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I智慧班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77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I智慧班牌,包括班牌主体,所述班牌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和打卡显示屏,所述班牌主体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升降板的下侧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班牌主体的内侧,所述升降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升降板、升降丝杆、丝杆螺母和升降电机,在不使用摄像头时通过升降板把摄像头收入班牌主体内,并通过隐藏翻盖覆盖隐藏,在使用摄像头时通过升降丝杆和丝杆螺母带动升降架顶出升降板和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或摄像,通过对摄像头的隐藏设计可以减少摄像头表面吸附灰尘污渍等影响识别验证,或被学生碰撞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I智慧班牌
本技术涉及班牌
,具体为一种AI智慧班牌。
技术介绍
智慧AI班牌是智慧校园云平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呈现校园文化、班级风采,同时也成为学校和班级、教师和学生、家长和学生之间交流与互动的桥梁。通过AI班牌的多媒体触控屏幕,将校园通知、班级荣誉以及班级考勤管理功能高度集成。教师通过平台可直接向班级发送班级通知、荣誉墙展示。基于云管理平台,将走班制课程表与多模式多方式班级考勤关联,实现校务与教务的信息化管理。同时,AI班牌通过配置4G通讯模块,通过云平台,可轻松实现家校互动等功能。AI智慧班牌中集成人脸模块,实现人脸考勤人脸验证个人信息,将人脸与AI智慧班牌完美结合。现有的一种AI智慧班牌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摄像头设置在表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表面吸附灰尘污渍等影响识别验证,或被学生碰撞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AI智慧班牌,解决了现有的一种AI智慧班牌在使用的时候,由于摄像头设置在表面,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表面吸附灰尘污渍等影响识别验证,或被学生碰撞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AI智慧班牌,包括班牌主体,所述班牌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和打卡显示屏,所述班牌主体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所述升降板的下侧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班牌主体的内侧,所述升降丝杆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丝杆的外部套接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上端与升降板连接,所述班牌主体的上侧对应所述摄像头设置有隐藏翻盖。优选的,所述隐藏翻盖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翻板,所述班牌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柱,所述调节翻板上开设有导向滑槽,且导向柱安装在导向滑槽内,所述调节翻板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板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调节翻板的形状为L形,且调节翻板的一端安装在升降板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班牌主体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班牌主体安装在安装板上。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在滑动板上,所述安装架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挂杆,所述滑动板的表面设置有导向槽,所述滑动板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滑动板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内侧和滑动板上均设置有导向槽且相互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升降板、升降架、升降丝杆、丝杆螺母和升降电机,在不使用摄像头时通过升降板把摄像头收入班牌主体内,并通过隐藏翻盖覆盖隐藏,在使用摄像头时通过升降丝杆和丝杆螺母带动升降架顶出升降板和摄像头,通过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或摄像,通过对摄像头的隐藏设计可以减少摄像头表面吸附灰尘污渍等影响识别验证,或被学生碰撞损坏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安装架和滑动板,在使用班牌主体时会出现学生的身高不同,而导致不好对班牌主体进行操作的现象,可以通过滑动板在安装架上滑动带动班牌主体下降,然后通过调节挂杆钩在限位块上进行固定,从而可以对班牌主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方便不同身高的人对班牌主体进行操作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升降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板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架;2、班牌主体;3、触摸屏;4、隐藏翻盖;5、摄像头;6、升降板;7、打卡显示屏;8、导向柱;9、导向滑槽;10、调节翻板;11、升降架;12、升降丝杆;13、丝杆螺母;14、升降电机;15、复位弹簧;16、导向块;17、导向槽;18、限位块;19、滑动板;20、安装板;21、调节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请参阅图1-3,一种AI智慧班牌,包括班牌主体2,班牌主体2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3和打卡显示屏7,班牌主体2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板6,升降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5,升降板6的下侧设置有升降丝杆12,升降丝杆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班牌主体2的内侧,升降丝杆12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电机14,升降丝杆12的外部套接有丝杆螺母13,丝杆螺母13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架11,升降架11的上端与升降板6连接,班牌主体2的上侧对应摄像头5设置有隐藏翻盖4,在不使用摄像头5时可以收在班牌主体2内,在使用时摄像头5时通过升降电机14带动升降丝杆12转动,使丝杆螺母13沿着升降丝杆12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架11下端移动升降把升降板6顶起,从而带动摄像头5从班牌主体2内顶出来使用。请参阅图2-3,隐藏翻盖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翻板10,班牌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柱8,调节翻板10上开设有导向滑槽9,且导向柱8安装在导向滑槽9内,调节翻板1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板6转动连接,通过导向柱8和导向滑槽9的导向和转动,方便升降板6带动隐藏翻盖4翻转打开。请参阅图2,调节翻板10的形状为L形,且调节翻板10的一端安装在升降板6的下表面,方便调节翻板10跟随升降板6移动。请参阅图1和图4,班牌主体2的后侧设置有安装架1,安装架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9,滑动板19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0,班牌主体2安装在安装板20上,方便通过滑动板19带动安装板20以及安装板20上的班牌主体2移动位置。请参阅图4,安装架1的上端设置有复位弹簧15,复位弹簧15的一端连接在滑动板19上,安装架1的下端设置有调节挂杆21,滑动板19的表面设置有导向槽17,滑动板19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块18,滑动板19的上端设置有导向块16,在滑动滑动板19时调节挂杆21的上端钩在限位块18上,从而把滑动板19下滑,再次下滑滑动板19通过导向块16导向使调节挂杆21从限位块18上滑开,使滑动板19通过复位弹簧15的弹力复位上升。请参阅图4,安装架1内侧和滑动板19上均设置有导向槽17且相互连通,方便调节挂杆21通过导向槽17的导向钩在限位块18上。工作原理:在不使用摄像头5时可以收在班牌主体2内,在使用时摄像头5时通过升降电机14带动升降丝杆12转动,使丝杆螺母13沿着升降丝杆12移动,从而带动升降架11下端移动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I智慧班牌,包括班牌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班牌主体(2)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3)和打卡显示屏(7),所述班牌主体(2)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升降板(6)的下侧设置有升降丝杆(12),所述升降丝杆(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班牌主体(2)的内侧,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电机(14),所述升降丝杆(12)的外部套接有丝杆螺母(13),所述丝杆螺母(13)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架(11),所述升降架(11)的上端与升降板(6)连接,所述班牌主体(2)的上侧对应所述摄像头(5)设置有隐藏翻盖(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I智慧班牌,包括班牌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班牌主体(2)的表面设置有触摸屏(3)和打卡显示屏(7),所述班牌主体(2)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升降板(6),所述升降板(6)的上表面设置有摄像头(5),所述升降板(6)的下侧设置有升降丝杆(12),所述升降丝杆(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班牌主体(2)的内侧,所述升降丝杆(12)的一端设置有升降电机(14),所述升降丝杆(12)的外部套接有丝杆螺母(13),所述丝杆螺母(13)的上侧设置有升降架(11),所述升降架(11)的上端与升降板(6)连接,所述班牌主体(2)的上侧对应所述摄像头(5)设置有隐藏翻盖(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I智慧班牌,其特征在于:所述隐藏翻盖(4)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翻板(10),所述班牌主体(2)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柱(8),所述调节翻板(10)上开设有导向滑槽(9),且导向柱(8)安装在导向滑槽(9)内,所述调节翻板(1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升降板(6)转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仕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诚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