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91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其能够加强对导线的夹持力,连接更加牢固,快速。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包括鞍型端子、以及与鞍型端子连接的接线螺钉;鞍型端子由第一板体首尾拼接形成前后贯通,鞍型端子呈长方体,鞍型端子的首尾拼接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接线螺钉;接线螺钉包括螺钉尾部和螺钉头部,螺钉尾部上设有外螺纹;鞍型端子包括位于螺钉尾部两侧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第二侧壁上凸出两个凸圆弧,一个第二侧壁上两个凸圆弧分列于螺钉尾部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上的两个凸圆弧相对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
本技术属于接线端子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是为了方便导线的连接而应用的,它是一段封在绝缘塑料里面的金属片,两端都有孔可以插入导线,有螺丝用于紧固或者松开,比如两根导线,有时需要连接,有时又需要断开,这时就可以用端子把它们连接起来,并且可以随时断开,而不必把它们焊接起来或者缠绕在一起,很方便快捷,适合大量的导线互联。一定的压接面积是为了保证可靠接触,以及保证能通过足够的电流。目前,现有的接线端子接线都是通过用螺丝固定拧紧,没有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其能够加强对导线的夹持力,连接更加牢固,快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包括鞍型端子、以及与鞍型端子连接的接线螺钉;鞍型端子由第一板体首尾拼接形成前后贯通,鞍型端子呈长方体,鞍型端子的首尾拼接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接线螺钉;接线螺钉包括螺钉尾部和螺钉头部,螺钉尾部上设有外螺纹;鞍型端子包括位于螺钉尾部两侧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第二侧壁上凸出两个凸圆弧,一个第二侧壁上两个凸圆弧分列于螺钉尾部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上的两个凸圆弧相对设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一个第二侧壁上两个凸圆弧的中心点之间的长度为第二侧壁的长度的一半。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凸圆弧的直径长度为两个第二侧壁之间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螺钉尾部的底部呈圆台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螺钉尾部的底部直径与凸圆弧的直径相等。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在鞍型端子的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上都设有凸圆弧,使得导线伸出鞍型端子内,被接线螺钉挤压的同时也被凸圆弧夹持,加强了对导线的夹持力,同时也能实现快速夹紧;一个第二侧壁上设有两个凸圆弧,两个凸圆弧之间的长度为第二侧壁的长度的一半,使得伸出鞍型端子内的导线在四分之一处收到挤压,导线受力更加的均匀,不会轻易拉扯出来,接线更牢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导线使用本技术截面受力示意图。图6是导线使用本技术长度方向受力示意图。附图标记:鞍型端子01;第一侧壁010;第一通孔0100;第二侧壁011;凸圆弧0110;接线螺钉02;螺钉尾部020;螺钉头部02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包括鞍型端子01、以及与鞍型端子01连接的接线螺钉02;鞍型端子01由第一板体首尾拼接形成前后贯通,鞍型端子01呈长方体,鞍型端子01的前后贯通用于插入导线;鞍型端子01的首尾拼接的第一侧壁01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0100,第一通孔0100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通孔0100螺纹连接接线螺钉02;接线螺钉02包括螺钉尾部020和螺钉头部021,螺钉尾部020上设有外螺纹;螺钉尾部020旋入第一通孔0100并挤压插入鞍型端子01的导线;鞍型端子01包括位于螺钉尾部020两侧相对的第二侧壁011,第二侧壁011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0110;凸圆弧0110用于顶压在导线的外表面上,对导线的外表面形成挤压,提高导线在鞍型端子01上的夹持力;第二侧壁011上凸出两个凸圆弧0110,两个凸圆弧0110分列于螺钉尾部020的两侧;两个凸圆弧0110对导线的外表面形成两处顶压;两个第二侧壁011上的两个凸圆弧0110相对设置;导线上一个截面上存在左右两个方向顶压,加强夹持力;进一步的,一个第二侧壁011上两个凸圆弧0110的中心点之间的长度L1为第二侧壁011的长度L2的一半;伸入鞍型端子01的导线长度等于第二侧壁011的长度,由于一个第二侧壁011上的两个凸圆弧0110是顶压导线长度的四分之一处,使得导线外表面受力均匀,导线夹持更加强,对导线的长度方向限位;进一步的,凸圆弧0110的直径长度R1为两个第二侧壁011之间的长度H的三分之一;对插入鞍型端子01的导线,同个平面上导线的表面两点夹持力强,对导线的截面方向限位;进一步的,螺钉尾部020的底部呈圆台状;容易插入第一通孔0100内,也不会挤压导线过多面积造成损伤;螺钉尾部020的底部直径与凸圆弧0110的直径R2相等,导线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受力均匀,不易划伤影响导电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型端子、以及与鞍型端子连接的接线螺钉;/n鞍型端子由第一板体首尾拼接形成前后贯通,鞍型端子呈长方体,鞍型端子的首尾拼接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接线螺钉;/n接线螺钉包括螺钉尾部和螺钉头部,螺钉尾部上设有外螺纹;/n鞍型端子包括位于螺钉尾部两侧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第二侧壁上凸出两个凸圆弧,一个第二侧壁上两个凸圆弧分列于螺钉尾部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上的两个凸圆弧相对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强接线夹持力的快速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鞍型端子、以及与鞍型端子连接的接线螺钉;
鞍型端子由第一板体首尾拼接形成前后贯通,鞍型端子呈长方体,鞍型端子的首尾拼接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接线螺钉;
接线螺钉包括螺钉尾部和螺钉头部,螺钉尾部上设有外螺纹;
鞍型端子包括位于螺钉尾部两侧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二侧壁的内壁上凸出形成凸圆弧,第二侧壁上凸出两个凸圆弧,一个第二侧壁上两个凸圆弧分列于螺钉尾部的两侧,两个第二侧壁上的两个凸圆弧相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亮兮柯电气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