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6052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处理器;第一感应电路;第一收发电路;第二电源;第二处理器;第二感应电路;第二收发电路;第一LED灯,其正极端与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一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第二LED灯,其正极端与第二电源电连接;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二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新型LED灯电路能够在感应到有人接近时点亮LED灯,并通过收发电路发射相关控制指令至相邻的LED灯,从而能够点亮多个相邻的LED灯,体验效果极佳,能够满足高端产品的消费者的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LED灯电路
本技术涉及LED灯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LED灯电路。
技术介绍
小夜灯做为家居照明的一部分已不开我们的生活,尤其以LED灯作为光源的小夜灯的普及,更是能让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目前,市面上小夜灯产品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是单独的产品,也常被作为附加功能设计在相关照明产品中,其控制模式主要有机械开关,遥控,声控,雷达感应和红外热释电感应等,可以满足不同需求选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现在更加注重产品的智能控制所带来的便利体验,所以对于追求高端产品的消费者来讲,传统控制模式下的小夜灯使用体验效果不佳,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LED灯电路,能够在感应到有人接近时点亮LED灯,并通过收发电路发射相关控制指令至相邻的LED灯,从而能够点亮多个相邻的LED灯,体验效果极佳,能够满足高端产品的消费者的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收发电路、第二电源、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第二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二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NMOS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管脚为所述NMOS管的栅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管脚为所述NMOS管的漏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管脚为所述NMOS管的源极。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管脚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管脚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三管脚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三管脚为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处理器;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感应电路;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收发电路;第二电源;第二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电路;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收发电路;第一LED灯,其正极端与第一电源电连接;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一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第二LED灯,其正极端与第二电源电连接;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第二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通过上述方式,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LED灯电路能够在感应到有人接近时点亮LED灯,并通过收发电路发射相关控制指令至相邻的LED灯,从而能够点亮多个相邻的LED灯,体验效果极佳,能够满足高端产品的消费者的需求,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LED灯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如图1所示,该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101、第一处理器11、与第一处理器11电连接的第一感应电路12、与第一处理器电11连接的第一收发电路13、第一LED灯14、第一晶体管Q1、第二电源102、第二处理器15、与第二处理器15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电路16、与第二处理器15电连接的第二收发电路17、第二LED灯17和第二晶体管Q2。应理解,第一感应电路12和第二感应电路1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红外热释电感应电路、雷达感应电路或感应芯片实现,如型号为BISS0001、AS081、AS083或TTY020的人体红外感应芯片;第一收发电路13和第二收发电路17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RF收发电路或收发芯片实现,如型号为nRF401或nRF903的芯片;而第一处理器11和第二处理器1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片机实现,如80C51系列的单片机或AT89C2051,AT89C2051型号的单片机。第一LED灯14的正极端与第一电源10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管脚与第一处理器11电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管脚与第一LED灯14的负极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三管脚接地GND。第二LED灯18的正极端与第二电源102电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管脚与第二处理器15电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管脚与第二LED灯18的负极端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管脚接地GND。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均为NMOS管,其中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管脚为NMOS管的栅极,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管脚为NMOS管的漏极,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三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管脚为NMOS管的源极。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晶体管Q1和第二晶体管Q2均为NPN型三极管,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管脚为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一晶体管Q1的第二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二管脚为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三管脚和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三管脚为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当有人靠近第一感应电路12时,第一感应电路12产生感应信号并传送至第一处理器11中,第一处理器11发送驱动信号给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管脚以使得第一晶体管Q1导通,此时第一电源101、第一LED灯14和第一晶体管Q1形成导通回路,则第一LED灯14点亮,同时,第一处理器11产生指令给第一收发电路13,第一收发电路13发送该指令给第二收发电路17,此时第二收发电路17将指令发送给第二处理器15,则第二处理器15发送驱动信号给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管脚以使得第二晶体管Q2导通,此时第二电源102、第二LED灯18和第二晶体管Q2形成导通回路,则第二LED灯18点亮,以此类推等。又或者,有人靠近第二感应电路16时,第二感应电路16产生感应信号并传送至第二处理器15中,第二处理器15发送驱动信号给第二晶体管Q2的第一管脚以使得第二晶体管Q2导通,此时第二电源102、第二LED灯18和第二晶体管Q2形成导通回路,则第二LED灯18点亮,同时,第二处理器15产生指令给第二收发电路17,第二收发电路17发送该指令给第一收发电路13,此时第一收发电路13将指令发送给第一处理器11,则第一处理器11发送驱动信号给第一晶体管Q1的第一管脚以使得第一晶体管Q1导通,此时第一电源101、第一LED灯14和第一晶体管Q1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收发电路、第二电源、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n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n第二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n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二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LED灯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收发电路、第二电源、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感应电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收发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一电源电连接;
第一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一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
第二LED灯,其正极端与所述第二电源电连接;
第二晶体管,其第一管脚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电连接,第二管脚与所述第二LED灯的负极端连接,第三管脚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LED灯电路,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晔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