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90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7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管理系统及汽车。该汽车电池包的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板,用于冷却电池包;第二冷却板,用于冷却电池包;连通管,第一冷却板和第二冷却板通过连通管连通,且三者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冷却介质能够在第一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其中,第二冷却板安装于汽车,且第二冷却板能够与汽车外部环境的空气对流,以通过外部环境的空气冷却流至第二冷却板内的冷却介质。利用环境温度对电池包进行降温,减少电耗,增加汽车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得到大力支持和社会消费者的认可。随之,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的安全、性能、功能要求也成为每个车厂必要的开发需求,其中,电池包热管理系统的开发,涉及到车辆节能和续航里航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针对电池包冷却功能的能量来源主要来自汽车空调的能量,空调的能力又来自电池包,大多数车辆都会在电池温度达到30℃~40℃开始对电池冷却,启动空调对电池包进行降温处理,没有利用其它冷媒对电池降温,增加整车的能耗,间接的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及汽车,利用环境温度对电池包降温,减少电耗,增加汽车续航里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所述热管理系统包括:第一冷却板,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第二冷却板,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连通管,所述第一冷却板和所述第二冷却板通过所述连通管连通,且三者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回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1)包括:/n第一冷却板(11),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2);/n第二冷却板(12),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2);/n连通管(13),所述第一冷却板(11)和所述第二冷却板(12)通过所述连通管(13)连通,且三者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冷却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n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板(12)安装于所述汽车,且所述第二冷却板(12)能够与所述汽车外部环境的空气对流,以通过外部环境的空气冷却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板(12)内的所述冷却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1)包括:
第一冷却板(11),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2);
第二冷却板(12),用于冷却所述电池包(2);
连通管(13),所述第一冷却板(11)和所述第二冷却板(12)通过所述连通管(13)连通,且三者连通形成第一冷却回路,冷却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
其中,所述第二冷却板(12)安装于所述汽车,且所述第二冷却板(12)能够与所述汽车外部环境的空气对流,以通过外部环境的空气冷却流至所述第二冷却板(12)内的所述冷却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板(12)至少设有一个散热面(121),所述散热面(121)朝向所述汽车的外部环境,以便与外部环境空气发生对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设有梁(14),所述梁(14)具有内腔(141),所述内腔(141)与所述第一冷却板(11)通过所述连通管(13)连通;
其中,所述内腔(141)的至少一侧壁能够与外部环境空气发生对流,以冷却流至所述内腔(141)的所述冷却介质,
所述梁(14)为所述第二冷却板(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系统(1)还包括热交换器(15);
所述第一冷却板(11)与所述热交换器(15)通过所述连通管(13)连通,且三者连通形成第二冷却回路,所述冷却介质能够在所述第二冷却回路中循环流动;
所述第一冷却回路与所述第二冷却回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盛昌王爽赵建雄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