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谢飞专利>正文

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65721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安装筒、第二安装筒,第一安装筒内有分光镜,第二安装筒内有图像传感器,第二安装筒固定于支架,第一安装筒侧部有出光筒,出光筒筒口与第二安装筒的筒口同轴连通并相对滑动配合,支架连接的托台上设有滑轨机构,出光筒底部固定于滑轨机构的滑动部件,支架连接的滑筒位于第二安装筒、出光筒上方,出光筒顶部连接片向上穿过滑筒底部开口伸入至滑筒内部,滑筒内部还固定有压电陶瓷柱,压电陶瓷柱轴向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电陶瓷柱的微小形变能够实现待成像面成像位置的微动平移,有利于微观尺寸下待成像面不同位置的采集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微成像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显微成像装置,其一般包括光源光路、图像传感器,光源光路中光源的出射光经光学镜片入射至待成像面,经待成像面反射后沿原光路返回,返回时通过光源光路中的分光镜将返回光反射至图像传感器,由图像传感器基于返回光实现成像。现有显微成像装置在工作时,均通过机械位移装置平移调整待成像面,以实现待成像面各个部分的采集成像,难以实现微动待成像面,不利于微观尺寸下待成像面的图像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显微成像装置难以实现待成像面微动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支架,轴向竖直的第一安装筒、轴向水平的第二安装筒,第一安装筒内有光源、分光镜,第一安装筒下端设为筒口,第二安装筒内有图像传感器,第二安装筒轴向一端固定于支架、轴向另一端设为筒口,所述第一安装筒侧部对应分光镜位置连通安装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支架,轴向竖直的第一安装筒、轴向水平的第二安装筒,第一安装筒内有光源、分光镜,第一安装筒下端设为筒口,第二安装筒内有图像传感器,第二安装筒轴向一端固定于支架、轴向另一端设为筒口,所述第一安装筒侧部对应分光镜位置连通安装有轴向水平的出光筒,出光筒筒口与第二安装筒的筒口同轴连通并相对滑动配合,所述支架连接有托台,托台位于出光筒下方,托台上设有滑轨机构,滑轨机构中滑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安装筒轴向,所述出光筒底部固定于滑轨机构的滑动部件上,所述支架还固定有滑筒,滑筒位于第二安装筒、出光筒上方并且轴向平行于第二安装筒、出光筒,滑筒底部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直的支架,轴向竖直的第一安装筒、轴向水平的第二安装筒,第一安装筒内有光源、分光镜,第一安装筒下端设为筒口,第二安装筒内有图像传感器,第二安装筒轴向一端固定于支架、轴向另一端设为筒口,所述第一安装筒侧部对应分光镜位置连通安装有轴向水平的出光筒,出光筒筒口与第二安装筒的筒口同轴连通并相对滑动配合,所述支架连接有托台,托台位于出光筒下方,托台上设有滑轨机构,滑轨机构中滑动部件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第二安装筒轴向,所述出光筒底部固定于滑轨机构的滑动部件上,所述支架还固定有滑筒,滑筒位于第二安装筒、出光筒上方并且轴向平行于第二安装筒、出光筒,滑筒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出光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片,连接片向上穿过滑筒底部开口伸入至滑筒内部,滑筒内部还固定有压电陶瓷柱,所述压电陶瓷柱外加电压时沿其轴向形变,压电陶瓷柱轴向一端固定连接连接片,压电陶瓷柱轴向另一端固定于滑筒内部对应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扫描视场范围微动的显微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筒内还设有准直镜、物镜,所述光源安装于第一安装筒内上端位置,准直镜安装于分光镜和光源之间,物镜安装于第一安装筒下端筒口中,光源出射光经准直镜准直后,再透射过分光镜、物镜后从筒口出射至待成像面,待成像面的反射光经物镜入射至分光镜,再经分光镜反射至出光筒,并由出光筒进入第二安装筒内并入射至图像传感器。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谢飞
申请(专利权)人:余谢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