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657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15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智慧定位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智慧定位系统通过IPv6和北斗定位结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IPv4方式存在地址不足,以及在应用GPS定位技术时存在无法自主控制和无法通信导致对数据安全与传输带来隐患,可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及时发送给控制终端,使系统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慧定位系统
本技术涉及定位及监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慧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定位智慧系统应用最多的是互联网IPv4方式,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感知设备和智能控制设备的不断增加,同时需要万物互联,每个物体都要一个独立的IP地址,IPv4地址不能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要推动智慧系统发展必须在互联网技术上升级完善。与此同时,对于GPS定位技术的监控电子系统十分普遍,并且GPS定位技术需要地面网关的支持,在深山老林、边远山区、沙漠、戈壁、大海等陆地网关一般无法覆盖,无法提供定位服务,由于GPS定位技术存在无法自主控制和无法通信等应用缺陷均可能对数据安全与传输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应用IPv4方式存在地址不足,以及在应用GPS定位技术时存在无法自主控制和无法通信的缺陷,均可能对数据安全与传输带来隐患,从而提供一种IPv6和北斗定位结合的智慧定位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定位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感应模块、定位模块、网络模块、单片机模块和电源模块;感应模块,用于采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定位模块,用于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网络模块,用于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基于IPv6协议发送给网关;单片机模块分别连接感应模块、定位模块及网络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感应模块采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以及定位模块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络模块进行发送;电源模块,用于给定位模块、网络模块、感应模块及单片机模块提供供电。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模块包括WIFI模块、LTE模块、NB-IOT模块、LORA模块和5G模块中的至少一种。用于发射和接收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基于IPv6协议给被监测物配置IPv6全球单播地址,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发送给网关;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网关包括WIFI、LTE、NB-IOT、LORA及5G网关中的至少一种。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基于IPv6协议发送给控制终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控制终端包括移动终端和控制中心终端。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智慧定位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定位系统通过IPv6和北斗定位结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IPv4方式存在地址不足,以及在应用GPS定位技术时存在无法自主控制和无法通信导致对数据安全与传输带来隐患,可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及时发送给控制终端,使系统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实施例提供的智慧定位系统一个具体示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实施例提供的网关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实施例提供的移动通信设备的一个具体示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感应模块;2-定位模块;3-网络模块;4-单片机模块;5-电源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液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定位系统,如图1所示,智慧定位系统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可以从采集终端至控制中心全程用IPv6网络,实现端到端的通信,使用IPv6可解决IPv4地址不足和不安全的问题,使用北斗卫星可以避免GPS定位技术无法自主控制和无法通信等应用缺陷均可能对数据安全与传输带来隐患,网关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性价比较高的网关,仅以此举例,不以此为限。本技术提供的智慧定位系统,基于IPv6网络、北斗卫星定位和无线数据通信技术,使系统更快速、更安全、更智能化,可以适用开放的、面向多用户、多种应用的安全动态监控及预警综合服务平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感应模块1、定位模块2、网络模块3、单片机模块4和电源模块5。其中:感应模块1,用于采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监测物为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活动的动物,感应模块1为获取各种动物监测数据的传感器,例如可以包括计步传感器、计重传感器,分别用来统计步数和重量(仅以此举例,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其他的传感器类型,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进行设置),可以精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慧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n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n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慧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通信设备、网关和控制终端,其中移动通信设备与网关,以及网关与控制终端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设备为被监测物分配唯一的IPv6地址,获取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并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通过网关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发送给控制终端;
控制终端对接收的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及位置数据进行分析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包括:感应模块、定位模块、网络模块、单片机模块和电源模块;
感应模块,用于采集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
定位模块,用于利用北斗定位获取被监测物的位置数据,并利用短报文功能发送位置信息数据;
网络模块,用于发射和接收被监测物的监测数据,基于IPv6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卓文何兆桐李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牛网络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