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瑜琴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65725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护目镜主体一和护目镜主体二还通过眼部间距调节机构连接,眼部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眼部间距调节主体,眼部间距调节主体与护目镜主体二固定连接,还包括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与转轴连接,通过转动把手的转动带动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转筒的转动,转筒与连接线连接,护目镜主体二内对称设置有两个线槽,连接线在护目镜主体二内通过对称设置的线槽由两根变成一股收集于转筒上,两根所述连接线的另外一端与护目镜主体一连接,两个连接线之间设置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设置有鼻梁固定夹,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磁力块,眼部间距调节主体内设置有磁力板,护目镜主体一上设置有照明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
本技术涉及护目镜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
技术介绍
防护眼镜就是一种滤光镜,可以改变透过光强和光谱,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是配戴防护眼镜,这种眼镜可以吸收某些波长的光线,而让其它波长光线透过,所以都呈现一定的颜色,所呈现颜色为透过光颜色,一为吸收式,一为反射式,前者用得最多,护目镜是利用改变透过光强和光谱,可以避免辐射光对眼睛造成伤害的一种眼镜。现有的护目镜多种多样,已经有很多种适合不同的人使用的了,但是现实中因为个体的差异,所以不同的人的眼部间距也不同,现有的护目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包括护目镜主体一和护目镜主体二,所述护目镜主体一和护目镜主体二之间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护目镜主体一和护目镜主体二内均设置有保护镜片,所述护目镜主体一和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之间通过连接绳(18)连接,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内均设置有保护镜片(7),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还通过眼部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眼部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所述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与护目镜主体二(8)固定连接,还包括转动把手(12),所述转动把手(12)与转轴(10)连接,所述转轴(10)的另外一端与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连接,所述转轴(10)上固定设置有转筒(16),所述转筒(16)与连接线(6)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眼部间距的护目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之间通过连接绳(18)连接,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内均设置有保护镜片(7),所述护目镜主体一(3)和护目镜主体二(8)还通过眼部间距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眼部间距调节机构包括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所述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与护目镜主体二(8)固定连接,还包括转动把手(12),所述转动把手(12)与转轴(10)连接,所述转轴(10)的另外一端与眼部间距调节主体(17)连接,所述转轴(10)上固定设置有转筒(16),所述转筒(16)与连接线(6)连接,所述护目镜主体二(8)内对称设置有两个线槽(9),所述连接线(6)在护目镜主体二(8)内通过对称设置的线槽(9)由两根变成一股收集于转筒(16)上,两根所述连接线(6)的另外一端与护目镜主体一(3)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瑜琴
申请(专利权)人:刘瑜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