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630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饮水装置,节能饮水装置包括制冷罐、热水罐、半导体制冷片和换热器,热水罐与制冷罐间隔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和制热端,制冷端插置于制冷罐内,用于对储存于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连接于制热端和热水罐,用于将制热端的热量传导至热水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冷罐和热水罐中分别储存有液体,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插置于制冷罐内,用于对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连接于制热端和热水罐,制热端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传导至热水罐,从而利用制热端的热量对热水罐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保温,如此,不仅可以提升热水罐内的液体的温度,而且可以延长加热间隔,以便于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饮水装置。
技术介绍
饮水机是人们生活中必用的设备,一般饮水机具有制热和制冷功能,以便于满足不同用户的冷热需求。现有的饮水机中,制冷和制热分别进行工作,一般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由于半导体制冷片同时具有制冷端和制热端,其中,制冷端用于制冷,制热端需要设置散热装置以散发制热端产生的热量,如此,不仅浪费了制热端的热量,而且还需对散热装置进行供能,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饮水装置以解决饮水装置节能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饮水装置,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制冷罐;热水罐,与所述制冷罐间隔设置;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和制热端,所述制冷端插置于所述制冷罐内,用于对储存于所述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制热端和所述热水罐,用于将所述制热端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热水罐。可选地,所述热水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热水腔,所述第二壳体包覆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或所述第一壳体。可选地,所述热水罐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储存于所述热水腔内的液体。可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螺线管和金属件,所述螺线管缠绕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金属件设于所述热水腔内。>可选地,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电源转换组件,所述电源转换组件与所述螺线管连接,用于将所述螺线管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壁设有保温层。可选地,所述制冷罐的外壁上凸出设有第一围挡件,所述第一围挡件围设形成第一容置腔,所述热水罐的外壁上凸出设有第二围挡件,所述第二围挡件围设形成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中空层连通,所述换热器的相对两端分别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内。可选地,所述制冷罐与所述第一容置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制冷端位于所述制冷罐内,所述制热端经所述安装孔露出。可选地,所述换热器包括基座和多个散热鳍片,多个所述散热鳍片平行间隔设置并连接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基座与所述制热端抵接,多个所述散热鳍片插置于所述中空层或所述第二容置腔。可选地,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蓄水罐、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将所述蓄水罐与所述热水罐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将所述蓄水罐与所述制冷罐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冷罐和热水罐中分别储存有液体,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端插置于制冷罐内,用于对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连接于制热端和热水罐,制热端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传导至热水罐,从而利用制热端的热量对热水罐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保温,如此,不仅可以提升热水罐内的液体的温度,而且可以延长加热间隔,以便于节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饮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节能饮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热水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制冷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制冷罐与半导体制冷片配合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热水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的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节能饮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节能饮水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节能饮水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饮水装置100,节能饮水装置100包括制冷罐10、热水罐20、半导体制冷片30以及换热器40。热水罐20与制冷罐10间隔设置;半导体制冷片30包括制冷端31和制热端33,制冷端31插置于制冷罐10内,用于对储存于制冷罐10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40连接于制热端33和热水罐20,用于将制热端33的热量传导至热水罐20。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冷罐10和热水罐20中分别储存有液体,半导体制冷片30的制冷端31插置于制冷罐10内,用于对制冷罐10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换热器40连接于制热端33和热水罐20,制热端33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40传导至热水罐20,从而利用制热端33的热量对热水罐20中的液体进行加热或者保温,如此,不仅可以提升热水罐20内的液体的温度,而且可以延长加热间隔,以便于节能。其中,节能饮水装置100可以为桶装饮水机,用于与桶装水配套使用。节能饮水装置100也可以为管线饮水机,用于与净水器配套使用,本技术实施例对节能饮水装置100的种类不做具体限定。可选地,如图3所示,图3是图1中的热水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热水罐20包括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4,第一壳体22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热水腔21,第二壳体24包覆第一壳体22,且第二壳体2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n制冷罐;/n热水罐,与所述制冷罐间隔设置;/n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和制热端,所述制冷端插置于所述制冷罐内,用于对储存于所述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n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制热端和所述热水罐,用于将所述制热端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热水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
制冷罐;
热水罐,与所述制冷罐间隔设置;
半导体制冷片,包括制冷端和制热端,所述制冷端插置于所述制冷罐内,用于对储存于所述制冷罐内的液体进行制冷;
换热器,连接于所述制热端和所述热水罐,用于将所述制热端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热水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用于储存液体的热水腔,所述第二壳体包覆所述第一壳体,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壁间隔设置,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形成中空层,所述换热器连接于所述第二壳体和/或所述第一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罐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储存于所述热水腔内的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螺线管和金属件,所述螺线管缠绕设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侧壁,所述金属件设于所述热水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饮水装置包括电源转换组件,所述电源转换组件与所述螺线管连接,用于将所述螺线管与外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聪祝元恺陈煦刘明辉易仁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