对X型连杆分别通过中间的枢接部将前高后低倾斜的第1连杆部件和后高前低倾斜的第2连杆部件相互转动自如地连结起来而构成;该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前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将该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该弹簧部件沿着前后方向的作用线对该两X型连杆施加使该各X型连杆的所述两连杆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相互接近的方向的弹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X型连杆的所述两连杆部件的所述枢接部设置在相对于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而言向后方偏移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各X型连杆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前端部相对于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前端部而言处于前侧位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部件由在所述前侧的上部连结部件与所述后侧的上部连结部件之间存有横向间隔而设置的多个拉簧所构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靠机构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在所述头部载置部件的塌陷过程中,所述弹簧部件的弹力的作用线与所述各X型连杆的所述两连杆部件的所述枢接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发生逆转,通过该弹簧部件而将所述两X型连杆向下方的收缩侧顶靠;而且同时设有第2弹簧部件,该第2弹簧部件用于抵抗由所述弹簧部件产生的顶靠力而将该两X型连杆向上方的伸展侧顶靠,以使所述弹簧部件的弹力的作用线与所述枢接部之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关系发生再逆转。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将所述两X型连杆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后端部彼此连结起来的后侧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慎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医研工业中山慎一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