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974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大连接钉和小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小连接钉;所述大电力管中安装有大连接板,大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上,在多个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所述小电力管中安装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上板,在多个小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在大连接环的外环上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在小连接环的外环上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在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穿设有连接螺栓;所述大连接环、所述小连接环布置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小电力管不需要插入大电力管中,也能让两个电力管连接在一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管安装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力管是采用PE(改性聚乙烯)进行热浸塑或环氧树脂进行内外涂覆的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同时涂层本身还具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不会产生电蚀。吸水率低,机械强度高,摩擦系数小,能够达到长期使用的目的。还能有效的防止植物根系及土壤环境应力的破坏等。现有的电力管大多需要预埋在地下。现有的电力管在安装连接时一般都需要通过热熔对接的方式进行,而该种连接方式的要求较高,且连接过程的效率不够高。授权公告号为CN20848963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安装MPP电力管,包括主体部、分别设于主体部两端的插入部及定位部,插入部包括沿主体部端部延伸的插入管、设于插入管外侧管壁上的多组定位孔、设于插入管内侧管壁上的多条定位条;定位部包括内管、外管、连接内管及外管端部的底圈、设于内管外侧管壁上的多条定位槽、设于外管管壁上的多组锁孔、设于锁孔处的紧固带,底圈连接主体部;插入管端部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设有密封条,底圈上设有配合密封槽的密封圈;密封槽的宽度自其开口一端向其槽底逐渐减小,密封槽槽底设有缓冲腔;密封圈包括配合密封槽的粘合部、连接粘合部及底圈的挤压部。通过在MPP电力管主体部的两端设置相互配合的插入部及定位部,使得两根MPP电力管在连接时只需相互插接即可,方便高效,极大地提高了安装的效率。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布置电力管的管道时,在开阔的地区,例如郊区,一般布置直径大的电力管;在地下建筑较多的地区,例如市区,一般布置直径小的电力管。因此在电力管过渡的区域处,需要将两个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在一起。但是在实际的连接中,有时两个电力管的直径相差不大,使得直径较小的电力管无法直接插入直径较大的电力管中,给工作人员的安装带来困扰,甚至是需要工作人员更换新的电力管才能继续进行工作,从而耽误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能够在两个电力管的直径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让小电力管不需要插入大电力管中,也能让两个电力管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大连接钉和小电力管内壁上的多个小连接钉;所述大电力管中安装有大连接板,大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上,每个大连接钉上套设有一个大连接板,在多个大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所述小电力管中安装有小连接板,小连接板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上,每个小连接钉上套设有一个小连接板,在多个小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在大连接环的外环上沿大连接环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在小连接环的外环上沿小连接环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在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穿设有将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所述大连接环、所述小连接环布置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螺栓的作用下,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而且大安装板和大连接板通过大连接环连接在一起,小安装板和小安装板通过小连接环连接在一起,使得大连接板和小连接板能够连接在一起,而且大连接板通过大连接钉与大电力管连接在一起,小连接板通过小连接钉与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使得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而且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之间出现分离的趋势时,大连接板和大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以及小连接板和小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会对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的分离进行限制。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不需要通过相互插接就能连接在一起。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连接钉在大电力管中弯曲布置;所述小连接钉在小电力管中弯曲布置;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对接在一起时,大连接钉和小连接钉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实现大连接板和大连接钉之间的钩接以及小连接板和小连接钉之间的钩接。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开设有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便于将连接螺栓穿设在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通过弯折形成对连接螺栓安装位置进行限制的弯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弯折部对连接螺栓在大条型槽和小条型槽中的滑移进行限制,让连接螺栓布置的更稳定。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条型槽中安装有与大条型槽滑移连接且沿着大条型槽长度方向滑移的大滑块;所述小条型槽中安装有与小条型槽滑移连接且沿着小条型槽长度方向滑移的小滑块;大滑块和小滑块上贯穿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通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大滑块和小滑块滑动,让大滑块和小滑块上的通孔对齐,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设在通孔中,从而通过将大滑块和小滑块连接在一起,实现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的连接。而且工作人员在弯折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时,沿着大滑块和小滑块的边缘弯折,既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弯折,也能够对连接螺栓进行更好的限制。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电力管和所述小电力管的连接处套设有限制管,限制管的两端安装有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抵接的滑板,所述限制管与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管和滑板增加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对接处的抗弯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制管由多个弧形板对接围成,所述弧形板与大安装板和小安装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便于将限制管安装在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上。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弧形板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滑板滑移布置在滑槽中,弧形板上穿设有用于滑板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螺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让滑板更方便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滑板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的位置设置为锯齿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滑板能够在与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接触时有更好的接触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连接环与大电力管之间、小连接环与小电力管之间均安装有橡胶密封环;大连接环与小连接环之间也安装有中间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大电力管与小电力管连接处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连接结构,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不需要通过相互插接就能连接在一起;2.通过设置弯折部,能够让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在一起时更为稳定;3.通过设置限制管,增加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连接处的抗弯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大电力管和小电力管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一起的示意图;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1)内壁上的多个大连接钉(301)和小电力管(2)内壁上的多个小连接钉(302);/n所述大电力管(1)中安装有大连接板(303),大连接板(303)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301)上,每个大连接钉(301)上套设有一个大连接板(303),在多个大连接板(303)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305),所述小电力管(2)中安装有小连接板(304),小连接板(304)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302)上,每个小连接钉(302)上套设有一个小连接板(304),在多个小连接板(304)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306);/n在大连接环(305)的外环上沿大连接环(305)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309),在小连接环(306)的外环上沿小连接环(306)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310);/n在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穿设有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311);/n所述大连接环(305)、所述小连接环(306)布置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连接在大电力管(1)内壁上的多个大连接钉(301)和小电力管(2)内壁上的多个小连接钉(302);
所述大电力管(1)中安装有大连接板(303),大连接板(303)的一侧套设在大连接钉(301)上,每个大连接钉(301)上套设有一个大连接板(303),在多个大连接板(303)上固定连接有大连接环(305),所述小电力管(2)中安装有小连接板(304),小连接板(304)的一侧套设在小连接钉(302)上,每个小连接钉(302)上套设有一个小连接板(304),在多个小连接板(304)上固定连接有小连接环(306);
在大连接环(305)的外环上沿大连接环(305)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大安装板(309),在小连接环(306)的外环上沿小连接环(306)直径方向凸出延伸有多个小安装板(310);
在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穿设有将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固定连接的连接螺栓(311);
所述大连接环(305)、所述小连接环(306)布置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连接钉(301)在大电力管(1)中弯曲布置;所述小连接钉(302)在小电力管(2)中弯曲布置;
在大电力管(1)和小电力管(2)对接在一起时,大连接钉(301)和小连接钉(302)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上开设有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所述连接螺栓穿设在大条型槽(312)和小条型槽(31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同直径的电力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安装板(309)和小安装板(310)通过弯折形成对连接螺栓(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衍友林方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宏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